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帖人生     
爷爷读过私塾,写着一手好毛笔字. 幼时的一年春节,爷爷早早地张罗来一大摞红纸,戴上眼镜,慢慢地把纸裁开,仔细地折出大小均等的印痕.接着,爷爷把我拉到桌旁,紧紧抓着我的小手,使我与毛笔和纸墨之间有了第一次相遇. 那幅对联最终还被父亲乐呵呵地贴在了大门上,歪歪斜斜的8个字,每一笔粗细不匀的线条和锯齿般的纹路记录着我蹒珊习字的步履.  相似文献   

2.
垂钓人生     
有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大师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有一拙一巧两个青年,同时到水塘钓鱼。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两个人均毫无收获。这时,拙者仍然坚守在原地,保持着原有的姿势,使用着同样的方法,而巧者则不停地变换着钓鱼的地点,不断试验新的方法,甚至更换了钓具。如此这番,一天下来,拙者收获颇丰,巧者一无所获。[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凌晨 《中国广播》2006,(11):28-29
一十多年的工作实践让我对“记者”这两个字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我把她归纳为四句话: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宣传传播者,新闻的发现报道者,人民群众心愿呼声的反映传递者,历史事件的忠实记录者。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这是记者的天职,也是对记者政治素养的根本要求。具体讲就是要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准确、有效、及时地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传播,让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要有宏观意识,大局观念,即使像我  相似文献   

4.
说起汤修慧,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但提起她的丈夫邵飘萍我们都非常熟悉.邵飘萍在中国新闻史上的贡献不容小觑,可是另外一位《京报》的伟大贡献者却被我们忽视了,那就是汤修慧. 邵飘萍和汤修息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杰出的夫妇报人.“夫妇报人”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但是这其中的妇者,一定是当时中国妇女中罕见的:她们须是少数识字且具有一定文化和见识的先进女性;夫者,也一定是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5.
颐和园泳友中著名的"三大乞丐",如今已经走了两位:总是赤身裸背的郑教授和与陈景润一样知名的数学家、中科院院士王教授,他们一个73岁,一个86岁,一个是去年夏末在颐和园东宫门心梗发作去世,一个是去年初秋在家悬梁自尽. 最早听"三大乞丐"之一"大侠老师"提到王教授,是从他特殊的衣着说起的. 这老头儿,夏天的背心胸口处缝着一个手帕大的补丁,蓝背心黄补丁,像戏里当差的衙役的服装,可是穿在他身上,你只觉得好看,没有一点寒酸.老人很瘦,骨干而结实,头像一颗饱满的果实,光秃秃的头顶冒着亮光,一双眼睛还是那么有神,不是80多岁老人那种虽然慈祥但也少有精气的样子,他的眼光还是很锐利的,所以会让我不敢贸然搭话.  相似文献   

6.
因为接连不断的明星吸毒事件被爆出,毒品问题似乎成为了迄今为止这一年最热门的新闻事件之一。相比于引人八卦的明星吸毒者,那些缉毒者更显得神秘而低调。其实,并非像电影中表现的那样,每天陷于枪战与追踪,他们面对着一个更加现实且危险的江湖.  相似文献   

7.
孙犁既是一位文学宗师,又是一位学术大师,他的阅读观可以概括为:"我的精神支柱是书本","有些余力就只好爱爱书吧","读书杂一些","择善而从","读书总是带有时代特点","读书应道首先得其大旨","抄一次比读十次都有效","图书馆使我眼界大开","把文化带给劳动人民"等。  相似文献   

8.
太极人生     
一位朋友说:"起早锻炼的都是身体有毛病的人."初听一楞,平心想想真是这样.读大学时患风湿关节炎,吃药打针烤电,折腾八个月,始终不好.校医有一天说:"停停药,练练太极拳吧.  相似文献   

