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KF/Al2O3为催化剂,研究了柠檬醛和丙酮缩合制备假性紫罗兰酮的反应,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原料摩尔配比(柠檬醛/丙酮)、催化剂用量诸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制备假性紫罗兰酮的优化反应条件温度15℃、时间0.5h、柠檬醛/丙酮10mmol/90mmol、催化剂KF/Al2O3 1.45g,柠檬醛的转化率为97.6%,假性紫罗兰酮的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KF/Al2O3为催化剂,研究了柠檬醛和丙酮缩合制备假性紫罗兰酮的反应,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原料摩尔配比(柠檬醛/丙酮)、催化剂用量诸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制备假性紫罗兰酮的优化反应条件:温度15℃、时间0.5h、柠檬醛/丙酮10mmol/90mmol、催化剂KF/Al2O3 1.45g,柠檬醛的转化率为97.6%,假性紫罗兰酮的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3.
本以KF/Al2O3为催化剂,研究了柠檬醛和丙酮缩合制备假性紫罗兰酮的反应,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原料摩尔配比(柠檬醛,丙酮)、催化剂用量诸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制备假性紫罗兰酮的优化反应条件:温度15℃、时间0.5h、柠檬醛,丙酮10mmol/90mmol、催化荆KF/Al2O3 1.45g,柠檬醛的转化率为97.6%,假性紫罗兰酮的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4.
通过Sol-Gel方法制备了Ni-TiO2-Al2O3干凝胶催化剂.该催化剂在973K条件下焙烧10 h后比表面积为363m2/g,孔分布介于2.5-2.7nm.之间.采用BET,X-射线衍射和热重及差热分析考察了Al2O3组份对Ni/TiO2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的加入,使催化剂颗粒度变小,镍的分散度提高,抑制了Ni/TiO2催化剂上的积碳,从而明显的提高了Ni-TiO2-Al2O3催化剂上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冷压二次烧结法制备出Al2O3/Cu复合材料,Al2O3颗粒的尺寸分别为1.5μm、7μm、10μm,体积含量分别为5%、10%、15%.耐磨性实验结果表明,Al2O3颗粒可以大幅度提高Cu基体材料的抗磨损性能,且Al2O3含量多(10%、15%)的比含量少(5%)的复合材料耐磨性更好;而Al2O3颗粒粒径适中(7μm)的比其它粒径(1.5μm、10μm)的复合材料抗磨损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6.
以NH4VO3为原料,(NH4)2S2O8为浸渍液,添加少量稀土Ce^4+,用沉淀-浸渍法制备出新型S2O8^2-/V2O5-Ce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以合成乙酸苄酯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超强酸的催化活性。研究发现,当加入CeO2量为催化剂总量的1.0%,焙烧温度为500℃,浸渍液浓度为1.5mol/L,焙烧时间为3h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尿素为沉淀剂,用强迫水解方法对工业生产TiO2颗粒表面进行了Al2O3包膜表面改性.研究了氧化钛粉体分散性与pH值关系,包膜pH、温度及陈化时间等影响.采用FESEM、XRD和Zeta电位仪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在TiO2颗粒表面获得较理想的Al2O3包膜;工业生产TiO2颗粒进行Al2O3包膜表面改性,包膜层晶体结构以γ-Al2O3为主,分散性和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γ—Al2O3和CuO/Y—Al2O3作为H2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活性组分添加、原料配比以及原料气空速等对NO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γ—Al2O3本身对于NO还原有一定的催化活性;Cu的添加可以使γ—Al2O3催化剂的NO还原活性明显提高;在考察的温度范围内,CuO/Y-AlO3催化剂活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加,最高可达100%。随着反应原料气H2/NO(mol)的降低,NO转化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KOH/Al1O3为催化剂,研究了正己醛和苯甲醛交叉缩合a-丁基肉桂醛的反应,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原料摩尔配比(己醛/苯甲醛)、溶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催化剂负载量诸因素对目标产物α-丁基肉桂醛产率的影响,确定了制备α-丁基肉桂醛的优化反应条件:温度70℃、时间1.5h、己醛/苯甲醛10mmol/12mmol、溶剂苯乙醇5ml、催化剂KOH/Al2O3 0.84g、催化剂负载量11.9mmol/g,得己醛的转化率为100%,α-丁基肉桂醛的选择性为83.24%,即α-丁基肉桂醛的收率为83.24%。  相似文献   

