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装的友情     
一直为拥有众多朋友而幸福着,以为自己是快乐的。是啊,至少之前是这样的。小学三年级前的记忆总是泛着金色的光华。我不记得那样长的一段时间里有过真正的烦恼。那时的我很单纯,也许所有的孩子都是单纯的,不知道灰色的绝望和忧伤的蓝,不知道虚伪是什么,也不会伪装自己。那时真正的朋友很多,邻里院外部有,上学放学走在一起,满世界铺天盖地的是我们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让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这句话可能谁也不会反对,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剥夺孩子童年快乐的现象却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人以威胁的口吻断言:谁给了孩子快乐的童年,谁就会断送孩子幸福的成年。这番话的逻辑是说,孩子童年快乐了,就不会勤奋学习,自然不会有好成绩,也考不上名牌大学,成年后的生活一定不会幸福。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懒女人"是比较幸福的,她们不愿意努力去寻觅,自然也不会痛苦和失望。也有人说,"懒女人"是愁嫁的,没有男人愿意用一生的时间照顾一个"懒女人"。做个悠然被宠爱的"懒女人"真的很难吗?简单、舒适、方便、随性……如此这般组合之下,便成了"懒人设计",这些设计能够让你轻松自在地一"懒"无虞……  相似文献   

4.
正想让孩子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你现在幸福吗?想让孩子将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你自己的价值感如何?每一幅我们于幻想中所见的孩子未来的画面,其实都应该就是父母现在的自己。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就先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吧!  相似文献   

5.
蒋平 《家长》2013,(5):1-1
参加一次家长会,面对"如何教育孩子",家长们比较普遍的观点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对这个"快乐童年"的定义,很多人更是充分发挥无边想象,描绘了种种美好蓝图。我综合了这些观点,发现其中包含了六个字:爱好、尊重、自由。我问一名家长:"当孩子结束了幼儿园生活,上小学、中学了,你还会让他们继续快乐吗?"家长说:"那时当然要严格要求了,比如,电脑游戏不会  相似文献   

6.
何海江 《学子》2014,(2):40-41
<正>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人的生活以幸福为目的。幸福是一种追求,幸福是一种意识,幸福是一种存在,幸福是一种渴望,幸福更是一种信念。幸福教育就是以人的情感培养为目的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我们不仅要给予孩子一个幸福童年,还要给予孩子一个幸福人生。"教育是一项职业,也是一项事业,更是一种生命历程;我要感受到教育的幸福和快乐,并把它传递给我的每一名学生。"这是我的座右铭,"让每一位师生都享受教育的幸福"是  相似文献   

7.
正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人的生活以幸福为目的。幸福是一种追求,幸福是一种意识,幸福是一种存在,幸福是一种渴望,幸福更是一种信念。幸福教育就是以人的情感培养为目的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我们不仅要给予孩子一个幸福童年,还要给予孩子一个幸福人生。"教育是一项职业,也是一项事业,更是一种生命历程;我要感受到教育的幸福和快乐,并把它传递给我的每一名学生。"这是我的座右铭,"让每一位师生都享受教育的幸福"是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女儿:我想再重复一遍:女人在爱情上是主宰者。她是教育男人成为真正的人的强大力量。我一千次地确信,女人的勇敢和勇气可以创造男人的精神财富、高尚的思想、美好的心灵、忠诚和信任。你问我,怎样才能成为爱情的主宰者呢?怎样才能在爱情中表现出智慧和勇敢精神呢?这种力量的源泉在哪里呢?女孩、姑娘、孩子的母亲应当吸取这一真理,即爱情是一种责任,首先是尽责任,然后才能获得快乐,包括爱情生活的幸福。而爱情的幸福在于对一个人负有很大的责任。我认为教育的重要规律在于:在学校和家庭里要充满一个人为他人的幸福、快乐、命运和生活而…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3,(A1):168-169
<正>你幸福吗?童谣里唱道:"如果快乐你就拍拍手,如果快乐你就跺跺脚……"所以小孩总是又唱又跳,这是孩童的幸福;流行歌曲中有:"有一个地方那是快乐老家,它近在心灵却远在天涯",长大了,却寻寻觅觅,感觉幸福遥不可及。年轻人说:"每天都充满挑战,年轻的朋友在一起,比什么都快乐……"中年人说:"父母康健,孩子听话,领导赏识,对我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10.
《中华家教》2014,(5):14
当今社会给了女性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很多身为人母的女性肩挑着事业和家庭双重重任。心中充满阳光的妈妈会把那份幸福传达给孩子,而这幸福正是孩子快乐的源泉。本期,我们就从妈妈的心态、生活方式、家庭理念等角度出发,和您一起探讨家庭的幸福与快乐。  相似文献   