9.
案头上,放着1995年4月7日的《人民日报》,孔繁森,这个响亮的名字跳入我的眼帘。他,像一团火在我胸中燃烧,他的事迹催人泪下,感人肺腑,撼人心魄,使我们这些年龄和他差不多的同代人陷入久久的沉思:“人生,应该怎样度过?来新疆几十年,你不后悔吗? ——“我不后悔,像孔繁森那样,把青春奉献给祖国边疆这片热上,值!”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校友这样告诉我。他曾是一位归国华侨。 ——“我觉得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人生,应该像孔繁森那样度过才有意义。”又一位来自东海之滨的老同学这样告诉我。他曾是名牌大学的高才生。  相似文献   

10.
人生之旅     
人生之旅王娟【沈阳】在学生时代,不知是否因酷爱读书所致,作文常常成为范文,因此教师预言,我们班将来一定会出一位作家,不知不觉,这似乎成了自己美好的梦想。但梦想终究不是命运。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使我们这些不可一世的红卫兵小将一夜之间成了接受贫下中农...  相似文献   

11.
贪是一种恶,也是一种动力。贪心者,为政贪权,于是就像一头驴,当了科长,看见前面有棵叫处长的红萝卜,刚把处长咬到嘴里,前头又有棵叫局长的红萝卜……于是一辈子像一头驴,在仕途上推磨。还有贪色者,贪财者,贪名贪利者。有的作家也有一贪,贪未来,而且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透彻的洞察者,吴文光在他的镜头后面更像一位冷静的医疗工作者,观察着纷繁的生活自身所呈现的一切。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曲生命的绝响,这是一首热爱生命的壮歌,这是一道人在残疾极限处向生存挑战的最壮美的风景……我们应当把它当作一部关于生命、关于精神、关于信念的经典来读,那样我们就会发现它在整个人类的精神领域里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摘自一位文学评论家对《极限人生》的评论  相似文献   

14.
人生的意义     
这篇文章是作者在1942年12月在广西兴安初中的一次讲话. <朝话>,是梁漱溟与年轻人在一起磨砺气节、相互励志的话.原来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与10多位学生在什刹海共住共读,互相敬勉.在这段时间里,形成了他独特的教学方式--朝会,就是黎明即起,大家聚首,行之勤奋.  相似文献   

15.
临贴人生     
赵勇 《湖北档案》2009,(11):34-34
爷爷读过私塾,写着一手好毛笔字。 幼时的一年春节,爷爷早早地张罗来一大摞红纸.戴上眼镜,慢慢地把纸裁开,仔细地折出大小均等的印痕。接着,爷爷把我拉到桌旁,紧紧抓着我的小手,使我与毛笔和纸墨之间有了第一次相遇。  相似文献   

16.
一位曾担任厅局级领导干部的老同志,一位把毕业精力奉献给绿色事业的林业专家,一位放弃省城优裕生活来到曾经工作过的洞庭湖滨小区的退休老人,是怎样的内心力量在支撑着他的选择?他像一个辛勤耕作的农夫,日出而  相似文献   

17.
人生的缸     
一位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业人士做讲演,他做了一个让人难忘的试验。 “试验开始了。” 他把一个敞口缸放到桌子上。然后,将石块一块块地放进缸里。 石块越堆越高,再也加不上去了,他问:“缸满了吗?” “满了。” 专家从桌下拿出一些砂砾,放进缸里,砂砾滚进大石块的间隙。  相似文献   

18.
方君 《湖北档案》2002,(10):22-23
当我端坐在一位八旬老者面前,观看着他五十年代在内务部社会福利司的那张照片,自己那点自鸣不凡一下子崩溃了.  相似文献   

19.
何启治 《传媒》2002,(7):48-49
不论性别和年龄,也不论民族和肤色,人们都喜欢快乐的人生。那么,怎么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呢?窃以为,我们不妨把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和苦中作乐当作通向快乐人生的几条可行的途径。 先说“助人为乐”。如今,很多人已不兴讲什么“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产主义美德了。然而,雷锋精神还在,像雷锋那样的人还有。他们仍然以助人为乐,忘我奉  相似文献   

20.
舒绍平 《湖北档案》2002,(10):44-45
1957年,赫鲁晓夫访华,在颐和园游览时遇见一位中国小姑娘,碰巧小姑娘的哥哥会讲俄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