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分析大学体育俱乐部的课程化管理,将以往课外的体育社团或俱乐部,通过认定学时,授予学分,纳入到大学体育系统中。主要结论:明确大学体育俱乐部在学生身体健康的基本目标之上,应以强健体魄为主要目标,以体育俱乐部联赛平台对接课程内容,通过认定学时、学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大学体育俱乐部的课程化管理还具备衍生教育价值,能够锻炼学生组织管理等实践能力,以及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关体育强国、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给我国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选项+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内涵及“选项+俱乐部”教学模式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价值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选项+俱乐部”教学模式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建议:提升大学体育教师思政育人的政治素养;深挖“专项+俱乐部”教学中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建立和完善“专项+俱乐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这对于我国高校更好地利用“选项+俱乐部”教学载体,开展思想政治育人工作,为祖国培养人格健全,品德高尚,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俞蕙琳 《浙江体育科学》2001,23(4):17-18,22
研究生教育如何贯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是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浙江大学研究生体育教学认真贯彻第三次全田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俱乐部化改革与实践。研究结果显示,93.3%的研究生选择了俱乐部化教学方法,97%的学生体会到了俱乐部化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体育应确立以专项技能和体理知识为主导、以培养体育综合能力为重点、终身体育为方向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定位应具有专业性、文化性、适应性;提出了专项教学与专项俱乐部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了市场经济对高校体育产生的正面和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5.
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学校体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波 《体育与科学》2008,29(1):88-93
采用文献综述法和调查访问法,时德国中小学体育和高校体育开展状况及其与大众体育俱乐部之间的关系做了介绍和研究,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德国中小学的课外体育锻炼主要通过学校与体育俱乐部之间的合作和中小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来实现,大学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则全部由俱乐部性质的"高校体育"和大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来完成,俱乐部体制是德国学校体育活动,尤其是课外体育锻炼蓬勃开展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与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分析了高校体育的课程形式与模式、体育俱乐部、体育设施、大学一年级新生体育技术等状况,阐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首先更新观念;提出体育课、俱乐部、培训班三种教学形式整合模式的管理与评价。  相似文献   

7.
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对校园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地位、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目标和任务及管理与发展,并认为建立专项体育俱乐部以及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是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锻炼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8.
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思政建设在体育领域的有益尝试,拓宽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范围。运用文献资料法与辩证分析法,以"三全育人"为切入点,分析"课程思政"理念提出的现实背景,在阐释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基础之上提出践行路径。研究表明,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基础包括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目标性、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实践性、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的可为性。提出制度主导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专业教学与系统育人相结合、常规路径与方式创新相结合、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究相结合、课程设计与德育规律相结合的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推进的践行路径,以充分发挥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拔节孕穗"的积极作用,助力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促使大学生在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的一体化建设中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古彬 《精武》2012,(18):45-46
在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俱乐部已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而每一个高校的教学情况不同,俱乐部教学的形式也会有多种多样,本文就体育俱乐部的分项教学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和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推进综合型体育俱乐部建设是日本政府为实现“体育振兴基本计划”发展目标的重点实施项目,并赢得了社会及国民的广泛认可。以大学为基点设置综合型体育俱乐部可充分发挥大学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服务与造福于社会,其组织运营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大学体育改革以及大学与社会合作共谋社会福祉发展予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育模式落后,教学形式单一化,教育目标短期化,考试方法竞技化。应采取的对策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统计方法,探索深圳大学公共体育课以体育教学俱乐部形式授课的发展规律。专项体育俱乐部是体育教学俱乐部体系的组成部分。随着多年的探索和试验,深圳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已具雏型,但体系不完善。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发育,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和体育自身的规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处理好各种因素的关系,体育教学俱乐部才能走向成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项长期的任务,建立一个完善的体育教学俱乐部体系和运作机制,也要做长期的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背景与理论基础、实施内容及具体要求的同时,以上海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为例分析了改革遇到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改革须得到主管部门的支持,各方提高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认识,多途径吸纳体育专项师资力量,多方式解决专项化教学场地设施不足,制定完善的体育专项化等级评价体系和多渠道筹措体育专项化改革经费。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与高中体育课程的比较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庄弼 《体育学刊》2007,14(3):5-8
对全日制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研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已接近大学的体育课程,原来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应建立在高中毕业生体育知识、技能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高校体育教学将从有形向无形发展;体育学习内容越来越向就业和终身体育发展;体育教学的任务将由学生体育俱乐部完成;学生体育俱乐部和校外体育俱乐部将更加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学二年级学生选择项目的和对终身体育认识的调查,分析了目前高校体育专项课在终身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体育专项课应与终身体育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从学校教育、学校体育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出发,认真研究和探讨大学体育的发展规律,论述了大学体育与现代教育、体育变革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上和世界范围的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实践中,提出21世纪的大学体育教育特征,即“构筑学校体育课内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俱乐部组织模式和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体育课程及教材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以文献法借鉴大学体育俱乐部的经验,结合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构以及调研的结果,从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以形式的价值、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形式的可行性因素来分析,探索河南省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形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要求和当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实施俱乐部形式的体育教学管理与组织,提出高校应当构建体育俱乐部式教学、科研、群体性活动、训练竞赛多功能立体化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对海南省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与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海南省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现状与发展进行探讨。高校体育俱乐部在满足大学生体育需求方面确实起到积极作用,但在项目设置、学生参与方式、俱乐部考核评价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资金、场地、设施缺乏,学生参与热情较低,教师专项结构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影响俱乐部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俱乐部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概念辨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年9月)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指引了明确的方向。目前,以体育俱乐部形式进行教学已经在全国不少高校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但体育教学俱乐部与专项课等相近术语内涵不清,相混淆;关于体育教学俱乐部概念的研究不多,且尚无统一定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很容易引起大家对概念的混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