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史学界中,姚伟钧先生作为著名的饮食史专家,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的基本构架和发展变化,以通观全局的宏观眼光与文化整合的研究方法,详细地阐发了中国饮食文化尤其是汉唐饮食文化发展变化的轨迹和内在规律,及其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间的互动关系。另外,姚先生还对中国古代饮食典籍进行了梳理与考证,阐明了文献典籍在中国饮食史研究中的基础作用。姚先生的中国饮食史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对中国饮食史研究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的出版,是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学界的一大盛事。该书以饮食文化圈为理论框架,将中国分为东北、中北、西北、京津、黄河下游、黄河中游、长江下游、长江中游、西南、东南、青藏高原11个饮食文化圈,按照时间顺序对各个饮食文化圈进行了详细的、全面的研究,加强了对饮食文化中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因素的研究,强调饮食文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是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新成果、新航标。  相似文献   

3.
赵荣光先生的新作《中华饮食文化》与《中华酒文化》选取了适合广大读者口味且与现实密切相关的专题,以通俗简练的语言,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地展开了中华饮食的历史画卷,同时又全面深刻地介绍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及其精神价值,配上作者实地考察各民族饮食制作及民俗的照片多达300余幅,可谓图文并茂,达到了普及饮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崔渝鑫 《海外英语》2022,(24):19-21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中国饮食文化也在不断输出中影响着世界,中国饮食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发展更能丰富和发扬中华文化,加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播饮食文化,饮食类翻译研究必要性尤为突出,饮食类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文章分析了饮食类语句翻译所适用的策略并对其逐一进行实例分析,为饮食类语句翻译提供了可参考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赵青  李天宇 《广西教育》2020,(46):93-94
本文基于中职烹饪专业《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教学融入中国饮食文化史的需要,提出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转变评价模式的教学建议,以全面推动烹饪专业理论课与中国饮食文化史教学的创新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吕氏春秋》保存了丰富的饮食文化方面的资料,在饮食时间、饮食结构、饮食卫生和饮食礼仪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该书在介绍食材与调料的同时,对药材、药材与食材的关系也有详细的说明,此外还把饮食与时令节气变化、国家治理相联系,突出地反映了"药食同源"思想、"天人合一"理念和"治国若烹鲜"的观点,丰富和深化了我国传统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7.
《河西学院学报》2017,(4):64-72
在现代社会,人类的饮食从不是简单地满足生物性的需求,而是在生物需求之上承载了社会和文化的属性。传统傣族饮食文化自形成之后就被赋予了特殊意义,成为傣族人文化表达的工具。但是在现代文化和旅游业的冲击下,傣族饮食在食材、习惯、消费方式和饮食观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由社会所建构出来的,承载了一定的社会功能,并通过傣族日常的饮食文化表现出来,而这种变迁的利弊难以一言概之,只能交给傣族人自己去判断和辨别。  相似文献   

8.
何宏先生的《民国杭州饮食》意在证明近代杭州饮食在中华饮食区域文化发展阶段有着其独特的发展历史与研究成果,以及证明近代杭州饮食文化独特的研究成果能够具体且生动地展示近代杭州的历史轨迹。该书的主要学术贡献有二:一是初步建立起近代杭州饮食文化史的体系;二是言明近代杭州饮食文化的历史是近代杭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变化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9.
食物是人类社会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基。食学的产生乃必然且有长期发展繁荣的可能性。食学研究始于近代的西方学术界,近几十年也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逐渐发展壮大起来。2015曲阜·亚洲食学论坛上,国内外食学顶级专家和特邀嘉宾探讨了食礼仪、食文化、食遗产、食思想、食制度等研究议题,就食学学科发展的议题发表深度见解,不仅得出了从事饮食研究的重要性与食学学科建立的必然性之共识,并且表达了食学学科建设特别需要朝着方法与视角多元化的方向继续发展的愿景。  相似文献   

10.
《吕氏春秋》一书中保留了不少有关先秦时期饮食文化和烹调技艺的珍贵资料。该书最早提出"和合"饮食,可以分析为"合"与"和"两个层面上,而这种"和合"饮食主张与是书所提倡的治国思想是一致的。"天人合一"是其哲学基础,"大羹不和"则是其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11.
<正>[专家简介]周永河,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民俗学专业教授,主要从事民俗学与饮食学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坚持对韩中日三国饮食文化进行实地调查,撰写东亚饮食相关文章。著有《饮食人类学》《美味世界史》《置辩饭菜》等。[编者按]周永河教授是韩国知名的饮食文化学者,长期致力于对东亚地区饮食文化的考察和整理。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先后出版了《泡菜的文化人类学研究》(1993年)、《饮食战争文化战争》(2000年)、《绘画中的饮食,饮食中的历史》(2005年)、《东亚饮食文化的历史与现在》(2009年)、《饮食人类学:从饮食看韩国的历史与文化》(2011年)、《餐桌  相似文献   

