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12月27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始向亚太地区提供定位数据,预计2020年可涵盖全球各个区域。“北斗”的定位是军民两用,其军事用途也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2.
《少年科学》2013,(10):8-10
嗨!我是“北斗”,可不是那个像勺子模样的北斗七星,而是由多颗人造卫星组成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哦!如果还不熟悉我的话,大家先来看一下我的简历吧。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争之时国力中强日弱,军力中弱日强,中国之弱不在武器,而是在组织制度、官兵素质和对近代战争规律缺乏了解上。国情中劣日优,日本准备充分,中国仓促应战;日本政权稳固,中国政权动摇;日本民族统一,中国一盘散沙。由于军力和国情因素,导致日胜中败。  相似文献   

4.
2020年6月23日,随着最后一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闪耀于天际的一颗颗北斗导航卫星,带着我的思绪穿越时空,回到曾为之奋斗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把卫星"眼睛"张开空间卫星上承载有多个空间载荷,其中天线是卫星最为关键的载荷之一,它承载着卫星在轨与地面基站进行通讯和数据传输的重要任务,是卫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随着现代空间任务的不断发展,卫星天线的口径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定位服务能力,基于2013年国际GNSS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多GNSS试验(Multi-GNSS Experiment,M-GEX)、荷兰辉固公司(Furgo)、武汉大学北斗试验跟踪网(BeiDou Experiment Tracking System,BETS)和国际激光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Laser Ranging Service,ILRS)等4个跟踪网观测数据,首先进行卫星精密定轨及精度评定,然后采用与事后精密轨道比较、激光检核等方式进行广播星历轨道精度评定,最后分析广播星历轨道对用户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载波相位观测数据的北斗地球静止卫星(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精密定轨中切向分量存在1~4m级的常偏量误差,而基于时间比对和平滑伪距观测数据的广播星历切向分量没有这一现象;北斗卫星精密定轨径向、法向精度分别可以达到0.1m和0.2m;广播星历径向、法向精度分别为0.5m和1m左右,轨道引起的用户测距误差(User Range Error,URE)平均为0.57m。  相似文献   

6.
高质量导航定位人才是推进北斗产业深化应用的关键。提出“VR+北斗”的教学新范式,设计开发了一款基于VR技术的北斗仿真教学软件,实现了对空间星座、卫星结构和定位原理等复杂抽象知识点的学习。教学成效表明,通过VR技术构建沉浸式、可交互的三维立体场景,能够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熟悉北斗系统的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7.
随着2019年12月16日第52、53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早在2018年北斗三号就完成35颗卫星组网并向全球提供服务。跟芯片一样,我国导航定位系统此前也是处于被别人卡脖子的状态,导航定位系统此前基本被美国的GPS垄断,北斗导航系统的成功运行是我国自主可控领域的重要突破,打破了GPS系统垄断局面,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卫星导航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相似文献   

8.
析滑坡远程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远程监测系统大致可分为“野外信号采集及发送系统”,“北斗双星系统”和“地质灾害监控管理中心”3大部分。其工作流程是:由野外信号采集系统采集野外的特征地质数据。经发送系统发送至北斗卫星,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通信功能将数据发送至地质灾害监控管理中心,由监控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北斗系统向野外系统发送反馈信息及控制指令。其中“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定位系统,在监测系统中承担传输数据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10.
11.
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是国际趋势,以达到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双赢。近年来我国的军民两用技术取得了可观发展,但是相对于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军事强国,我们又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因此更应借鉴世界军事强国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吴树范 《留学生》2011,(12):30-31
中国深空科学探测的现状和差距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加大了对航天技术和应用的投资力度,使之在卫星应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三大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卫星应用方面,中国已成功研制开发了各类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对地观测卫星,以及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将航天技术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建设。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2月27日,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了试运行,这是继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由一个国家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科研经费,需要采购生命周期较长的接收机,采购人员需要对卫星导航系统和接收机功能有充分的认识。该文概括了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根据当前接收机的发展趋势,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接收机采购方案,不但可以节省采购成本,也可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多的研究方向和更前沿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标志着北斗系统“三步走”战略的圆满完成,北斗系统正式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认识北斗系统是经略时空信息的前提,只有清晰地了解北斗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性能,才能有效推动北斗系统的深化应用。针对北斗系统教学中卫星星座空间分布、导航定位性能评估等知识难点,将STK软件引入课程教学,通过STK软件的模拟仿真和场景分析,使得复杂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仿真情境教学,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立体化的知识体系,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在2008年左右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并进行系统组网和试验,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此前,我国先后于2000年10月31日、12月21日和2003年5月25日成功发射三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第一代系统).该系统运行至今工作稳定、状态良好.这个系统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报文和 GPS 广域差分功能,并已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  相似文献   

17.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正在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空间端(卫星)、地面端(中心控制系统)和用户端(导航定位仪)三部分组成,预计2020年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文萃》2013,(8):80-81
北斗卫星手表是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卫星授时手表,该表是世界上仅有的三种卫星授时手表之一。北斗卫星手表从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获取时间信号,是唯一一种与GPS之外导航系统联动的卫星手表。北斗卫星手表授时精度高、功能全面,是我国军方唯一认证的军表。在本届深圳钟表展上,我们采访了北斗卫星手表的总工程师与运营总监,向各位读者展现一个更为全面的北斗卫星手表。  相似文献   

19.
李秀婷 《高中生》2012,(5):58-59
2011年12月27日起,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在我国及周边部分地区试运行,这也意味着我国正式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有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目前由10颗导航卫星组成.在2007年到2011年底陆续发射完毕。  相似文献   

20.
导航系统实验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紧密结合航空航天特色专业必修课程导航系统的授课情况,开设了完整的适用于本科阶段培养的导航系统系列实验,从而提升了学生对课程核心内容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验问题、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