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环北部湾地区是壮族比较集中的一个区域,通过饮食文化研究的三个领域,即吃什么、怎么做及怎样吃来展开对环北部湾地区壮族饮食文化的研究,以探索壮族饮食文化的变迁情况。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食学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伊始至今大致可以以"四个十年"来总体概括。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第一个十年是以中国餐饮业勃兴繁荣为基础的传统"烹饪文化热"重点;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是"饮食文化"热点;90年代末至21世纪的最初近十年间则是食学研究的逐渐深化;第四个十年是进行时态的食学研究拓展与学科建构过程。最近20年来的中国大陆食学研究的深化拓展与成果积累,可以以一本期刊(《饮食文化研究》)、两个专栏("饮食文化研究"与"食学研究")、两套高校教科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烹饪高等教育专业教材")、两套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饮食文化专题史丛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中国饮食文化区域史丛书》)、四次"亚洲食学论坛"(2011杭州、2012曼谷、2013绍兴、2014西安)、1200堂"饮食文化"课(1200个高等教育办学单位开授"饮食文化"课)、论文不可胜计、专著连篇涌现来概括。  相似文献   

3.
季鸿崑先生数十年致力于中国烹饪高等教育的理论建构、教材建设、教学实践与食学研究,成果丰硕,影响巨大。准确评介季老的食学贡献是严肃的历史责任。笔者与季老联袂同道、戮力前驱二十五年,心语共事,体悟良多。通过与季老共同推进中国烹饪高等教育统编教材编撰事务、创办《饮食文化研究》期刊、编撰《中国烹饪文化大典》、发布《泰山宣言》、共同支撑"饮食文化研究"、"食学研究"专栏、联袂历届"亚洲食学论坛"等诸多经历,实录季老的学术思想与建树行为。  相似文献   

4.
太行山有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太行黑山羊饮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本文在充分调查研究太行黑山羊饮食文化资源概况的基础上,对太行黑山羊饮食文化资源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找出了太行黑山羊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和潜力,并对当前太行黑山羊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进一步开发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的出版,是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学界的一大盛事。该书以饮食文化圈为理论框架,将中国分为东北、中北、西北、京津、黄河下游、黄河中游、长江下游、长江中游、西南、东南、青藏高原11个饮食文化圈,按照时间顺序对各个饮食文化圈进行了详细的、全面的研究,加强了对饮食文化中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因素的研究,强调饮食文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是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新成果、新航标。  相似文献   

6.
高启安教授的《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是新世纪敦煌研究的重要著作,也是饮食文化研究中的扛鼎之作。其对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不仅使敦煌学生活层面的研究更加深入,对饮食文化研究的领域而言,也拓展了一个重要方向,在举世瞩目的敦煌学领域里突出饮食文化研究的元素,使得饮食文化显示出巨大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7.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所在地乐山市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但目前开发成效与不足并存。为使其饮食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开发,文章提出乐山市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应建立饮食文化数据库,对饮食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调查、研究;培育饮食文化遗产项目品牌;创新饮食文化项目产品;建立饮食文化项目地标;开发饮食文化旅游商品;积极申报饮食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阐述了饮食文化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饮食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相似文献   

9.
邵万宽先生研究饮食文化30多年,立足烹饪专业,力图从中国古典文献中探寻中国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邵先生对《金瓶梅》饮食文化的研究,从技术层面、社会层面分析金瓶梅菜谱的特点、金瓶梅菜肴烹调技艺的特色及其贡献。邵先生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给予烹饪和饮食文化爱好者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饮食文化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颇受学界关注且有一定数量的学术成果面世;无论是以文化人类学为视角架构傣族饮食文化体系、总结傣族饮食文化特征,还是针对德宏、西双版纳、元江等傣族聚居区进行区域性傣族饮食文化研究,以及探讨傣族饮食文化与傣族医学、养生哲学之关系,都对深入发掘傣族饮食文化的内涵,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产生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未来可尝试成立专门的傣族饮食文化研究机构,进行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更新和改进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进而为更理性、深入地研究傣族饮食文化,以及建构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傣族饮食文化体系作必要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1.
饮食词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因通行地域不同折射出饮食文化的不同。通过对明清小说中绍兴方言和山东方言饮食词作比较.找出了它们的异同和发展变化的特点,对整理和研究绍兴方言饮食词,发展绍兴饮食文化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湘西苗族、土家族、汉族等各族人民,充分利用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以及与其他文化的交流、碰撞,创造了具有湘西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应深层次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特色饮食文化旅游,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才能更好的弘扬民族饮食文化,促进饮食业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华饮食文化的宽视野、多角度、深层次,是中华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以及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和积累并影响世界的宝贵财富,但其至今还没有确立在学科体系中的正式地位。要建立独立的饮食文化学科,深入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实为极其重要的步骤。唯此,才能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使世人充分了解中华饮食文化,克服饮食文化在西方主导的学科体系中缺乏地位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顺应四时,因季而食"既是中国养生文化,也是中国烹饪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这一优良传统对当代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餐饮业经营者要结合自身实际,深入研究、广泛传播、有效继承传统饮食文明精华,将四季饮食养生文化资源转化为行业的创新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5.
试论侗族旅游发展过程中饮食文化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侗族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侗族的饮食文化特色,指出了侗族饮食文化开发中的局限性,由于饮食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大力发展侗族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历史悠久的发达的食育文化,但历史上的食育并不被国家政权或政府认为是自己的职责,它主要以经验、习惯在大众和民间社会存在,知识分子和慈善家出自仁善之心的努力作为,对社会食育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食育文化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代、近代和当代三个大时间跨度的历史过程。当今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严峻的食育困境,危机与希望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7.
浅析环北部湾地区古代黎族饮食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结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强有力的表达方式之一。它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饮食行为和饮食风尚。通过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视角考察环北部湾地区古代黎族的饮食结构,从中窥测古代黎族的生活环境及其折射出的文化内涵,进而找出当前黎族饮食文化市场开发的魅力基因,为未来的黎族饮食文化发展寻求更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蒙餐是中国餐饮文化体系中极具民族特色的餐饮文化之一,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文化背景下蒙餐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但也面临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缺失、蒙餐开发与标准化的深度不够等问题。蒙餐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充分发挥民族餐饮习俗的文化功能,结合现代科学的养生理念,拓展其开发思路,才能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餐饮管理文化"、"餐饮经营文化"和"餐饮人本文化"三个方面对高校餐饮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饼是中国北方的传统面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全唐诗》中,写面食"饼"的诗有28首,它们反映了唐代的饮食文化,也反映了唐代士风和诗风的转变。探讨其中的饮食文化,将使我们更加了解和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探讨其创作与士风、诗风的联系,补充了前人关于创作受时代影响的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