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每天总是比我和妈妈早起一个小时,轻手轻脚地在厨房热牛奶,煎蛋,拌沙拉。从小就觉得你是最全能的爸爸,做饭、洗衣、修电器,连我的衣服破了你也会缝。我向你保证,那天你看见我在"夏雪冰品店",是卓海涛第一次请我吃冰品。你提着四个"沃尔玛"超大口袋进来的时候,吓了我们一跳。  相似文献   

2.
你也"追星"?每每和同龄人说我也"追星"的时候,他们总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仿佛"追星族"只属于"80后"、"90后",我这个"60后"应该和这个词一点边儿也沾不上。其实我真的是"追星族",而且"追星"追到了痴迷的程度,至今执迷不"误"。华国栋——关键时刻拉了我一把,让我从盲从走向专注2003年4月,  相似文献   

3.
美国人有"美国梦",中国人有"中国梦";你有你的"梦",我有我的"梦"……每个民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才会有美好的未来,才会有追求的动力。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是梦想;想拥有一张新书桌,也是梦想。大梦想有大梦想的价值,小梦想有小梦想的意义。没有梦想的人生贫乏,  相似文献   

4.
学生头痛的是"你给我写作文",学生喜欢的是"写自己的作文"。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直处于一种老师让学生"你给我写"的状态,学生在不情愿、在没有写作兴趣的状况下很难写出好的作文。  相似文献   

5.
晕菜     
国庆节这天,闹闹和小胖出去玩。逛街逛累了,便在街边找了一家小店吃快餐。 闹闹排队买卡回来,对小胖说:"我一晕。你要一晕、两晕,还是三晕?" 小胖莫名其妙,问:"你头晕了?我可不晕。" 闹闹摇头,指着菜牌,小胖看见菜牌上写着"一晕两素、两晕两素、三晕两素",这才明白过来:店主人竟然把"荤菜"写成了"晕菜",这真是名符其实的让人"晕菜"了!他不禁放声大笑:"我晕!"  相似文献   

6.
美国人有"美国梦",中国人有"中国梦";你有你的"梦",我有我的"梦"……每个民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才会有美好的未来,才会有追求的动力。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是梦想;想拥有一张新书桌,也是梦想。大梦想有大梦想的价值,小梦想有小梦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益 《小学生导读》2010,(11):33-33
你想知道"大喇叭"是谁吗?告诉你吧,她就是我的姐姐刘亚子。要想知道她的"英雄事迹",就听我慢慢道来吧。一次,我到她上学的初中去玩。刚到她所在的班,"暴风雨"来临了,  相似文献   

8.
艾敬敬 《中国德育》2015,(15):73-74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大人们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你是男子汉,要帮助女同学提包包"。这句看似正常的话其实存在三个疑问需要我们厘清:要帮助女同学,男同学就不用帮助了吗?这种引导方式合适吗?如果孩子不情愿当男子汉就可以不帮吗?生活中人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需要。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关心从"你对我好,我才对你好",到"我对你好,但你也要对我好",再到"我会承担法律义务,对你好",最终达到"不管法律如何规定,我会以我自己的方式永远对你好"。  相似文献   

9.
11月28日晴我们学校有一个搞怪的"娘娘腔",虽是个男的吧,可你呀,千万别把他当男的看。当你碰见他时,你要穿上"盔甲",以免被他的"花言巧语"所击伤。提起他呀,你就会笑的上气不接下气,直到吐血为止。这不,今天早上上操嘛,我走的好端端的,他突然跳出来吓我一跳,我喊了一声,搞得周围同学都以为我有病似的。我怒气冲冲地转过身来,只见他用那奸诈的笑容和那"娘娘腔"般的声音对我说:"Hello,美女!"原本怒气冲冲的我一听到他的那种声音,腿一下子就软了,差点没坐在地上,唉,没办法,只好对他说了声:"啊,  相似文献   

10.
美国人有"美国梦",中国人有"中国梦";你有你的"梦",我有我的"梦"……每个民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才会有美好的未来,才会有追求的动力。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是梦想;想拥有一张新书桌,也是梦想。大梦想有大梦想的价值,小梦想有小梦想的意义。没有梦想的人生贫乏,拥有梦想的人生充实。  相似文献   

11.
刘关军 《师道》2012,(5):56-56
孩子,你和我说,你有那么一点点"寂寞"。首先,我得恭喜你,学到了"寂寞"这个词,虽然我以为,你还没有学会"寂寞"这个词。这么和你说吧,我以为你那所谓的"寂寞"可能不是寂寞,而是无聊。你只是和许多人一样,一旦不"工作","就十分懒散,无所事事",就想要寻求消遣,轻松一下。  相似文献   

12.
一位教育家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你在教育时,学生感觉不到你是在教育。"我想这种理论在作文指导中也是适用的。巧妙的"导",不露痕迹的"导",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以摧开学生写作的花苞,让他们抛开沉重的思想负担,填平不可逾越的鸿沟,走上快乐、轻松的写作大道。  相似文献   

13.
"我对你的爱很深很深,像无底洞一样深,你什么时候可以告诉我你家在哪里?……我的人不会跟你走,但是我的心会跟你去任何地方!"洛阳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的一封示爱信,如风乍起,吹绉网络一池春水。对此,有人惊叹,有人担忧。这是小孩的"情书",还是大人的"情疏"?  相似文献   

14.
张铎 《教师》2011,(24):121-121
这学期,我刚接了一个六年级班,前任班主任就对我说,一个刘金龙,就会把你的班搅得"乌烟瘴气"。有了"高人指点",刘金龙自然成了我的重点"培养"对象。  相似文献   

15.
这个学期一开始,我校涌动着充满活力的"达人现象"。高三学生中出现两位已经出版小说的"达人",还有出征世界锦标赛的"女剑客",可用英语流畅对话的主持人,全市美术专业考试前三十名……这些"达人现象"起初的确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然而又在情理之中。黄聪颖同学已出版两本小说,第三本也即将出版,我对她说:"你有这样的成就,我这个当校长的居然不知道,看来我太‘官僚'了,向你道歉。  相似文献   

16.
刘艳 《考试周刊》2011,(47):16-17
不管你准备好了没有,也不管你乐不乐意接受它,新课程改革来了。校领导无奈地说:"没办法,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一支粉笔也要搞课改。"一线的教师们不得不为了更新文化理念、开阔文化心态而疲于奔命。各种配套的比武有如排山倒海之势,并且日新月异,什么"探究性学习",什么"同题异构",最近又衍生了"片段教学"。我很疑惑:课改要改的是什么,仅仅是形式或是名称吗?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中,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题目时,称"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该名学生表示,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才这样写答案,并坚信没有答错。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伴随宋祖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曲,我实现了我的教师梦。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对学困生要勇于面对,不能避而弃之。对于转化学困生,特别是如何转化城乡结合部的"学困生",我觉得应从以下抓起。  相似文献   

19.
我是什么     
卜冬 《大中专文苑》2014,(12):63-63
有一个无聊的问题,"我是谁",如果把它换成"我是什么",那就有的聊了。"我",是一种武器,且看甲骨文里的"我",一把带长柄的战斧。中国传统文化叫人要谦卑,那是儒教兴起以后的事了,起码甲骨文那个年代,人是很张扬的,有"我"为证。  相似文献   

20.
近日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所上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课堂伊始,老师让学生说说对夏天的印象是什么?请学生发言时,一句"你来给我说说"传入我的耳中,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学生的发言到底是给谁听的?一句"你来给我说说",言下之意是说给老师听的,在这样的暗示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