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艺术是民族意识的反映,又能反过来影响民族意识。多少年来.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学人们,为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为传承民族文化艺术薪火辛勤耕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杨晓阳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国内美术教育现状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剖析了现阶段中国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于1995年大胆提出了《关于建设中国当代美术教育体系的构想》的目标,并在数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将中国美术教育的特色总结为“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三个方面,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这里刊登杨晓阳先生的调查研究成果,以飨读者。本刊开设“西部学子”栏目的主旨,在于宏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砖添瓦。希望业界和学界的同仁们关注这个栏目,多提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2.
周天一  黄叔界 《传媒》2016,(5):78-80
本文探讨了广告艺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从中国传统的“家”“节”“情”文化内涵着手,对广告艺术进行分析,提出应将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融入到广告创作中,而不能只停留于素材的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特别关注》的“侃点”“看点”“格言”“段子”“书中锦句”等小栏目逐步形成了短、实、新、深、活的鲜明特色。栏目小,作用大。上述特色鲜明的小栏目强化了《特别关注》的独特个性,在吸引读者阅读《特别关注》,助力《特别关注》成为中国名刊等方面起到了异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袁粼 《新闻世界》2009,(6):55-56
2007年,山东省确立了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山东卫视的电视讲坛类栏目《新杏坛》应运而生,成为山东电视台2007年重点大型文化栏目。“杏坛”典出自孔夫子杏树下设坛开讲,教化民众的掌故:栏目借用“杏坛”这一文化符号,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努力践行《新杏坛》的文化定位:电视版的文化苦旅,高雅文化的大篷车,并努力将《新杏坛》打造成为独具齐鲁特色的文化品牌、新时期的“稷下学宫”。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强化文化自觉,提升舆论引导力,参与文化建设,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主流媒体的必然选择. 从2009年12月至今,《辽宁日报》用70多块版面先后推出三个文化大型系列策划——“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 “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价值”和“重估中国当代美术价值”,以三个“重估”为视角,关注时代精神,关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开播之后,推出了一档具有深刻文化内涵与艺术鉴赏价值的栏目——《魅力12》。该栏目的定位与节目形态具有独到之处,展示了电视在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与普及上的生命力。 西部频道是作为一个整体包装推出的.其核心目标是“宣传西部、推广西部”,节目以新闻资讯为主,专题、文艺栏目如《天地人》、《魅力12》、《西部论坛》、《天天快乐》等,则是对频道的丰富和有益补充。创办《魅力12》的目的,是通过挖掘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社会背景来反映我们的民族气质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国梦”的宏大目标,“文化强国”“中国梦”一时间成为热门词.如何从全球传播大环境下认知并实现这一目标便是本文的主旨.文章以当下的文化乱象为切入点,从全球传播的角度阐释“文化强国”和“中国梦”的社会功能、现实意义以及相互关系,并通过揭示发达国家对弱小国家进行“文化殖民”的现实,从历史和现实角度阐释“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国梦”有效助力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8.
顾晓晖 《新闻窗》2008,(1):43-44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然具有熔铸于民族精神之中的优秀民族文化。“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新闻媒体主要生产的是精神文化产品,是国家文化的基础产业和主要传播渠道,在建设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过程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张业安  吴坚 《编辑学报》2018,30(6):632-635
基于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稿件外流、整体学术水平亟待提升的现实背景,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栏目为例,探讨通过民族特色栏目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策略。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栏目发挥学科、人才优势,依托专家、专题支撑,推进新媒体、多语种出版的办栏策略,为中文科技期刊依托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品牌,通过特色栏目“窗口”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薛悠璐 《新闻传播》2022,(14):149-150
电视文化栏目是以电视的手段来展示文化风貌的专题性节目,但现如今,文化栏目作为精英栏目、精品栏目,正面临逐渐萎缩的尴尬境地,文化栏目主持人既不受重视关注,又难以满足大众要求。就电视栏目而言,主持人是栏目风格的体现,其语言、形象、肢体动作乃至一颦一笑都构成栏目的有机元素,直接关系到栏目的品位和质量。优秀的文化栏目主持人是给栏目锦上添花的!那么,主持人如何把文化节目做得雅俗共赏、喜闻乐见,让文化栏目随着主持的提高从小众艺术转向适应大众传媒的平民艺术,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尝试的命题。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品位高雅、状态亲和、趣味盎然地呈现文化栏目的主持,为精致与亲和的文化栏目主持提供探讨,以再次唤起业内对文化栏目主持人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肖玉清 《出版科学》2016,24(1):52-54
在中国的报业格局中,都市报一直凭借鲜活的内容、平民化的视角、改革创新的形式在报业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本文以上海都市报《新闻晨报》星期日刊《柒调查》栏目2014年专题内容为例,分析都市报星期日刊如何打造文化精品栏目,指出都市报星期日刊可以以一种“平民趣味”的视角来记录城市的文化和大众的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12.
陈昕 《中国编辑》2008,(1):16-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也提出了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文化大都市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表达的民族认同、民族想象和民族意识,与“民族主义”这一概念并不完全相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鲜明表征了“阶级—民族”意识;进入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民族国家”认知与表达建构出理性民族意识;近十年来,传统伦理表达揭示出“文化/民族”意识。这一结论将民族意识视为动态媒介过程,具有视角的延续性、递进性,避免了仅从“现代性”看待“民族”,从而突破了将“革命”与“世俗”、“民族革命”与“阶级革命”简单二元对立的理论局限。  相似文献   

14.
《大观周刊》2006,(16):I0071-I0071
近3年来,我省紧紧围绕“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历经了统一思想年、文艺繁荣年、产业发展年。及今年的人才推出年。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发展势头强劲,出现了文化发展的一个新高峰,被专家学者誉之为“云南模式”、“云南现象”。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刁艳燕 《大观周刊》2011,(48):72-72
“优秀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历史中思想与艺术的积淀,是国家的象征,是人民与祖国的情感纽带。”(李岚清语)作为中学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民族音乐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有着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一些中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或盲目崇拜西洋“典雅”音乐,或一味适应社会“流行”,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讲话为社区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社区文化是社区发展与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当前,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阶段.在城市基层管理由行政型向社区居民自治型体制转轨的探索阶段,如何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和努力开拓、建设社区文化的新局面,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需作积极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呼和达来 《大观周刊》2012,(22):146-147
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美的欣赏和创造是“美育”的主要内涵,中小学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则是最适合中小学生“创造能力”培齐的最佳素材。,中国的手工制作艺术课程不应是“某国模式”的生搬硬套,而应是吸取了西方先进美术教育理念.以及西方基础美术教育矢践经验下的以中国民族文化资源为主要素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制怍艺术课程同时就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与教学的方法进行探讨,并制定手工制作艺术课程开发的一般原则与教学方法.提出课程开设构想与课程架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希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可见、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业已成为一场国际性的博弈。  相似文献   

19.
张娅 《青年记者》2013,(20):129
电视戏曲是我国最具民族文化特色、最为独特的电视艺术形式,以下浅谈几点发展电视戏曲栏目的建议:一、发展之点:栏目创新,元素融合。栏目形式要创新,内容要创新,栏目的主题更要提升。当然戏曲本身也必须与时俱进,在传播戏曲经典的同时要关注戏曲新秀,充分展示优秀戏曲新星的功底和风采,激发更多受众对戏曲的兴趣。二、发展之源:立足本土文化,打造品牌栏目。俗话说,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承载先进文化,锻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平台和传播手段。2007年新年伊始,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世界网络技术发展和中国网络文化建设时强调,“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