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存选择的无处不在的竞争 ,家长们对孩子前途的期望值与隐忧也同步增长。甚至可以这样说 ,“望子成龙”虽然是古已有之的一种社会性的心态 ,但没有什么时候能像现在这样表现得如此强烈、如此普遍。不信请看 ,不论经济状况如何 ,有哪一家不在为孩  相似文献   

2.
在<老子>诠释史中,佛教的诠释是其重要而独特的一翼.汉晋时期,佛教般若学借助玄学而得以流行,<老子>也在佛教的解读中被进一步本体化.晋唐时期,<老子>在佛、道互动中被以"重玄"的理论形态做了深度的义理开启,同时,在佛、道的互释中,<老子>的解读也逐渐出现心性化转向.宋明时期,在三教合一、归同心性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发展趋势下,佛教对<老子>的解读,不仅不离三教合一之旨,且<老子>也愈益被纳入心性论的思想轨道.  相似文献   

3.
贵州少数民族《古歌》中,不仅蕴含有的人类早期社会文学艺术的资源,而且还蕴藏着早期人类朴素而又极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它在关于世界形成的问题上,认为“气”,“风”,“雾、之类的物质元素是世界的本质,由于这些物质元素自身固有的运动变化而造作产生天地万的。这种哲学思想,尽管还是自发的,粗糙的,但是却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并且颇具民族特色和本土色彩。我们对之深入研究,甚至可以从中找到我国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各种“胚胎”和“萌芽”。  相似文献   

4.
《蝇王》是英国杰出作家威廉·戈尔丁的经典代表作,虽然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以孩子为主要人物,但是小说中应用了较为独特的艺术手法,尤其是意象象征、人物象征以及境遇象征等具有深远、复杂的意味,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这部小说一直以来备受学术界的争议.本文主要分析了《蝇王》中象征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龙开朗先生善书善刻,作品琳琅满目,有有野。书法作品讲究“味”、“情”、“气”,篆刻作品既有秦风汉韵,又有个性。这是他感悟人生和书道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艺术中最重要的形态当属于书法了,艺术家的审美意识高度抽象为线条并物态化于石碑上,就有了一个新的艺术门类——石刻艺术。孔林孔庙中的石刻艺术是丰富的儒家文献。  相似文献   

7.
王劲教授撰写的《甘宁青民国人物》一书采用“以史带人”和“以人带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在人物传记的写作方面作了新的探索 ,并提出了把甘宁青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构想。该书提出的史学研究方法和史学思想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唐代史学家刘知幾所著《史通》是世界上第一部也是中国古代惟一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对之后以至近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进步发挥了切实的推动作用,但学界一直未能对其流播、研治情况做出系统梳理和详细论究.王嘉川《清前〈史通〉学研究》一书,点面结合,综理周密,独立考索,精识新见叠出不穷,不仅开拓了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领域,而且奠定了“《史通》学”研究的基本格局,填补了这一领域系统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胡秦葆同志的新著《超越梦想》(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11月版)是一本充盈着新见解和新感觉的文艺学专著。全书包括“雕虫画廊”、“翻飞意绪”和“连绵情思”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艾青和汪曾祺研究为主体的一组文学评论,第二部分是以外国影视研究为  相似文献   

10.
褚斌杰先生《楚辞选评》一书的特色是:借助高超的艺术鉴赏力,传达出楚辞的思想与艺术之美;融入独特的研读成果;表现出可贵的独立思考和客观求真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我国新闻学界对于新闻价值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认识,王中先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笔者将其概括为四方面的认识,以期对于我国著名的新闻学家王中先生新闻价值观获得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2.
杨武金 《职大学报》2013,(4):121-124
怀念王讚源先生,他的言行随时在我记忆中想起。他和我度过的时光,永远在我头脑中留下了印迹。我以无尽的思念,感怀先生的心绪。如何不辜负先生的希冀?如何才能做好自己的点滴?  相似文献   

13.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结合田径运动理论知识,对短跑的动作周期划分为“后瞪”、“着地缓冲”等问题进行了剖析。我们认为在着地缓冲阶段,脚着地点的远近取决于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脚着地时的冲量对维持身体平衡作用不大。运动员在后蹬阶段“屈蹬式”技术是伴随塑胶跑道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现象。无论“以蹬带摆”或“以摆促蹬”,都应强调蹬摆的协同作用,而不能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王阳明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与他几十年的潜心苦读是分不开的,王阳明在自己的治学经历中亦总结出了独特的学习方法。他强调为学首要在立志,树立理想和目标;学习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个人的心得体会,而不是书义;另外,为学还要专精,抓住根本,体会本质精髓;学习的过程中亦离不开师友的教诲和警励。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受西方学术理论的影响,认为中国的戏曲应当是与诗词歌赋等在同一层次的新文体,遂作《宋元戏曲史》。此书逻辑清晰严谨,从横纵两条线分析论证了中国戏曲的发生、发展及成型,系统地阐释他对古代戏曲思想的研究,总结了戏曲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显著意义。整本书从创作初衷、创作思路都与近代文学进化论的观点相呼应。  相似文献   

16.
把“流言”为解读《长恨歌》的一扇“门”,通过对王安忆创作过程的疏理及对其创作理念的考察,发现“传奇”才是王安忆真正想表达的东西,是隐藏于“流言”之后的主题。“流言”与“传奇”的相承相悖是《长恨歌》贯穿始终的叙述张力,反映在阅读体验的层面上是作者不自主的叙述视角地变化。与张爱玲的“传奇”相比,王安忆遵守自已的写作理念,“刻意”选择一条别样的路,书写自己心目中“王安忆式的传奇”。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在贵州只住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其黔中弟子相对较少并且不为黄宗羲等人所熟悉是很正常的。但即使如此,也不应像《明儒学案》那样阙如不记。黄宗羲之所以会如此漠视黔中王门,可能与钱德洪有一定关系。关于黔中王门,日本学者永富青地为我们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文献依据。阳明刚到龙场时,由于精神上的极度郁闷和困惑,是把自己的全部心力投放到超越式的内心“悟道”上,于是便有了“龙场悟道”这样的思想创新。但随着政治待遇的改善和对黔中社会的逐步了解,阳明又很快把注意力转移到当地的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上。因此可以说,阳明黔中讲学的目的,主要是想在黔中普及文化教育,而不是为了王学的传播和门户的扩张,这无疑是王阳明为贵州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王兆乾先生是国内较早从事傩文化研究的学者,他多年执着于田野调查以挖掘贵池傩戏内涵丰富的田野文本,进而从理论层次、学术层次来探寻贵池傩戏的文化底蕴,改编创作了一系列贵池傩舞傩戏,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推动了贵池傩戏跨出山村,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唐德刚先生,作为海外华人中从事口述史的开拓者,其口述史著作众多,并且形成了自己的口述史观和方法论。特别是其从事口述访谈到口述资料的整理、撰写等一套的方法,对当下从事口述史实践尤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水西悲歌》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以蕴于心灵的爱,热情赞美了水西人民在抗击吴三桂镇压的英勇战斗中,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出色地描绘出黔西北大地奇特的生态地貌和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并塑造出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关感,感人以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