10.
TiO2/Al2O3超声降解高浓度亚甲基蓝溶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Al2O3表面负载TiO2制取TiO2/Al2O3催化剂,以亚甲基蓝为研究对象考察了TiO2/Al2O3催化剂的煅烧温度、亚甲基蓝反应初始浓度、介质酸度及TiO2/Al2O3催化剂用量对TiO2/Al2O3超声波降解脱色高浓度亚甲基蓝溶液的影响实验发现:煅烧温度对TiO2/Al2O3的活性有很大影响,从而对TiO2/Al2O3催化剂超声波降解脱色高浓度亚甲基蓝溶液有较大制约。煅烧温度在480℃时最佳;亚甲基蓝溶液的超声降解脱色速率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随介质酸度的增加,降解速率加快,中性条件下降解速率最低,当PH值呈碱性时,降解速率又有所提高。在TiO2/Al2O3催化剂作用下,超声波降解脱色高浓度亚甲基蓝溶液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完成高浓度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脱色。因此,TiO2/Al2O3催化剂超声波降解脱色高浓度亚甲基蓝溶液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Siliconcarbide (SiC)ceramicmaterialsareusefulad vancedmaterialsinmanyfields,suchasmedicalbiomateri als ,hightemperaturesemiconductors ,synchrotronopticalel ementsandhighstrength /lightweightstructuralmaterials[1] .However,theactualapplicationisstilllimitedduetoitslowreliability ,highmachiningcosts[2 ] .Gelcastingprovidesane conomicalandfeasiblenet shape forminghomogeneousandflawlessgreenbodieswithcomplexgreenshapes.  Gelcastingconsistsofin situpolymerizationthroughwhichamacromolecularnetwor…  相似文献   

12.
以2、4——二氯苯酚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比较了Bi2O3和Bi2O3—V2O5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并对其进行正电子湮没研究发现:Bi2O3-V2O5有较多的表面缺陷数目,缺陷位电子密度大,催化活性好;对不同焙烧温度下Bi2O3-V2O5的催化活性和正电子湮没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850℃下焙烧Bi2O3—V2O5的表面缺陷数目多,光催化活性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型Fe2O3-TiO2-SiO2光催化荆利用FTIR、XRD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研究Fe“掺入量、催化荆用量、光催化降解时间及催化剂吸附实验、催化反应动力学实验,探讨了光催化剂降解头孢氨苄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的条件下。该催化荆对试液中头孢氨苄的吸附率达48%。120min紫外光照射可使头孢氨苄降解率达90%,降解率随着催化剂用量增加而增加。Fe^3+掺杂量为2.5%的催化荆催化活性最好。头孢氨苄光催化降解反应中。速率常数(K)与头孢氨苄的初始浓度Cod呈0.40级的动力学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植物释放N2O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目前全球的N2O源/汇估算不平衡,源大于汇,可能存在重要的未知源。过去一直认为生物源N2O仅由土壤中的微生物过程所产生,但近年来研究表明微生物之外的其它生物,如植物,也参与N2O的排放或吸收过程。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植物释放N2O的速率不仅与植物的种类、器官及所处的生理阶段有关,而且与其自身的NO3^-含量和所处的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温度等有关。本文综合报道了植物排放N2O研究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以金属铜为原料制备Cucl_2·2H_2O的方法,王水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品纯度高等优点,实验室和工业生产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17.
略谈影响H2O2分解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是对H2O2的稳定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特别是对一些物质作为催化剂催化分解H2O2.以及在不同温度和碱度务件下H2O2的稳定性与无其它物质时的对比.从而得出一些有益于教学与科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在可见光照射下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系列TiO2/Cu2O光催化剂,并用其在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酸性大红.研究了TiO2含量和H2O2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5%TiO2/Cu2O的光催化活性曩好,在加入少量的H2O2情况下酸性大红的脱色率可达到86%,化学需氧量(CODcr)去除率达到65%.  相似文献   

19.
用X射线衍射仪检测薄膜的结构;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薄膜的透射率和反射率,采用拟合正入射透射谱数据的方法计算薄膜的厚度;用Van der Pauw方法测量薄膜表面电阻和霍尔迁移率,并计算出电阻率和载流子浓度.结果表明,生成单相Cu2O薄膜的氧气流量范围很小,在氧气流量为5-7sccm范围,薄膜主要成分为Cu2O,其中氧氩流量比为6∶25时,生成单相多晶结构的Cu2O薄膜,其表面电阻0.68MΩ/□,电阻率58.29Ω.cm,霍尔迁移率4.73cm2·V-1·s-1,载流子浓度3×1016c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