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苗 《学会》2013,(7):5-12
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文章梳理了"国家-社会"框架中市民社会理论、治理与善治理论、法团主义、"国家在社会中"以及中国本土化视角关于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的研究,为今后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科技工作者的定义和社会责任实证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分为"个体责任与社会责任"、"社会权利与社会责任"、"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等,并在此框架基础上,提出了"分层模式"、"发展模式"等相关的理论模式,为该领域深入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总结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管理与运行模式的经验和特色,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完善其管理与运行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学术界对于我国政府与基金会的关系的讨论大都在"国家—社会"的概念体系中展开,法团主义与市民社会理论作为两个重要的解释框架备受学者青睐。这两种理论对于中国当前政府与基金会的关系都有其解释力和局限性,但基于某一理论的偏好所展开的研究,存在过分解释和脱离现实的不足。基于此,本文重新检视了这两种理论的论争核心及其延展,并基于中国基金会透明指数(FTI)论证两种理论在中国当前现实中的解释路径。最后,我们认为可以将两种理论进行整合,进而形成更具解释力的本土化的理论框架,以此来寻找理论的合流,消解论争。  相似文献   

8.
预见与创新:中国发展战略的演变及走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从战略学视角阐明了社会发展战略预见与创新的基本路径,接着对中国发展战略的体系拓展、结构优化和结构性运行规律进行了探讨,论文依照新的框架,主张建立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开放社会相结合的社会发展战略体系,以战略思维前瞻谋划社会的创新发展,最后是对"十二五"期间中国发展战略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创新走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金丹 《软科学》2012,26(9):89-94
运用我国各省市区2000~2009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在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民间组织密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中西部强于东部,而社会信任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则是东部强于中西部。  相似文献   

10.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以往改革模式的异同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界定和解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涵义的基础上,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以往改革模式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基本结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一种制度变迁内生化的变革模式,具有制度变迁累积创新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以全球视角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引领未来科技发展,为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动力。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理论机理,并采用2009-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在不同区域中,人工智能对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大,东北、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较小;在人工智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效应中,资本形成累积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传导效果明显,人力资本提升效应传导效果不明显。为了实现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鼓励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12.
使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定义的专利发明人和所有人信息,建立了一个3×3的分析矩阵,依此识别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实现模式。基于该分析框架,以德国、日本和韩国1980至2009年数据为例,分析典型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模式,并特别分析了中国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提出促进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定价:68元《创新地理学:中国科技布局的理论与实践》共16章,包含创新地理概念、创新空间测度、区域创新体系、创新集群、国家科技布局、区域创新发展等议题。首次尝试全面集成经济地理学、创新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科技政策等学科的最新成果,从地理与空间的视角系统研究创新发展问题,深入揭示创新空间相互作用与区域创新发展的一般规律性,从国家科技布局与地方创新发展两个层面实证分析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未来战略与政策。既为经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德国与中国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的比较,对比分析了德国不来梅州与辽宁省大连市中小企业与政府、科研机构以及高校间的研发合作模式,为提升辽宁省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