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一个品行落后的孩子他进步的潜力有多大?怎样才能把这些潜力给释放出来?我从我的教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赏识教育”是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语文教学同样也离不开激励和赏识。围绕突发事件、课堂质疑和探究学习等环节开展赏识教育,打造出融洽和谐的"情感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构建活力课堂。  相似文献   

3.
4.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尊重。但是赏识教育并不是单纯地夸奖,而是看到孩子的闪光点,真正欣赏孩子,让孩子内心感觉自己能行。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这要求教师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学会批评,树立赏识教育理念,提高语文教育的成功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赏识教育”以充分认识每个孩子的巨大潜能为前提,以发挥“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心理效应为出发点,帮助孩子自己解放自己,从而走向成功。“赏识教育”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教育者发现孩子的优点,肯定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使他们有继续前进的动力,获得更大的进步。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它和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赏识教育”认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因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行“赏识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应该注意热切的激励性、真挚的情感性、精当的指导性、强烈的启迪性。  相似文献   

6.
李进庆 《中国教师》2009,(Z1):412-413
"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就如何进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操作进行深入分析,倡导教师赏识自己的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7.
涂花香 《江西教育》2002,(24):25-25
更新观念,理解赏识。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生观。确确实实地把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想念儿童,解放儿童,敬其所长,恕其所短”的教育思想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教师只有放下包袱,从赏识教育观念出发,才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适合他们身心健康的环境,教学效果也就自然更上一层楼了。我班有一个学生,各科成绩不理想,我总是以为她智商低,对她的缺点视为常事,经常批评她,学生本人也很自卑。但有一次学校组织书法比赛,她自己报  相似文献   

8.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在教育教学中,以赏识的目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学生"犯错"中发现优点,捕捉闪光点,精心设计充满爱心的教育场景,在"润物细无声"中发挥教育的作用,学会赏识,就抓住了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朱延东 《考试周刊》2011,(78):218-219
“赏识激励”是以信任、理解、尊重、激励、提醒为思维方式的教育思想方法,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是加速学生成长的“催化剂”。教师在教学中应营造良好的赏识氛围,开展以表现自我、相互赏识为主的系列教育活动,并细心观察、适时恰当地赏识激励。  相似文献   

10.
距离以人为本的概念提出,已经十年之久,在这十年的发展中,无论是教育、经济还是艺术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于人的认识也超越了以往任何时候。如何培养积极健康、心理健全的人,从小学阶段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探讨了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贯彻赏识教育的方针。  相似文献   

11.
刘卫红  胡节 《江西教育》2003,(17):27-27
赏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心理需求基础之上的。在教学中若能准确而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法,就一定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1.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每一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学生只有树立了信心和勇气,才会敢于说、愿意听、喜欢练,才能进入到课堂主人的角色中。因而我们在实施赏识教育中始终用赏识的目光看待他们、理解他们、激励他们,帮助他们摆脱以前只傻听、只附和的习惯,有勇气、有兴趣去做课堂的主人。班上有一位女同学,成绩很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敢大声发言,但有一定的表现欲望。有一天上《齐天大圣》这…  相似文献   

12.
《青年教师》2004,(10):10-10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选了18个班的学生首先作了一番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以赞赏的口味将“最佳发展前途”的名单悄悄地交给校长和教师,8个月后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进步快,情绪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这个“权威性的谎言”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这个“谎言”坚定了教师的信  相似文献   

13.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在教育教学中,以赏识的目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学生“犯错”中发现优点,捕捉闪光点,精心设计充满爱心的教育场景,在“润物细无声”中发挥教育的作用,学会赏识,就抓住了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郑妍 《文学教育(上)》2011,(15):114-115
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15.
黄勤 《小学生》2023,(4):127-129
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学好语文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授课的课程中,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赏识教育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采取鼓励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本文以小学语文作为切入点,探讨将赏识教育融入到教学课堂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一、感受学生,寻找可赏识点 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珍珠,他们有着不同的形态,散发出来的是不同的光芒。教师要跳出传统的评价模式,利用多元评价方法,细心观察,注意挖掘,全面了解、发现学生的长处和潜力,用善于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可赏识点。  相似文献   

17.
赏识教育是依据人渴望得到赏识的本质要求,对学生施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或教育理念。为了顺应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一要求,本文在深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试图从实践方面探讨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记者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的访谈录,孙教授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对于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的"赏识"教育无疑是一大冲击,似乎让我们从事基础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有些无所适从.对此,我还坚持认为:赏识教育未必不是完整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教师》2018,(8)
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文章主要阐述赏识教育从学会欣赏开始;透过教师真情赏识,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活力,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深化赏识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杨皎 《文教资料》2005,(20):110-111
一个人做事情如果有了自信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从小培养自信心,对于孩子的学习、成长和将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赏识"教育可以成功地唤起、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塑造学生的良好个性,从而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