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言符号的理据性与任意性的关系问题是语言学的根本问题之一,延伸到了语言符号的各个方面,不仅表现在句法层面,也表现在词汇层面。在词汇层面里又涉及派生词和单纯语言符号。而对于语言符号的理据性的争论焦点最终集中到了单纯语言符号上。该文以马秉义教授提出的原始语根假说理论来分析解释单纯语言符号的理据性的由来,由此说明语言符号的本质是理据性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特征历来一直是语言学家们所争论的话题。本文从语言符号的定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角度论述了语言符号既具有任意性特征,又具有理据性特征。正确认识语言符号的这两个方面,有助于我们对语言符号进行全面、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刘晓文 《海外英语》2013,(1):232-233
该文首先从原则上对索绪尔关于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进行了阐述,并创造性地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提出了新的定义。然后,该文还就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之间进行了辩证研究,并最终得出了语言符号既具有任意性又具有理据性的结论。可以说,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是对立统一的整体,既不能单纯地将它们相互孤立,也不能将它们作为否定对方的论据。换而言之,恰恰因为这种矛盾的关系,才使得语言符号既得到了相对更为广泛而丰富地发展,也使其发展限制在了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张健 《文教资料》2010,(29):43-44
本文从对理据和内部形式的辨析入手.论证了理据性也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并从语言符号的产生与发展两个方面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5.
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既包括任意性,又包括理据性和象似性。语言符号的根本性质是任意的,任意性和理据性、象似性是语言在不同层面体现出的性质。理据性和象似性正好与相对任意性的两种表现形式——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相对应,可以说是任意性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任意性的反动。  相似文献   

6.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是语言系统保持平衡的两个原则,孤立地研究索绪尔任意观的一系列术语是不妥的.两个原则的关系为:任意性和理据性各有其对象和范围;任意性和理据性协同共存,在互动中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7.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由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构成,是音与义相结合的统一体.语言符号的所指(声音形式)和能指(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而是任意的.但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征是有条件的,只有充分考虑到语言符号的社会性、系统性、语言构造的合成性中的理据特点,才能正确地把握语言的这一重要特性.  相似文献   

8.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关系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文教资料》2007,(21):94-95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演化在两个极端(任意性与理据性)之间往返,不同类型的语言中可论证的符号与不可论证的符号比例可以不同,由此形成词汇型语言和语法型语言。本文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相似文献   

