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现行高中语文第一册《赤壁之战》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权勃然曰:‘……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教参》把这一句译为:“除了刘豫州没有人能依靠来抵挡曹操的了。”窃以为《教参》的翻译欠妥。笔者认为这里的“以”相当于“与”,“以”的后面省略了一个代词“之”字,“之”当“我”讲,这一句话实际上相当于“非刘豫州莫可与(之)当曹操者”,翻译出来就是:“除了刘豫州没有谁可以和我一起来  相似文献   

2.
《赤壁之战》三条(外两条) 一、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甘肃人民出版社《中学文言文评析注译》(高中部分)注释:“除了刘豫州以外,没有可以抵挡曹操的人了。”不确切。从上下文看,当孙权反问刘备如何不投降曹操时,诸葛亮明扬刘备,暗抑孙权,说了一番刺激性很强烈的话,孙权出于他的根本利益和自尊心理,不甘示弱,于是“勃然变色”,“吾计决矣”,被迫下了联刘抗曹的决心。所以这句话应译为:除了刘豫州以外,没有人可以与我一起抵挡曹操了。这样前后贯通,而且符合孙权自尊、自负的性格特征。这里“可以”是“可以之”的省略,“可”,可以。“以”通“与”。“之”  相似文献   

3.
高一册《赤壁之战》的注释有几处欠妥,现提出来和大家商讨。 1.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可以”,课本注:“即现代汉语的‘可以’。”如按此注,这句得译“除了刘豫州外就没有谁能够抵挡曹操了。”然而这是有违情理的。当时刘备新败,连立足之地都没有,实力远远不及江山险固的东吴。对此,孙权心中是非常明白的。他决不会当着诸葛亮的面说出这既违背事实又损害自尊的话来。真要说的,是觉得在众多割据者中,能与他一起抗曹的最佳伙伴就只有刘备了。后边诸葛亮的回答“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一句对此作了很好的印证。故这个“可以”决非今汉语“可以”,而是两个词:“可”才与今“可以”相当,“以”应讲作介词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地处中原,称为中州,上古时为豫州之地,故简称豫。我国古代历史上,河南被誉为“居天下之中”,“咽喉九州,阃域中华”,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夏、商以来,不少王朝的首都建在今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把河南作为他们进行历史性活动的舞台中心。在封建时代,我国的四大古都,即西安、洛阳、开封、北京(一说六大古都,包括南京、杭州),其中二个在今河南。五代以前,就河南来说,洛阳的地位最为重要,东周、东汉、魏、晋、北魏的首  相似文献   

5.
在文言教学中,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副词较为常见,学生易于理解。而形容词用作副词现象较少,学生不易理解。如: ①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赤壁之战》) ②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同上) 例①②的“新”不能理解成形容词“新旧”的“新”,而应解释为“刚”或“刚刚”,是表示时间的,分别作“亡”与“败”的状语。③(成名)大喜,笼归。(《促织》)  相似文献   

6.
《赤壁之战》中“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一句,有人解释为:“除了刘豫州没有谁是可以抵抗曹操的。”这样解释是不妥当的。联系上下文看,抵抗曹军南下的力量有孙权,刘备、刘琦,并非刘备一人。孙权说上面这句话前,已先说了决心抵抗曹操的话——“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怎么会又说出把自己排除出抗曹力量的话来呢?其实,这句话中的“莫可以”应该解释成“莫可与”,“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以”可以训“与”,清代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引了二十三条古书中的材料加以证明。摘引两条如下:  相似文献   

7.
《吕氏春秋·慎势》:“卉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古都的择址一般在天下之中。传统意义上,“天下之中”就是指洛阳。《河道一·河南府》曰“《禹贡》豫州之域,在天地之中,故三代皆为都邑。”加之洛阳北依邙山,南对伊阙,东临嵩岳,西接周山,层峦叠嶂,群山环绕,如天然屏障,中为伊洛盆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境内黄河、洛河串流而过。因此,  相似文献   

8.
追 逐Zhuī Zhú“追”与“逐”都有“追赶”、“追击”的意思。《资治通鉴·汉纪》:“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刘备),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清稗类钞·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诸  相似文献   

9.
古时的九州     
宗其 《老年教育》2009,(12):49-49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尚书》中,就把当时的中国划分为豫、冀、兖、青、徐、扬、荆、梁、雍“九州”。“豫州”即今河南省,管辖范围在黄河与湖北的荆山之间。  相似文献   

