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袁世凯教育改革思想的产生及其废除旧科举、倡导新教育等内容进行较全面的论述,指出其教育思想和实践对近代教育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袁世凯与清末新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晚清政坛上的袁世凯仅用善于投击和个人野心来评价是不够的,他也有过促使历史进步的趋向。他在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期间,率先在直隶省推行了较完整的振兴经济措施。创办的一些实力较强的近代计。企业,萌生有明显的资本主义倾向。创办了北洋新军。在维护资产阶级和民族权益方面有过不懈努力。推行地方自治,进行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普选。奏请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参加立宪和官制改革的筹划工作。向责任内阁制发起进攻。武昌起义一爆发,袁东山又起,重点掏挖清政府内部行政权力,内外夹击,使清帝不足四月即告退位。袁世凯在这一时期有观望、保守乃至反动的一面,但也有追随进步与变革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晚清新政之时,袁世凯力废科举,大兴学堂,为清末的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主张"崇实学、增实科、开民智",领导学部于各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为新式教育发展提供保障,使教育体系更为完善;要求农务局在各地劝办农会,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发行农学刊物,翻译农学教科书,举办农产品评审会,初步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农业推广体系;倡导"自谋其生"的教育观,将"实科"、"实学"、"实益"落实在"谋生"理念之上.  相似文献   

4.
庚子之变尚未结束,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就开始推行"新政",希望借此挽救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廷。这次"新政"包括对官制,兵制,工商业等方面的改革。新政困难重重,在资金,人才等方面都有严重困难,所以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而整个"新政"中成绩最好的无疑是袁世凯的"北洋新政"。从1901年11月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到1907年升任外务部尚书兼北洋大臣,前后六年间,直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农业,教育,金融,军事等都走在全国前列。这也是袁世凯日后权势日重,声望日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两次新政同时进行,所采取的政策,指导思想等也均相同或相似,但是结果却差距很大。因此希望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更清晰地了解当时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清朝末年,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推行"新政",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这场空前的历史变革影响下,吉林省兴起了以启民智、兴新学为宗旨的教育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初步奠定了吉林省教育近代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舫 《考试周刊》2009,(23):231-232
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教育改革是清政府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在全国自上而下地推行,并首次得到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至此,中国教育在形式与内容上的近代形态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7.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彻底摧毁了晚清王朝"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清政府开始了新政时期的军事教育改革。清末新政时期的军事教育改革包括废除科举中的武举制度、创立军事教育管理机构、构建军事教育体系等内容,体现出制度性、主动性、广泛性等特征,在充分评价这次军事教育改革价值的同时,也应揭示出其存在的流弊及局限。  相似文献   

8.
清末时期,袁世凯手握军政大权,主张派遣军事留学生学习国外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民国初期,袁世凯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留学教育理念,其主政的北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留学教育的法律规章,规范了留学生的选拔、管理、经费等问题,促进了留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初的十年,也正是腐朽没落的清王朝行将灭亡前的十年。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之际,为挽救其统治,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这场由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变革,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变革促进了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向近代科学技术转变历程的完成,掀起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的引进与应用的高潮,使近代学术研究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了人才。  相似文献   

10.
清末新政与中国教育制度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制度基础上,伴随着对中国以科举制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制度的解构,促成了许多新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积极教育制度因素大量出现,且这种变化是正向、不可逆转的,甚至这些教育制度因素在今天仍被沿用或发生着效用。这次教育改革从教育立法、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角度推动着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完成了中国的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历史更替,实现了中国之教育制度由无系统向系统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袁世凯在清末力主废除科举,倡导留学,选派和资助学生出国留学,重用归国之士,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末留学热潮的出现及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袁世凯与清末法律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末法律近代化的过程中,袁世凯占有一席之地。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培养、提拔和重用新式法律人才,积极促成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改革和完善近代司法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清末新政期间,张家口新学渐起,建立健全教育机构,大力推进普通教育,不断扩大新式学堂,切实关注女子教育,重点鼓励日本留学,积极筹措教育经费,各项兴学措施得力有效。自此,张家口传统教育的关隘被打破,近代教育艰难起步。  相似文献   

14.
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制度基础上,伴随着对中国以科举制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制度的解构,促成了许多新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积极教育制度因素的大量出现。这次教育改革从教育立法、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角度推动着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完成了中国的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历史更替,实现了中国之教育制度由无系统向系统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清朝末年,满清统治者推行了一场广泛的新政,这次改革对内蒙古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对内蒙古地区影响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是教育事业的改革。由于满清统治者在内蒙古地区一贯实行文化封锁政策,导致内蒙古地区的教育事业十分落后,但在清末新政期间,开明的蒙古上层统治者开始进行广泛而深刻的教育事业改革,这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的教育近代化。内蒙古地区的教育近代化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清末新政的实行是促进内蒙古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袁世凯作为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及进行的教育活动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改革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推行实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后又掀起复古主义教育逆流,向封建传统教育让步、妥协。他以不同方式作用于清末民初的教育,已成为教育转型或波折变动中不可忘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清末教育新政废除了科举制度 ,确立了学堂制度 ,改革了教育行政机构 ,是自隋唐一千余年来最大的一次教育制度改革。这次改革改变了传统士阶层的知识结构、教育环境和意识观念 ,推动了士阶层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清末新政时期安徽习艺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时期,安徽政府积极举办各项新政,创办习艺所为其中一项。习艺所的创办,对维护安徽社会的稳定、促进安徽实业的发展以及保存民间手工技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开办经费的困难,习艺所的积极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9.
袁世凯废科举的动因中有个人科考失败的成分,同时救亡图存、改造国民的企图导致其注重教育,也是重要的影响因子。袁世凯推广新式学堂,集中体现在清末新政时期的山东和直隶,尽管民国初年亦有相当进展。在袁世凯兴学问题上需要强调的是,一是解决师资问题,二是提倡务实之风,第三,也是最为值得注意的是袁世凯与学部于1907年所拟的推行教育十条措施。总之,不是教育家的袁世凯凭借自己的权势、识见,废科举、兴新学,为清末近代教育改革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清末,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处于新旧交替的变化之中,一些封疆大吏以“中学以体,西学为用”为宗旨,提倡向西方学习,重视教育与人才培养。袁世凯在清末大力推广新式学堂教育,力主废除科举制度,积极规划学堂管理,是清末教育改革中颇有影响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