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发现的河北大城县正村姜氏家族契约文书,不仅为我们研究20世纪上半叶姜氏家族及当时华北地区民间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材料,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行政区划及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同时,这批文书又充实了太行山文书的收藏内容,为华北地区契约文书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可以更好地推动北方地区契约文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束鹿县张氏家族的契约文书,保存完好,时间连贯,既是研究北方农村普通家族生活状况的珍贵史料,也是研究华北农村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它提供了地方官制及社会变迁的实例,充实了华北农村契约研究的文化宝库。  相似文献   

3.
山东新城王氏家族在极短的时间内由元末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之家发展为煊赫明清两朝的世家大族,然而却又在300余年后呈现衰败之势走向衰落,这其中包含诸多因素。通过从政治、经济、婚姻、教育四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探究其家族兴盛之因,继而又从内外部环境方面探微其衰落源流,进而为后世家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契约文书整理与汇编》(第三卷)安宁地区的契约文书有不少音借字。文章综合运用校勘学和训诂学的方法,考释了清至民国安宁契约文书中的20条音借字,揭示出正字,并以现代云南安宁方言语音来与之印证。对音借字的考辨有助于今后云南契约文书的进一步校释与研究,也为云南汉语历史方音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5.
契约文书在文体上属于应用文范畴,其构成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大致在唐五代时期逐渐成熟,已有范文、样本出现,语言文字的表述形成了基本固定的模式,出现了相对固定的句式以及词语。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有些词语在口语中已经消失,而在契约文书中仍然频繁出现,显示了它的语言使用具有保守性一面。保守性的原因主要是书写者的文化水平低、契约文书范本流行和文体注重实用。文章通过"比日""地""二比""两造""硙""舍窠""项下""伊""知当"等词的分析论述,说明语言表达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6.
大屯契约文书,见证清至民国安顺屯堡社区民间契约的规范化,体现清代“屯田”在屯戍制解体后成为高税田,而从永佃权到"一田两主"的顶田契约及其他杂契,作为藏于民间私家的乡村档案,对明清以来到20世纪50年代的安顺屯堡村落,尤其是废除屯戍制度后的安顺屯堡村寨的赋税、地租、生产力、生产关系、土地交换、家庭遗产继承、乡亲寨邻的人际关系等情况提供了研究的资料,对国内专家学者对研究屯田制度及其解体后的安顺屯堡村寨的研究以及中国契约文化、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较为难得的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7.
王氏家族是北宋临城的名门望族,族人王鬷进士及第,官至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王氏家族的兴起和北宋时期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密切相关。宋朝重文轻武,以科举取士为主要选官方式。社会各阶层都重视科举,平民寒士甚至视科举为改变自身及家族命运的唯一选择。王氏家族就是在此历史背景之下发展起来的。依据新近出版的《北宋临城王氏家族墓志》,结合宋初科举大发展的历史背景,详细论述了科举仕宦与王氏家族兴起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家族具有传承与延续生命、感情寄托、供养等功能。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构成为一种家族契约,家族契约的优势在于利他性和责任。家族企业的本质就是家族契约的优势对企业中的要素契约劣势的部分替代,它决定了家族企业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要实现家族企业永续经营就要在家族层面和企业层面上充分发挥家族契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三槐王氏家族是宋代历史上簪缨相继的名门望族,有宋一代,三槐王氏子孙族人相继入朝为官,仕宦人数众多,其中不乏爵高位显者。宋代三槐王氏家族的崛起和兴盛不是偶然的,而是呈现出与宋代社会文化环境相适应的时代特征,其家族成员正是在宋代偃武兴文、科举制度发展和门阀宗族崩溃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下,通过科举入仕、勤奋好学和个人的才识、家风的清正,以及与“近世典章宦族”和科举新贵的联姻,而逐步发展为宋朝名门望族的。  相似文献   

10.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方言口语词,具有重要的词汇学、方言学、辞书学价值。运用词例归纳法,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的方言口语词,可为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和近代汉语词汇、徽州方言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腾冲契约文书是记录清至民国云南腾冲百姓生活实态的原始性民间文书,具有十分珍贵的学术价值。文章结合明清以来各地契约文书,参考相关字书和词典,考释和校订云南腾冲契约文书录文中32则误释的文字,以期恢复云南腾冲契约文书的原貌。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来徽州文书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兴起,契约文书研究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但是也明显存在着对近代特别是民国以来华北契约文书重视不够的倾向。近代华北契约文书的研究,一方面应该大量搜集资料,一方面应该借鉴古代历史文书研究的经验。近代涉县申氏契约文书的命名、分类、特点及学术价值的研究,对传承无序的契约文书的研究将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从新发现的契约文书中可以看到,清季民国时期富川民间使用块、坵、边、节、钱、斗、升、灰等多种特殊的地亩计量单位。借助文献考证、文献与田野相结合的方法,将这些特殊的计量方式及其用字放在特定的历史语境进行考察,发现富川的地亩计量用字具有约定化、非亩制化的特点,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地方性知识与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14.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的方言口语词,具有重要的词汇学、方言学、辞书学价值。运用辞例归纳法,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24则方言口语词,补充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失收的词条和义项,并为近代汉语词汇、徽州方言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敦煌契约文书中保存了许多唐、五代口语词和俗语词,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重要语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这里选择数例《汉语大词典》未收或未释之词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16.
阐释粤西地区余氏所藏契约文书整理的意义,并针对粤西地区契约文书特点,提出了独特的整理方法和思路,最后详细列出整理出来的契约文书目录。  相似文献   

17.
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笔上"、"笔下"、"标挂"、"标祀"、"挂栢"、"出山"、"出水"、"的笔""蒂欠"、"开述"等十七则语词,可丰富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内容,亦可补《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编纂之缺失。  相似文献   

18.
19.
“交还”一词,在大多数辞书中解释为归还,这是无可置疑的;然而除此之外,在买卖、租赁、典当等内容的契约文书中,它还可以表示交给、付给,其中的“还”没有表义,词义由“交”字承担,即“交还”发展为一个偏义复词.  相似文献   

20.
邯郸学院收藏的太行山文书中,涉县连泉村抗日战争时期的契约文书约有14件,虽然数量偏少,但种类多样.其中8件物产典当与买卖契约文书显示出典卖的物产以土地为主,其次是房产,但交易的数量普遍较少,典卖价格可能由土地贫瘠和收成情况决定,且主要以粮食为交换物;6件家产分单,分三次订立,多次析产说明原来的共有财产并未彻底分清,这样可以避免分家后的家道中落.契约订立的参与者基本都是同村村民,且物产交易双方以异姓为主,体现出土地买卖较为自由,并未受到宗法关系等的束缚和限制.而中人的承担者中会有立契者的亲族,特别是反映在过继文书中.此外,这批契约文书也显示出刘氏和赵氏两个家族的不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