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峰 《课外生活》2011,(11):37-39
2011年7月1日,“向阳红09”试验母船运载着“蛟龙”号栽人潜水器,按预定计划向东北太平洋海试区域进发。“蛟龙”号此次行动是要执行为期约47天的5000米深海下的科学探索和试验。去年7月13日,“蛟龙”号在我国南海已下潜到3759米的深度,使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下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晓峰 《初中生必读》2013,(Z1):68-70
去年6月,"向阳红09"试验母船运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按预定计划向东北太平洋海试区域进发。"蛟龙"号此次行动是要进行7000米级深海下的科学探索和试验。6月30日,随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相似文献   

3.
高峰 《课外生活》2011,(22):37-39
2011年7月1日,"向阳红09"试验母船运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按预定计划向东北太平洋海试区域进发。"蛟龙"号此次行动是要执行为期约47天的5000米深海下的科学探索和试验。去年7月13日,"蛟龙"号在我国南海已下潜到3759米的深度,使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下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6月15日,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域进行的7000米级海试第一次下潜试验中,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671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26日至8月1日,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3名试航员在东太平洋海域连续5次成功下潜至5000米以下并安全返回,最大下潜深度达5188米,验证了潜水器在大深度环境下的技术功能和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2010年7月,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深海潜水器"蛟龙号",搭载3名潜航员,成功下潜至海下3759米。他们在水下和海底作业9小时零3分,并将一面中国国旗插在了南海幽暗的海底上。  相似文献   

7.
潜入深海     
《少年科学》2011,(4):17-23
当你将头埋入水中,水的压力就开始影响你的身体。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你的耳朵为什么会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8.
《少年科学》2010,(10):F0004-F0004
<正>今年8月26日,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海平面以下3759米处。潜水器主要用来执行水下考察、海底勘探、海底开发和打捞、救生等任务。"蛟龙"号3000米级海试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深海载人潜水器,是海洋开发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其水平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结构、材料、控制、海洋学等领域的综合科技实力。  相似文献   

10.
深海USO     
《小学时代》2009,(3):4-11
地球表面有近5.1亿平方千米的面积,其中,超过三分之二都被海洋覆盖着。时至今日。仍然有大量的海洋资源尚未得到探索和开发,而我们对于外太空的了解甚至已经超过了海洋。在给人们带来无穷遐想和众多猜测的不明飞行物事件中,没有一件能够比越来越多的不明潜水物,更令人们感到错综复杂的了。  相似文献   

11.
潜入深海     
让我们一起去穿上潜水服,跳到海中,潜入深海,去探索神奇的海底世界吧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阅读》2007,(5):43-45
在欧美发达国家,私人潜水,艇成为一种新的交通与游览工具。驾驶潜艇,在神秘莫测的深海自由自在地航行,常常能带来无穷的快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郭一江 《少年科学》2014,(4):F0004-F0004
<正>~~  相似文献   

14.
深海探案     
《初中生》2012,(22):56
在太平洋某处水深40米的地方,有一个美国水生动物研究所。那里的水压相当于5个大气压。研究所里有教授贝尔和三个助手A、B、C。 一天,吃过午饭,三个助手穿上潜水衣,分头到海洋中进行调查研究。下午1点50分左右,陆地上的科学家来到研究所。一进门,他发现躺在地上的贝尔教授满身鲜血,已经死去。  相似文献   

15.
一个叫杰克逊的美国青年驾驶单人潜水艇在太平洋的海底遨游时,在一块礁石上,他发现了一只色彩斑斓的海星。  相似文献   

16.
在澳大利亚昆士兰东海岸,从南纬10度到南回归线,著名的大堡礁纵贯其间。这座2000公里长的“海上长城”,有些地方的宽度达到300公里,最窄的地方则只有10公里。大堡礁把太平洋的风暴挡在了昆士兰之外,却把一个生物群落吸引在身边,永无止境地为它添砖加瓦——这个任劳任怨的建造者就是珊瑚虫,海洋里最伟大的建筑师。  相似文献   

17.
高峰 《少年月刊》2011,(11):53-54
又是一个火热的七月,又是繁忙的江苏江阴港口,"向阳红09"深潜实验母船载着潜水器蛟龙号再次起锚,向东北太平洋进发。而那片浩瀚的水域见证了中国深海探测的新纪录5000米,这是继2010年在中国南海创下3759米之后又一骄人成绩。  相似文献   

18.
《科学启蒙》2009,(3):1-1
美国海洋科学家发现一种壮观的新种珊瑚旺盛地生长在太平洋西北海底山脉的山峰上,这种大树枝状或扇形状“竹子珊瑚”的高度超过1米。它们如此茂盛以至于形成了海底绿洲,供无数的深海动物休养生息。此新种珊瑚的主干上还有环绕一圈与众不同的长触须,给科学家留下深刻印象,因为此特征只有在活生生的生物上才能看到。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美国有一批极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在世界各地进行着各种科学研究和考察活动。本文主角威廉·毕比便是其中之一。毕比早年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生物学。之后任职于纽约动物协会,长期从事野外实地自然科学研究。海洋生物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出了毕比无限的憧憬和向往,未知的海洋世界也正等待着毕比满怀热情的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深海交响曲     
失事沉没的船只静静地躺在海底,成了中小型鱼类的庇护所,这是人类“制造”的“暗礁”。鲨鱼常常来这里觅食。令人诧异的是,作为鲨鱼猎物的小鱼,却聚集在一起,紧紧跟着鲨鱼,而非躲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