11.
3月9日早晨,我刚刚来到学校就听到同事在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什么,一个说:"孩子到底大了,昨天送给我一张贺卡,还是自己做的呢!"话里满是藏不住的快乐,另一个连忙应和道:"是呀!我那孩子也好像变了个样似的,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让我大吃一惊!"同样是洋溢着幸福,她们兴奋地谈论着、幸福着.  相似文献   

12.
成长中的孩子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课程形态及其实施状态。总体上,"快乐300分"活动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目标明确有效:直接指向孩子的健康快乐,以"活跃身心、激发兴趣、发现特长、学会做人"为目标,基于学生的需要、发展学生的需求、引领孩子的追求,考虑到学生  相似文献   

13.
正健康,快乐,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期许。"你可以不成功,但一定要幸福",更是很多父母对孩子未来的衷心祝愿。但实际上,成功与幸福往往并不矛盾,幸福的人更容易成功。所以,我们不必二选一,可以都要。但首先,还是要做对这9件事,引导孩子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里格曼曾在他的书中提到"别让孩子输在幸福感上",可见,让孩子拥有幸福这件事,从一出生就可以开始考虑了。1建立紧密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最终拥有幸福的起点,是他要对这个世界具备足够的安全感,而安全感  相似文献   

14.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俄国作家高尔基这番脍炙人口的描述,让海燕勇敢、快乐、自信的形象深入人心,不少人还为孩子取此名以寄厚望。在吉林省的少先队辅导员中就有两位小有名气的“海燕”。她们彼此并不相识,却拥有同样的追求——将青春和爱献给孩子们;她们工作在不同地市,却为着共同的少先队事业拼搏;她们的脾气、禀性、生活背景、工作方式各异,却都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同行中的佼佼者——吉林省“十佳少先队辅导员”。  相似文献   

15.
吕丽萍是被熟悉她的人公认的幸福女人。的确,在婚姻中曾经历尽沧桑的吕丽萍,如今可谓幸福到了极点,婚姻和事业双丰收,儿子又长成了自信、独立、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这个幸福的女人,去倾听一个幸福中的母亲对儿子深情地述说。单亲母亲,培养出一个坚强诚恳的小男子汉张博宇是吕丽萍和首任丈夫张丰毅所生的孩子,今年15岁,正在上初中三年级。在张博宇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他和母亲吕丽萍,他从小就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因为没有了坚强的父爱,孩子自卑、胆怯是难免的,而吕丽萍并没有因此就溺爱娇惯孩子,而是把他当成一个男子汉。…  相似文献   

16.
《教师博览》2011,(7):1-1
"让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让教师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这是蒲江中学实验学校校长王祥高对"幸福教育"的诠释,也是他在教育的沃土上躬身实践的目标。他倾情于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敢于开拓。他坚持"教育是为了学生一生幸福"的理念,以前瞻的眼光,始终以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为培养目标,让学生以良好的成绩创造未来的幸福。  相似文献   

17.
从2005年起,我们着手思考:如何建构一所孩子喜欢的现代学校,一个所有孩子都幸福快乐的园地,到了这里他们不为这里所苦,而是寻找他们的幸福和未来。但是,这是一项耗时漫长的研究。它最先来自于草根研究,来自于校长的个人行为,后来成为学校的集体行为,再后来得到教育局的支持,局长亲自担纲引领。  相似文献   

18.
美国女人想做母亲,而且乐意做母亲.她们在怀孕、生孩子时,都有相当一段时间不工作,把孩子和丈夫看得高于一切,而且她们把自己在丈夫、孩子心中的形象看得很重,也在不断重塑自己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贾元荣 《江西教育》2012,(36):19-20
【案例】教师节前,我布置学生采访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并写一篇采访稿。文稿收上来一看,孩子们无论是视角切入、事例典型、遣词造句都令人耳目一新。我不禁"龙心大悦",第二天自然广点"英雄谱",他们也都喜笑颜开。其实做教师的情感都是那么朴素,快乐着孩子的快乐,幸福着孩子的幸福。学生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去创造"。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是父母心中永远放不下的那份牵挂和担心,也是父母在困境中不断奋斗或支撑下去的动力。父母无不希望子女能生活得幸福快乐,因此竭尽所能地为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