10.
《招生考试通讯》2011,(3):28-30
与2010年相比,2011年的历史学科新课标《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上保持一致.没有变化。在“考试目标与要求”中的“题型示例”上有四处变化:1.“调动和运用知识”中的“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能力的题型示例改为2010年辽宁历史高考试题的第2题;2.“调动和运用知识”中的“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能力的题型示例改为2010年辽宁历史高考试题的第35题:3.“描述和阐释事物”中的“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能力的题型示例改为2010年辽宁历史高考试题的第47题;4.“论证和探讨问题”中的“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能力中的题型示例改为2010年辽宁历史高考试题的第40题。  相似文献   

11.
龚水森 《文教资料》2010,(9):150-152
本文主要探究历史课堂的高效教学方法。在阅读上要求学生用一颗“心”去阅读,去领悟。边读边写,罗列核心知识要素.进行反思.打通历史发展的“时空隧道”构建知识网络;练习要求围绕“新材料、新情境、新设计”展开.特别重视对练习的卷面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指导教学过程:课堂上重在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关注时政热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12.
在文言文中,表示“假设”的虚词,常见的有“苟”“如”“若”“使”“倘”“虽”等。例如: 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 苟:假设。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张衡传》) 如:如果。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我深感历史学科在很多学生心中早已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特别是高三历史复习课,更多了一层“炒冷饭”的感觉。上课效率低.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甚至有些同学还认为。上历史课.上和不上一个样。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尴尬、非常危险的局面。出现这种局面的关键因素,我认为,主要在于教师。一个好的教师.不管上什么课都能使课堂气氛其乐融融,充满生气。而且效果又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的选择》中,毛泽东面对严峻的形势说道:“廉颇老矣.一饭三遗矢……”谁料想,电视上显示出一行字幕:“脸谱老爷,一翻三仪式……”观众看得一头雾水。像这样的错别字,电视屏幕上已经屡见不鲜。对联不分平仄.甚至搞不清上下联差别;成语被新闻媒体和广告仟意篡改.只求标新立异;电视小品中的“相当地”一词,已被许多学生错当成同类副词中的最高级……  相似文献   

15.
历史场效应     
历史场效应交通工具、战争流动等,都与历史场效应有关,这一切都扩大着人类的历史场.历史上的王朝战争、民族战争为的是开疆辟土、“人主中原”或“出塞、建府”,等等,于是“历史场”具有一种带动人类群体奋争不息的效应.下一步则是“上天人地”,即向海底、地下和太...  相似文献   

16.
陈素瑶 《考试周刊》2009,(29):161-162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问题行为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现象,而《历史与社会》学科客观上存在的特殊性,使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尤为突出。本文作者把这类现象通称为绝缘体,并总结多年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经验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转变绝缘体的良方:首先,在人格上,尊重学生.让学生树立自信,在主观上不想再“绝缘”;其次,在课堂上,改善教学环境,在客观上让“绝缘体”不再“绝缘”;最后。以作业为切口。让“绝缘体”拒绝“绝缘”,旨在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在本学科中取得较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最近有幸参加县历史优质课的评选工作.通过各位参评教师上课模式上看.在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上似乎没有自己的模式.前些年我们实行目标教学.近几年的“洋思模式”.最近一段时间又紧跟“杜郎口模式”。笔者曾有幸两次踏入“洋思的校园”.品味了“洋思课堂”:也曾北上杜郎口.领略了“鲁教名花”杜郎口课堂教学的风彩。  相似文献   

18.
姜辉 《陕西教育》2005,(11):59-60
在我没有去德国漫游之前.一听到“德国”这一名词.心头就产生一股“厌恶”的感觉。因为该词往往让我与电影上的“德寇”、“纳粹”、“法西斯”和“希特勒”联系起来。如此我的眼前就出现了盖世太保枪口下的暴行……但在我漫游德国后.我才认识到如今的德国人,是那么的热情、诚挚、友好、无私、善良。但更令我崇敬的是:德国人勇于承认“二战”时羞耻的历史。为防止新纳粹势力的滋生.德国政府便狠抓对青少年的教育:要直面“二战”的历史.要以史为鉴,方能使国家兴旺发达.更能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与尊重.那么.他们是怎样教育青少年直面“二战”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邵红美 《考试周刊》2010,(8):172-173
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艺术,.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懂得一点“留白艺术”.它的运用可以让中学历史课流光溢彩,中学历史课中“留白艺术”的运用,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在时间上留白.让学生有思考的机会;二是在空间上留白.让学生有参与的余地:三是在约束上留白,让学生有言论的自由。  相似文献   

20.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理学”与“心学”,是《历史》必修Ⅲ“宋明理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一次历史教学交流活动中.一位历史老师运用“成语”说明“理学”和“心学”的影响.既令我耳目一新,又让我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