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特色鲜明的云南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云南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论文详细阐述了近年来云南民族文化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对云南民族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提供了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云南有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因此开发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对实现云南经济、文化全面腾飞有着重要意义.该文还探讨了当前我省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略论云南傩面具及其文化审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傩戏面具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特征。是云南各民族历史、宗教、艺术、民俗的复合产物 ,从中可窥视到云南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习 ,看到云南各民族的先民渴望征服自然和保护自身的古老梦想。本文通过分析云南有代表性的几种傩戏的面具 ,透析云南傩面具中蕴含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钱仕盈 《现代语文》2016,(4):158-160
在"英译云南民族风俗文化"的翻译活动中,频繁出现因文化语境因素带来的翻译选择、翻译策略、翻译接受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英译云南民族习俗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究文化语境对翻译策略和翻译接受的影响。文化积累和文化异同制约翻译策略的选择,文化接受程度确定翻译接受程度。在英译云南民族风俗文化中必须充分考虑文化语境的各类因素,选择相应的翻译手段,克服翻译障碍,实现传播云南民族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品牌价值的核心,而品牌定位则是提升这种价值的基础。在云南民族药品牌加速发展的当下,运用“手段-目的链”理论,对云南民族药品牌定位中的特色医药文化进行挖掘与提炼,建构云南民族药品牌文化定位框架:文化价值凝练、利益组合传递、属性特征筛选,以促进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化,推动云南民族药产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重构云南民族文化发展的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工业革命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为云南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 献;同时,原始文化、民族(人文)文化阶段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平衡被打破。在反思工业文明和现代科技 对民族文化的扭曲、异化时,将视野投向云南民族古老的天人观、原始民族哲学和师法自然的真谛,准确 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构云南民族文化发展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前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由土著文化、部族文化到汉族文化的融合期的过程。抗战加速了云南的现代化进程,云南民族文化由此进入到了加速发展期,西南联大等教育文化传播机构的到来、旅滇知识分子带来新的文化思想、日寇入侵激起的云南各族儿女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以及普通民众国家认同感的加强都使云南民族文化获得了新的内涵和质素,其精神体现为以爱国观为主体而付诸的各种实际爱国行动、由"山地意识"走向开放包容多样化文化形态的"高原情怀"以及云南本土文化摆脱封闭自足的特性自觉地与主流文化融合等特点。抗战时期逐步形成的云南民族文化精神,其影响不仅体现在当时和抗战胜利后,还延续至今天的"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云南彝族婚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多彩而独特的彝族婚俗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较大。随着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彝族婚俗文化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文化资本化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云南彝族婚俗文化的特点及其旅游文化价值、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云南彝族婚俗文化旅游创新开发对策,促进彝族婚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云南民族学校教育是云南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云南民族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云南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的现状,剖析了云南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的五大困境。从云南民族教育发展的整个大背景,如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和交通状况、语言交流、民族传统文化、就业形式、当地民族学校教育效果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制约云南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结晶,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本原文化的哲学体系、艺术体系、造型体系以及色彩体系。由于云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云南地区各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相对滞后性、封闭性,致使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具有地域性、本原性、原初性、多元性、边缘性以及功利性等独特的文化内涵特点。  相似文献   

11.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传统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创新生产,提供给大众消费的商品。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西部模式”,以民族资源为依托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从产业业态来看,云南省民族文化业态有民族旅游业、民族工艺品业、民族歌舞业、民族出版业及民族影视业等,云南民族产业发展模式为西部其他省份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云南民族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文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云南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云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云南是民族文化大省,歌舞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中最灿烂的奇葩。随着现代文明的深入与冲击,对于负有文化传播功能的云南艺术高校,保护与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建设云南特色的民族代表性舞蹈乡土教材是义不容辞的,做好这一工作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对当地多元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也将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云南民族文化中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文化中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与知识的挖掘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弘扬,而且有利于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云南民族传统文化中包含许多"天人合一"、崇拜神山圣湖(泉)和动植物、敬仰土地的认知与理念,对云南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传统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淡化等影响,云南民族文化中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面临日益淡薄的挑战.因此,应该从法律制度完善、宣传教育、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发展生态农业等方面着手,积极普及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弘扬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精神.  相似文献   

15.
云南文化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逐渐成为支柱产业,服务于云南社会、文化、经济各方面的发展。结合当前实际揭示与认识云南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是今后发展的基点,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产业与文化生态、文化产品、区域经济等诸多关系是未来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不可回避的话题,更是开拓空间所在。  相似文献   

16.
挖掘民族饮食文化,丰富云南旅游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民族饮食文化具有历史悠久、地域性强、品类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烹饪技艺灵活、肴馔制作独特、区域风格历史传承性和多元复合性等特点。云南民族菜肴是中国饮食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应该继承和发扬,并且它在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了挖掘云南民族饮食文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照叶树林文化论是日本学术界19世纪60年代以来提出的一个重要学说,旨在探讨日本民族文化的起源.云南位于照叶树林带的中心地域,云南少数民族与照叶树林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地域、民族、文化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8.
拉祜族是云南15个特有民族之一,拉祜族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省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大省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讨论拉祜族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以全国唯一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例,提出了拉祜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云南映象》通过对民族精神的原生态展现,结合民族歌舞表现技法打造出一场盛大的音乐文化视觉盛宴。其中既有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应用,也有对民族风情文化的展现,在古朴、自然的歌舞中表达出了人性文化本质。《云南映象》的成功表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元素与现代特征的融合是实现民族传承和现代艺术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云南企业的重视。云南企业文化建设历经了从照搬别人的经验到与云南省情结合、与民族特色结合、建设有民族特色云南企业文化的过程。本文运用现代企业文化理论,针对云南本土民族文化特点对云南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