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2.
古代(秦汉以前)所谓“衣”,泛指一切蔽体的衣着,头上戴的是头衣,上身穿的是上衣,下身穿的是下衣,脚上穿的是足衣。“衣”,又指身上穿的衣裳,或专指上衣。  相似文献   

3.
【伯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相似文献   

4.
1.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参乘"亦作"骖乘",是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中的"斥候"是古代军队中的侦察兵. B."误入罗网中"中的"罗"本指捕鸟的网,"数罟不入洿池""罾何为兮木上"的"罟""罾"均是指捕鱼的网. C."正襟危坐"是整理好衣襟,...  相似文献   

5.
1.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的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6.
1.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闻子规啼夜月"中的"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蜀国古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双双金鹧鸪""只今唯有鹧鸪飞"中的"鹧鸪"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因其叫声嘶哑,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所以"鹧鸪"就成了哀怨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精神和兼容并包的胸怀,孕育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这些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中,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以它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呈现在中华文化的海洋里,这部分知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随着时代和地域的变迁,常常呈现出不同的意思和理解,和现代语义偏差较大,如果理解不准确、不到位往往会曲解古义,甚至闹出笑话。况且这部分知识多年来一直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难点,也是近两年高考的热点。因此,要提升学  相似文献   

8.
针对长期以来我们的古文教学重知识而轻文化的现象,提出对学生加强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指导,通过进入情境,深入文本,古今对照,迁移拓展,归纳整理等方法,切实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从全局上把握文化环境增强文化意识,继承深厚文化传统,提高古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官职知识较多,现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0.
1.天文星象先秦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天是由东西南北四根大柱子支撑的,天像一个半球形的罩,罩住了大地,所以《女娲补天》中才有"四极废"、"天不兼覆"这样的描写,《赤勒川》则说:"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相似文献   

11.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淳熙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  相似文献   

12.
[考点解说]古代文化常识包括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科举、其它等六个方面.’94、’95、’97高考都在第一卷中考了称谓知识,’96高考在第二卷中考了科举和历法,’96、’97高考第二卷还分别考查了四书、文房四宝和五岳、四库、角色名称等属于“其它”类的知识.分析考纲,有两点要注意:一是“与重要文学作品相关”;二是“浅显”.这决定着高考出题的范围和难度(近几年高考试题表明了这一点),也是我们复习时的依据.本考点的考查形式是选择和填空两种.复习应该以统编教材第五册中“古代文化常识简介”为依据,并适当拓宽.“职官”、“地理”有关知识近几年没有考到,复习中应格外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五雷轰顶"的"五雷"指什么在遭到了巨大的打击时,人们往往喜欢用成语"五雷轰顶"来形容。但其中的"五雷"指的是什么呢?要搞清楚这个,首先须搞明白一个古代盛行的学术概念:五行。五行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最早出现在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学说中。它强调整体概念,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如果说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则可以说是原始的普通系统论。五行学说作为我国古代的物质组成学说,与西方的地、水、火、风四元素学说  相似文献   

14.
〔考纲要求〕掌握语文课本涉及的天文、地理、历法、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复习用表〕表29 课文涉及的古代文化合称表  相似文献   

15.
中学古诗文中有不少古代文化方面的知识。但是,新近出版的二年制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汉语教学大纲》、以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9月出版的供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用的《古代汉语教学大纲》,都没有把古代文化常识列入讲授内容之中。1988年8月中南五省(区)师专合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也没有古代文化常识方面的内容。因此,师范院校的一些古代汉语教师也就没有讲授这方面的知识。诚然,古代汉语内容很多而学时又少,古代文化常识当然不可能讲得很多,但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今已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化五千年,灿若星汉的名篇丽句数不胜数,要接近它、欣赏它,除了掌握古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之外,文化常识是决不可以忽视的一个知识点,也应该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的考点.下面,梳理一下课文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相似文献   

18.
[考点解说]这一考点涉及内容面广量大,但重点在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①人物称谓:古代的称谓习惯,敬称、谦称等;②记年月日的方法:干支记年、年号记年、干支年号混合记年;③古代官职: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及其任免的有关习惯说法;④科举制度;⑤行政区划地理名称。[强化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九州生气恃风雷”,“长夜难明赤县天”,“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句中加点的词语含义相同。B.古代行政区划制度大约分为三个阶段,即:①州郡时代(秦至南北朝),如“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②道路时代(隋至金),如“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③行省时代(元至民国),如“中书省”。C.“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中的“北海”指的是渤海湾以北的海;“淮左名都”中的“淮左”指的是淮河东面一带。  相似文献   

19.
佚名 《初中生之友》2008,(11):46-47
<正>1.表时间天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相配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每季度的三个月常按孟、仲、季的顺序来称。每月初一叫朔,十五称望。十六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子时(夜半,11点至次日凌晨1点),丑时(鸡鸣,凌晨1点至3点),寅时  相似文献   

20.
1.表时间天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相配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每季度的三个月常按孟、仲、季的顺序来称。每月初一叫朔,十五称望。十六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子时(夜半,11点至次日凌晨1点),丑时(鸡鸣,凌晨1点至3点),寅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