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阅读,是读者、作者和文本之间的深层沟通与对话,作者通过文本的叙述进行表达、倾诉。读者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感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文化主张.而文本则是双方沟通的桥梁、对话的平台。合理的阅读方法。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读者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才能逐步习得。在这个习得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指导者.有必要对学生阅读过程的一般特点进行足够的了解,并能够根据这些特点.结合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更好地使学生尽快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读者、作者和文本之间的深层沟通与对话,作者通过文本的叙述进行表达、倾诉,读者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感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文化主张,而文本则是双方沟通的桥梁、对话的平台。合理 相似文献
5.
6.
7.
8.
阚珂 《语文世界(高中版)》2013,(11):36-37
古人云:“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要发展学生主体,首要问题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无过于质疑问难。我尝试把“疑”贯穿于阅读教学全过程的教学实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质疑,以疑促思,自读释疑,在突破重难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一、个人预习,小组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确立课文的探究目标,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一个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9.
罗仕勋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95,(7)
文言文由于词义及语法现象都比较复杂,虽经严格审定,仍有不少地方值得进一步推敲。现就初中语文第六册课本的文言文有关语句的词义及语法现象谈几点看法:(一)《唐雎不辱使命》中有「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句中有两处释词欠妥。首先,「非若是也」中的「若」字在古汉语里有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语文核心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之一,而学生语文素养的获得与形成也离不开阅读涵养。因此,开展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质量,需要培养他们阅读中的思考质疑、分析探究能力,让他们能够进行个性阅读、创新阅读,从而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与收获。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学生智慧成长的引导者,是培养学生阅读与质疑能力的骨干,肩负着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创新公民的历史使命。完善自我,改善自我。目前,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兴国,全社会对教育越来越关注,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强烈和迫切。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而要创造,要创新,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相似文献
12.
幸利梅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9)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多数使用“认同式教学”,其一是“顺从式阅读教学”,其二是“欣赏式阅读教学”,让学生一味地欣赏则会让学生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要想突破这种教学误区必须采用辩证式教学,即用正面教学的欣赏式阅读和质疑式阅读相结合.从而开拓学生思路,引发学习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刘定红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112-112
阅读是一个人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而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初中生,阅读就变得尤其重要。而要使学生对阅读感到不再单调枯燥,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将会使他们的阅读过程变得精彩。本文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在汉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质疑这一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孙芳铭 《新语文学习(教师版.中学专辑)》2005,(6)
质疑,通俗地说,就是提出疑问。有学者说,为人不可疑,读书不能不疑。这话很有道理,因为“疑者,学之始”。主动质疑,是自主阅读精神的体现,也是阅读不可缺少的一环。只有对文章有较充分的理解和感悟,才有可能提出质量较高的疑问;只有提出质量较高的疑问,深入探究才会有针对性。有 相似文献
16.
质疑探究培养阅读能力朱克萍,倪建忠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教学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笔者的体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基础,思考是关键,而精心设疑及质疑探究则是激发学生思考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善于捕捉课文的... 相似文献
17.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14,(7)
正新课程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注重个性的发展。基于此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也必须创新,使语文教学充满学术氛围,进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笔者尝试为学生营造自由研读的环境,搭建质疑平台,在质疑中强化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一、营造情境,鼓励质疑引领学生自主质疑的前提,是教师敢于跨越权威观点和先行认知,不盲从不迷信。用教师自我质疑,给学生以质疑勇气,培养学生树立质疑意识,大胆解读。《西地平线上》课堂实例:师:文章第三段为表现落日之"大",作者描述为"像勒 相似文献
18.
俞宁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22,(Z1):101-103
<正>【专题解释】本专题通过精读《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在把握作者观点、梳理文章论证过程的基础上,思考其论证中的瑕疵之处,尝试写作《再论兴亡——读〈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短文,达到对经典史论的思辨性阅读。【预习任务】1.仔细阅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疏通文意。2.小组合作:查找资料,搜集关于秦或后唐灭亡原因的相关资料,并概括其主要论点。 相似文献
19.
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精神,也是重点。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而要创造,要创新,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必须具有质疑能力,即提出问题的能力。然而,长期的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由于过分地注重接受性学习,教师大包大揽,满堂灌,以致学生年级越高越没有“问题”,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受到了压抑。因此,笔者以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务必进行系统教学与问题探索的辩证融合。从“矫枉”角度说,更为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着眼,… 相似文献
20.
学习离不开质疑。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读出疑问,读出新意,获得独特的感受。教师应营造质疑的氛围,创造质疑的空间,鼓起学生质疑的勇气,使质疑成为阅读教学中的“清障器”、“黏合剂”、“创新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