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对董仲舒的出生地有3种说法,一是景县广川镇人;二是枣强县广川镇人;三是德州广川县人。从史书记载与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故居旧址、村边祠堂、碑刻内容以及董故庄村民对董仲舒的敬仰之情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董仲舒系今景县广川镇董故庄人。  相似文献   

2.
《衡水师专学报》2014,(5):F0003-F0003
河北省枣强县前王寿村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十二月由董子后裔董贞志、董德普、董德华、董又醇、董英达、董耀亭、董心毅等重修的家谱。(上图)河北省枣强县前王寿村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桐月毂旦,由董子后裔董心善、董心洁、董清泰、董春山、董景富、董景发、董正富、董正万重修的家谱。由董心泼、董正身敬书。(中图)以上两家谱记载着1368-1963年近600年间董仲舒58—75代孙4000多人的迁留情况。  相似文献   

3.
隋代著名画家展子虔故里在哪里,历史文献无确切记载,当今一些研究文献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还有两个县的地方史志将展子虔的故里确定为其所在县,不但证据不足,也与一般常识相悖。根据唐代画史文献的模糊记载,展子虔被隋文帝所诏时来自黄河下游以北地区,后来又有"渤海人"之说,据此推测,展子虔的故里应为隋代之渤海郡(郡治今山东阳信县)一带。但在找不到确切佐证史料的情况下,还不能确切地说他的故里在哪县。  相似文献   

4.
隋代著名画家展子虔故里在哪里,历史文献无确切记载,当今一些研究文献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还有两个县的地方史志将展子虔的故里确定为其所在县,不但证据不足,也与一般常识相悖。根据唐代画史文献的模糊记载,展子虔被隋文帝所诏时来自黄河下游以北地区,后来又有"渤海人"之说,据此推测,展子虔的故里应为隋代之渤海郡(郡治今山东阳信县)一带。但在找不到确切佐证史料的情况下,还不能确切地说他的故里在哪县。  相似文献   

5.
《衡水师专学报》2014,(5):F0002-F0002
据《枣强县志》记载,王常乡后旧县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重修董子祠,内置明朝乡士韩安辅夫妇捐资所立董仲舒石像。据1926年所立“重修三皇庙董子祠碑”记载:“明朝乡士韩安辅夫妇于董氏宗祠旧址立像复庙,是为董子生地之验。”1982年该董仲舒石像被确立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旧县村捐资修缮董子祠,并立碑。2013年枣强县政府重修董子祠。  相似文献   

6.
《滨州学院学报》2021,(1):59-65
东方朔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汉武帝时山东人,《汉书》有传,班固称之为平原厌次人。西晋夏侯湛撰《东方朔画赞》指出厌次的时代属性和具体地理位置,为后人考证东方朔里籍的当今地望,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据。《画赞》所说的厌次指的是东汉的厌次县,其当今地望是山东省惠民县。东方朔的里籍是山东惠民县是确定无疑的。  相似文献   

7.
董仲舒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展吏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他主张的"独尊儒术"使孔子创立的儒学从诸子百家中突出而居统治的地位,其创立的三纲五常等伦理思想在中华民族中留下了深深烙印,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现代人对其伦理思想贬褒不一,作者从积极的角度论述了董仲舒伦理思想的的可取之处,这些思想在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十议董仲舒     
董仲舒的思想有多个侧面,了解他不仅要通过他的言论、著作,更要结合他所生活的历史背景。思想家的言论有时不一定等同于其真实的倾向;董仲舒的某些在今天看来愚昧荒诞的见解,在2000年前的西汉也许有着相当的合理性。如何设身处地,通过综合的考量,发现董仲舒在文本以外潜藏的价值,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西汉中期 ,董仲舒在批判地继承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基础上 ,阐述了自己对人性的认识 :性未善 ;教而后善 ;性三品之分 ;义重于利。他的人性论观点是对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综合 ,它的提出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对后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董仲舒石像     
枣强旧县村的董仲舒石像 ,建于明万历年间。它雕刻精美 ,仪态端庄 ,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董仲舒是西汉的儒学大师 ,他说服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从而开创了儒家学说在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的一统局面。董仲舒也被后世尊为“董二圣”。  相似文献   

11.
董仲舒是汉唐时期最重要的儒学代表,在思维方式上也是如此。世人多局限于批评其天人感应论中的比附论述,而不及其中蕴含的合理内核,此即其中和思维。在董仲舒看来,天人感应,历史演变,都要从天到人,“本所从来”,又要由人而天,“见端而知本”。“以中和理天下”则是基本思维原则;它建基于“天不变道亦不变”信念,表现为比类而推的思路。大一统的政治思想,天人和古今综合思考,都归宗于儒家道德为本的宗旨。董仲舒的中和思维可谓汉代中道思维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2.
学者们对董仲舒文章的探佚考证往往忽略《董生书》的存在。《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保留了少量《董生书》的内容。通过考察这些珍贵史料,发现《董生书》不同于现在流传的各种董仲舒文集,是一部已经亡佚的董仲舒文章汇编。  相似文献   

13.
董仲舒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3个方面阐述了他的和谐社会思想。这些思想的形成,既得力于董仲舒对先秦思想家已有成果的加工与改造,也是他对现实问题思考的结果。董仲舒的和谐社会思想对于我们促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董仲舒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3个方面阐述了他的和谐社会思想。这些思想的形成,既得力于董仲舒对先秦思想家已有成果的加工与改造,也是他对现实问题思考的结果。董仲舒的和谐社会思想对于我们促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肖张小评论组"体现了农民主体意识,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鲜明的时代作用。"肖张小评论组"现象的当代启示是:发挥农民主体意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发挥农民主体意识必须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尊重农民首创精神。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董仲舒所处的时代背景入手,重点论述了其改铸的新儒学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两部分内容:"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和"春秋公羊学"的政治历史哲学;而在宏观上简要分析和解释了董仲舒哲学体系的来龙去脉,架构线索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7.
陈胜吴广起义,陈胜以公子扶苏和楚国大将项燕作为号召,安排"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大呼"大楚兴,陈胜王",并建立"张楚"政权,似乎都与楚有关系。在林剑鸣《秦汉史》记为"陈胜又叫陈涉,阳城(河南登封)人。"陈胜是否为原楚人,阳城是否属于前楚国的境地。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研究探索并总结成下文。  相似文献   

18.
董仲舒在继承借鉴先秦诸子义利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义利观,在事实上承认"义利两养"的同时,在个体道德实践中强调"重义轻利"。  相似文献   

19.
论董仲舒的教师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师施教方面,董仲舒重视言传身教,主张适时、适度、适量教学,并且采用次第相传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治学方面,董仲舒强调强勉努力、专心致志和多连博贯。在教师修身方面,董仲舒认为应该通过扬善抑恶、仁智结合和积渐聚微等方法提高教师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董仲舒研究一直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热点.综观近十年董仲舒研究的全貌,在原有研究方向与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呈现出理论观点愈加具有创见性、视角愈加新颖独特、选题愈加精细具体、领域愈加宽广的特点,研究者在注重研究历史问题的同时更加关注现实问题,不断推动董仲舒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