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纪国和 《高教论坛》2004,(1):82-83,89
高师院校要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为基础教育服务。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数学教师正是为了适应我国日益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数学类课程的设置,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数学专业知识素养、应用数学素养、数学教学实践素养、数学思维素养等,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化与高师数学教育类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最新要求,它要求数学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要求教师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管理与促进,成为数学教学实践的研究。依据上述要求,改革现有高师数学教育类课程,构建动态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新型的数学教师,是当今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陕西师范大学数学教育学团队一直致力于数学教师教育模块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构建了"核心课程+拓展课程"的数学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式,采取注重实践能力考查、注重过程评价、注重多元评价的评价方式,数学教师教育模块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高等师范院校要让学生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能力进一步发展,必须依据《专业标准》的精神,重视中学数学教师职业的特点,加强数学教师教育的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数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数学教师教育课程。但数学教育类课程无论是专业课程、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都与中学数学实际教学存在明显的脱轨现象。我们必须立足于实践,立足于衔接,构建数学教师教育课程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师专业化是指数学教师数学专业化、数学教师教育专业化和数学教师专业情意的有机整合。现行高师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许多弊端.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应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以满足专业化数学教师职前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国家为职前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指明了具体方向。我校在教育课程形式体系建构的理念与背景下,以"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实践导向,建构了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三大类共15种小类的课程结构体系,独立设置了教师教育专业发展方向课程。教师教育模块设有教育基础理论、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三个子模块,共有7类教师教育课程,34个学分共同支撑教师教育发展方向,彻底打破了"二学一法"的"老三篇"。同时,通过实施名师培育工程、组建"课程-团队"建设,提高教育者整体素质;通过搭建教师教育综合实验实训中心、基础教育改革协同创新试验区、理科师范生示范项目的等综合改革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关于数学教育学科课程设置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强化和改革“教育类”课程,是突出师范院校师范性,与基础教育改革相合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重要举措.针对师范教育改革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以及目前数学教育学科课程设置的一些问题,给出了设置数学教育类课程的长远与近期设想,并做出了几点说明.  相似文献   

8.
会议纪要     
《数学教育学报》2003,12(1):100-102
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于2002年10月27日-30日在武汉市举行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数学教师专业化:数学教师教育的潮流”。全国第六届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P.MVI)于2002年11月1-6日在山东教育学院举行。代表们围绕会议主题(包括波利亚、傅种孙教育思想在内的数学方法论专题研究,数学课程改革等),分组宣读论文、研讨和大会发言。第十三届全国高师院校几何类课程教学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29日-2002年11月1日在江苏省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召开,对近2年来高师几何类课程在学科研究、课程建设、数学改革、数学手段现代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就新时期几何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2002国际数学家大会数学教育(西藏)卫星会议”于2002年8月13日~16日在拉萨召开,会议主要围绕:数学教师教育与培训。大学数学教育改革,数学教学研究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数学课程改革等主题进行了报告和研讨.数学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化潮流;数学教师教育具有双专业的特点,其专业实质是应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专业技能与教育专业实践能力的学习与培养。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改革与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新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世界教师教育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地方师范大学应承担起教师教育的新使命.面向基础教育,优化教师教育资源配置,完善教师教育功能体系,强化教育类课程设置,把地方师范大学建设成为教师培养中心、新教师跟踪指导服务中心、教师在职培训中心,并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指导、教育改革实验指导以及教师资格认定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未能有效地整合教师教育课程成为高师教育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急待突破的瓶颈。从培养具有本科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素养的职前教师这一目标出发,构建以小学数学教学为导向、以小学数学基础理论为载体、以实践为桥梁的本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课程整合结构,对于提高本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面向基础教育,培养新型的合格美术师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分析研究适应新时期中小学美术教育师资的培养目标,提出高师培养新型合格美术教师必须找准目标定位,面向基础教育,调整课程结构,适应“课改”要求,改革评价体系,全面考核学生,达到培养合格师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思想道德教育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高校“两课”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两课”教师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落实“以德治国”方略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目前,教师认识不足、领导重视不够、制度不合理等因素,已严重制约此项工作的开展。这就要求建立起一整套的领导、考评、培训等制度体系,力求专业课教师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5.
美国将网络教育视作促进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并认为网络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新的要求,因此十分重视对网络教师的培养。本文从宏观背景、资源建设、实践平台、质量保障四方面分析了美国对网络教师的培养。文章首先介绍了美国《国家技术教育规划》的沿革,并以此作为美国网络教师培养的宏观背景;其次,分析了美国多元与系统的网络教师培养课程及丰富的学习资源;再次;介绍了作为美国网络教师实践平台的虚拟学校的现状;最后,梳理了作为教师质量保障的专业素养标准与系统支持。文章最后探讨了美国网络教师培养对我国的启示,包括把握网络教育的本质、重视网络教师的培养;明确网络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并据此系统设计培养课程;重视网络教师的自主发展并支持经验共享。  相似文献   

16.
美国小学教师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小学教师的培养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在招生和专业选择上,能够录取那些乐意当教师的学生;在课程体系方面,前两年的通识教育课程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后两年的专业教育课程重视结合小学的教学实际,很少有选修课程,同时教学实习长达四个学期;在教学方法上,呈现多样化特征,以小组讨论为主。这些特点对于我国当下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海南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顺应国内外小学教师培养的发展态势,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海南省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全面发展,基础宽厚,文理相通,学有专长,特色鲜明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优秀小学教师和管理人才。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以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方向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对幼儿园教师学历要求的提高,高等师范院校已成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进入本世纪以来,我省的学前师资培养也主要由高等师范院校来承担。但在其发展中存在诸如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毕业生就业等问题。为此,高师在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应加强自身专业建设,面向幼教市场准确定位;在课程设置上把握专业特殊性,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和教育实践课程。建构和完善高师的学前师资培训模式,培养出素质与技能并重,研究与教养兼能的新型幼儿教师。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师范教育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化被认为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而师范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培养出训练有素的达到专业化标准的教师,以教师的专业化来实现教学的专业化,教育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20.
STEAM教育因顺应新工科发展需要,得以在全球盛行,其倡导的跨学科综合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此理念启发下,构建以"学术"为基础,"技术-教艺"综合为突破的卓越职教师资三维培养模式。针对中职学校需要"技术-教艺"双馨职教师资,以"校-企-校"深度合作,按照三维综合通用培养模式,开设出专业理论、技术和教艺课程体系,突破技术和教艺实训瓶颈,完成三维卓越师资综合培养。根据专业硕士注重应用能力培养,招收拥有技术或教艺一技之长的在职人员,开展针对其薄弱维度的补偿教育,最终成就其"学术-‘技术-教艺’"的三维卓越素质,以满足高职院校对硕士层次"双师型"卓越教师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