12.
饮食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众多的文化人类学流派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具有学科规范化的特点,更有利于对一个民族或群体的饮食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系统研究。目前,饮食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国内外对食学的研究中已经付诸于实践,可以对食学的研究提供理论的支撑。同时,文化人类学提倡文化变迁和文化多样性的研究,就是对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对饮食文化研究有着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清代文人袁枚因《随园食单》这部书被称为“中国古代食圣”,该书集中呈现了袁枚在美食品鉴、饮食思想与食学理论等领域的造诣。文章梳理了19世纪以来《随园食单》的海外译介版本,在语言对译、跨文化比较以及饮食文化交流的视野下,对书名翻译、译者身份和译著背景进行解读,阐明袁枚及其《随园食单》在中华食学史的地位与影响。在中国食学界学人的推动下,代表中华食学著作高水准的随园奖也应运而生,文章对这一历史背景作了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专家简介]季鸿崑(1931-),男,中国烹饪科学奠基人,教授,著名饮食文化学者。曾任前江苏商专中国烹饪系(现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主任兼江苏省烹饪研究所所长,现为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烹饪科学技术体系和中国饮食文化若干基本观念的研究,先后主持编写、审校了三套高等职业教育烹饪教材三十余种,探索建立了高等烹饪教育师资培养的"双师制"和烹饪专业毕业生的"双证  相似文献   

15.
《舌尖上的身份:美国南方女性小说中的饮食、自我与社会》是一部体例较为规范的学术著作,选取的是当代食学的重要分野——文学饮食研究领域,此书为文学批评视角下的饮食文化研究提供了借鉴:一方面,透过五部于20世纪40—80年代由美国南方女性小说家创作的饮食书写探讨美国南方社会,研究其文化传承和地方特色、社会交往和人情世故、身份认同和社会层级、地区饮食文化的挑战与演变。另一方面,总结了文学饮食研究的价值和难点,即基于田野调查法,以跨学科的视角探讨食物在社会和文化中的角色是值得尝试的研究路径,同时从海量文学作品中挑选合适的材料是文学饮食研究的难点。  相似文献   

16.
饮食文化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如同一个窗口,向西方社会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特色和魅力。通过对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中一些苏州地区饮食名词翻译的研究,参照北京旅游局公布的《中文菜单英文译法》手册,分析了饮食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及适用的翻译方法,并对文中部分饮食名词的英译提出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季鸿崑先生数十年致力于中国烹饪高等教育的理论建构、教材建设、教学实践与食学研究,成果丰硕,影响巨大。准确评介季老的食学贡献是严肃的历史责任。笔者与季老联袂同道、戮力前驱二十五年,心语共事,体悟良多。通过与季老共同推进中国烹饪高等教育统编教材编撰事务、创办《饮食文化研究》期刊、编撰《中国烹饪文化大典》、发布《泰山宣言》、共同支撑"饮食文化研究"、"食学研究"专栏、联袂历届"亚洲食学论坛"等诸多经历,实录季老的学术思想与建树行为。  相似文献   

18.
法圈(法系)的划分一直是比较法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在法系划分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全在于研究者的知识面是否足够广博。但是,在法圈划分中,一定的原理是需要遵循的,如主题关系相对性原理、时间相对性原理以及大木雅夫所介绍的五个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样式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9.
《清稗类钞》是清代逸闻轶事的资料汇编,而《清稗类钞·饮食类》则是对清代饮食资料的专门汇编。与各种类书相比,其中包含的饮食资料不仅数量多而且比较集中。就其内容上看,地域全、阶层全、种类全的特征,以及在饮食思想上实践与理论的统一、传统与外来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共同诠释了《清稗类钞·饮食类》对研究清代饮食生活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沈阳市皇姑区四台子此区域路边饮食摊位为主体,对摊主进行个案访谈与对这些来进餐的群体进行参与观察。从群体认同感、西式快餐的"进口"、传统聚食制变化三个方面的描述与分析。以纵向的历史进行来解释近20年来这个小地方的饮食文化消费与行为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