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成语大多寓意深刻,很难从字面上看出其真实含义,我们只有更多地了解成语的出处,了解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知识,才能正确地理解和翻译英语成语。  相似文献   

2.
从上学到现在大家一定学了不少成语你知道吗成语中还蕴涵着许多地理方面的知识呢  相似文献   

3.
所谓谐音法,就是把记忆对象按照相对或相似的声韵母变化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充分利用形象思维,使原来无意义的音节变成有意义的词句,一经使用妙趣横生,让人回味无穷。下面就谈一下我在地理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成语谐音法   成语谐音法,就是把一些无实在意义的地理事物,按照某一成语进行谐音,使地理事物生动有趣,从而达到有效记忆的目的。如:我国的黑龙江省煤炭资源丰富,尤其是鸡西、鹤岗两大煤矿,是学生必须记住的。但是由于位置相近,学生在读图时容易出错。于是我联想到“鹤立鸡群”这个成语,鹤是指鹤岗,鸡是指鸡西…  相似文献   

4.
英语成语是英语发展过程形成的固定的短语或句子。由于英语在文化习俗、历史、地理、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与汉语有很大的差异,中国学生在使用和理解英语成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陷入种种"误区",造成跨文化交际上的失误。本文分析了英汉成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英语成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郑斌 《培训与研究》2007,24(5):130-132
本文分别从历史、地理、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和语义的整体性、结构的稳定性、民族特性等方面比较分析了英汉成语的异同,并介绍了几种成语的常见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成语比一般词语具有更强的民族地域文化特征。中英两国历史形成的文化意识差异 ,表现在成语的含义上因风俗习惯不同、地理物貌不同、历史背景不同 ,而表达的意义存在着明显区别。只有在了解两国各不相同的文化源流的基础上 ,才能正确使用和准确理解英汉两种成语  相似文献   

7.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与中学所开设的其它学科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而“3 X”综合能力高考方案,注重学科间互相渗透,要求学生能将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技能融合在其它学科之中,以便实施地理素质教育。下面笔者就以题目的形式,从地理的角度解答其它学科中与地理有关的几个问题。 1.英语中有这样一个成语“Oneswallow doesn’t make a Summer”,翻译为中文是“单燕不报春”。问:英文“Sum-mer”意为“夏季”,该成语为什么不译成“单燕不报夏”?  相似文献   

8.
英语成语是英语发展过程形成的固定的短语或句子。由于英语在文化习俗、历史、地理、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与汉语有很大的差异,中国学生在使用和理解英语成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陷入种种“溪区”,造成跨文化交际上的失误。本文分析了英汉成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英语成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许菁 《林区教学》2013,(1):40-42
成语是华夏人文的结晶,古往今来,积淀传承,生生不息,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无论宏篇巨著还是日常生活都无处不在,由于人文、地理、历史上的差异,使中英成语在结构、意义、性质上以及使用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在英汉成语的来源上,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时,两国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及宗教背景也必然反映在各自的成语中,赋予它们不同的民族特色。通过英汉成语的对比,可以了解到如何在不同的环境和语境中正确地理解两种语言的成语。  相似文献   

10.
汉民族语言十分丰富,为其它民族语言难以比肩。汉语中的成语是汉民族语言词汇中的精华。具有简洁明快、要言不繁、画龙点睛的特点。它博大繁富,历史、地理、人事、社会无所不包,可以说,汉语成语是汉民族的百科全书。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记录,成语中有许多是反映教育活动的。研习这些成语,能给人许多启示。下面类选试析数则。一、反应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成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社会观点、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等。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中都有着丰富的成语,因此,在汉英互译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注点之一。笔者把蕴含一定地理学知识、原理和价值观信息的成语、谚语和俗语均称作地理俗语。地理俗语是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长期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因而是重要的地理教学资源。教学实践表明:把地理俗语运用到地理教学当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  相似文献   

13.
成语承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华所在.汉英两种语言各为东西方语言,不同的地理、人文风俗和文化渊源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形态.在跨文化交际中,汉语成语翻译尤为困难,因此进行大量的实践和深入研究,采取恰当的译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英语成语是英语词汇之精髓,是英语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反映着一国或一个民族的政治、历史、经济、地理、风俗和心理等方方面面。它一般具有寓意深刻,表达凝练,形象活泼,形式优美,感情丰富等特点。深入解读成语背后的文化信息,把握其构成特点是领会其丰富意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理据产生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环境之中,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社会风俗、认知特点和审美习惯等文化因素的折射和呈现。汉维成语各有自己的来源,在语词产生的理据上有很大的不同。本文拟从汉维语言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神话故事和审美取向等方面阐述两种语言成语产生的理据。  相似文献   

16.
在具备平仄相对与词性相同这两条最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对仗还可分为好几种方式。一为工整对,亦称工对。即除了词性和短语结构必须相同外,还须根据词义来划分类别,如名词则分为天文、地理、时令、动物、植物、方位等;形容词则分为色彩、数目、形状等;还有典故对典故,成语对成语。例如,杜甫的  相似文献   

17.
一、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发学生兴趣 首先,巧借古诗教学。诗词歌赋,朗朗上口,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如讲长江三峡时,引用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其次,巧妙运用成语、俗语。如“蜀犬吠日”指特殊的地形地势使川西南多云雾天气,太阳露脸的时间太少,难怪蜀犬少见多怪了。教学过程中引用这些成语,准确、形象、生动,有科学性,能客观反映地理现象、地理事实,又具故事性,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18.
在讲解唯物辩证法关于“整体和部分”以及“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的方法论意义时 ,笔者引用“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这则成语作为例子 ,从哲学、文学、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对这一成语作了分析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这则成语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 ,周瑜因破曹在即 ,苦无东风相助 ,焦虑成疾 ,卧床不起。诸葛亮深知周瑜病因 ,前去探望 ,在病榻前密书“欲破曹公 ,宜用火攻。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从文学的角度看 ,这则成语的本意是说 ,样样条件都已俱备 ,只差最后一个重要的条件 ,使计划不得实施。从哲学上…  相似文献   

19.
南玉祥 《成才之路》2009,(28):50-50
汉英两种语言各为东西方语言,不同的地理、人文风俗和文化渊源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形态在跨文化交际中,汉语成语翻译尤为困难,因此进行大量的实践和深入研究.采取恰当的译法龙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尹修会 《考试周刊》2011,(38):174-175
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蕴含了大量的地理知识。适当运用诗词、成语辅助地理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在地理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获得知识,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