9.
在语言学中,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和任意性主要是研究语言的产生,以及语言与他表达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基于此,从学术界关于理据性和任意性问题的争论、理据性和任意性的关系、任意性和理据性构件的反思与重构等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于语言学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苏曼 《文教资料》2007,(3):186-187
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的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提出的具有符号学性质的语言学思想,标志着旧的传统语言学思想的终结和语言学研究新时代的开始.索绪尔语言学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并集中反映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而语言符号任意性则是其中最基本的思想内容之一,索绪尔把任意性称作语言符号性质的第一原则,他的全部理论都建立在此基础上.无论是系统、符号,还是单位概念的分析,都是以符号任意性为起点的.鉴于此,本文拟从两方面解读其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第一部分介绍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及其任意性原则的基本理论,包括语言符号的定义,任意性原则的含义及对象声词和感叹词这两类任意性原则反例的解释等内容.第二部分论述索绪尔语言学思想中的其它基本概念,包括规约性,系统性,理据性和社会性,这些概念都是语言的内在属性,是组成索绪尔语言学思想体系不可或缺的成分,并且与任意性关系密切,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正确把握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针对公示语复合名词内部结构、分类和相关的翻译问题展开分析。概念合成在复合名词意义构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而复合名词结构形式看似简洁,其内部语义关系却比较复杂,对英译汉或汉译英的要求也比较高。本研究还发现,复合名词中向心式结构比较常见,离心式结构少见。总之,公示语复合名词形式和意义结构及其翻译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公示语复合名词的语义关系和语义认知动因,有助于解决其翻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而改善不同语言之间公示语复合名词的翻译作品,对当代城市学中公示语的规范使用和翻译质量的提高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词语的理据是指事物命名的根据,反映出词语的表达形式和词义之间具有的某种内在联系。从宏观的角度划分,词语的理据有语音理据、构成理据、语义理据、文字理据、历史文化理据等类型;如果从事物命名所依据的角度来划分,还可划分出更具体细致的理据类型,如类属理据、方所理据、功能理据、事件理据、直感理据等。词汇的理据教学法是指将词汇理据研究的成果或思想应用于词汇教学中,形成一定的教学方法。运用词汇的理据教学法能弥补长期以来词汇教学的缺陷和不足:可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掌握词语的用法;能为课堂教学增添生动性、形象性、具体性及趣味性;大大提高词汇的记忆效果;而且在文化导入上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至今20多年以来,语言学界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讨论十分活跃,新的论著也越来越多,其研究涉及到语言符号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任意性与理据性的关系、任意性与象似性的关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并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本文试对此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回顾总结,并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Motivation in recent years has come to be looked at as one of several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formal as well as in informal education. This paper looks at motivation for literacy acquisition and underlines the complexity of motivational factors, expresse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rands: political; economic/functional; religious.The need to consider various motivations in literacy programmes and approache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recognized, not only on a practical but increasingly on a more theoretical level. Holistic approaches and institutional collaboration become important.A growing Zairian literacy programme constitutes the basis of this paper which enquires into grassroots level motivations on the part of participants and local leaders. The programme is multilingual, its approach touches various motivations and its structures are linked to churches. In the light of these parameters the most prevalent aspects of motivation turned out to be those building self-esteem.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structures in to which a literacy programme is inserted, its goals and philosophy are largely responsible for the building of motivation, as they—at least in the programme evaluated—provide the framework where the newly acquired skills can be applied. Thus, in this programme a link is demonstrated between the delivery of litera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tivation. A wider application of these skills may requir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institutions interested in the target population and their educational advancement.  相似文献   

15.
浅析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表明: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可归纳为工具型动机、内在兴趣动机、自我效能动机、融合型动机和证书动机五个因素。其中工具型动机、内在兴趣为主要学习动机,学生的自我效能较弱,证书动机影响最小。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工具型动机、内在兴趣较强这一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成就感及学习兴趣,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数量和热情都在逐步上升,这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国内外许多学者指出动机是决定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一大重要因素,因此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研究很有必要。通过对江西农业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本文着重解决四个问题:第一,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哪些?第二,主要动机是什么?第三,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英语成绩有何关系?第四,如何将外语学习者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17.
我国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我国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研究和综合分析,提出我国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不仅有生理需要的驱动,还有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不仅有外在的动机和内在动机,还有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并讨论了我国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需要进一步解决的5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动机因素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机因素按其功能可以划分为融入型——工具型和内部型——外部型两大类。其中,融入型动机和内部型动机在英语学习中被得到更广泛的使用,对于英语学习者也产生着更加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大学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对二语习得的动机理论加以正确引导,使大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9.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公示语向人们传达着提示、请求、警告、劝阻等含义。公示语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面面。名词、动词、短语、祈使句等在英汉公示语中大量地使用。以英汉公示语的句法结构特征和语义属性为标准,将其分为两大类:词语性公示语和句式性公示语。经过对两类英汉公示语的句法结构及语义属性分别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英汉词语性公示语和句式性公示语的相似性和不同点,探讨英汉词语性公示语和句式性公示语的内在制约规律,为英汉公示语翻译的规律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因材施教是当前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显然性格不同,个体特征也不同,因此对关于学生的性格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状况的研究尤为重要。以安庆师范学院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为例,探讨学生性格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性格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向型的学生学习动机要强于内向型的学生,但性格与学习动机的类型没有明显的关系。(2)性格与参与程度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外向性格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要远大于内向型学生。(3)调查结果显示在英语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四大项中口语和阅读受性格的影响:外向型学生的口语比内向型的学生要好,但阅读却比内向型学生要差:听力和写作的总体水平受性格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