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我省男子篮球队八名队员在1964年7月份刚开始大运动量训练时和经过一年余训练后,及参加运动竞赛时的蛋白尿变化的观察。每位运动员在各阶段大致测定尿蛋白4次,均用磺硫酸定性法,观察结果见表1、2、3。表1 不同阶段蛋白尿的情况说明:①刚参加大运动量训练时的大运动量训练课后。②参加篮球分区比赛时上场20分钟以上。③大运动量训练课后。表2 不同运动量蛋白尿的情况(1964年7月)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广州体院一九八○年第一期《体育教学与训练》上发表了《合理安排中小学体育课密度运动量》一文,就中小学体育课的运动量的安排提出了一个参数指标,目的在供同志们参考: 小学:120——130次/分;高中女生130——140次/分; 初中:130——140次/分;高中男生130——150次/分。随后,倪雁宾同志在同一刊物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上发表了题为《关于运动量的评定问题》的文章,对我们提出的上述参数指标提出了三点意见,原文摘抄如下: 1、提出体育课每分钟平均心率的参数指标,应根据儿童的基础心率来考虑。据多方面的有关资料报导,例如,11岁(小学三、四年级)儿童的平均心率约为80次/分(见本  相似文献   

3.
(一)脉博测定法。根据运动员的不同实际情况,测定运动后每分钟的脉博频率,一般认为每分钟心率在120次以下为小运动量,120—150次为中等,180次以上者为大运动量。 (二)脉博曲线描绘分析法。运动中按计划测定运动员若干个脉博指数,然后描记成曲线,根据曲线上升和下降的坡度、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中的考核课是以检查学生成绩为主的课。它与其它类型的课相比(见表),有以下负荷特点:①课的运动负荷较低,练习密度仅21.8%,强度也只有127.4次/分。②基本部分负荷低尤为明显,练习密度仅10.4%,强度为127.7次/分,均低于教学课(包括新授、复习或综合课)和比赛课。  相似文献   

5.
运动量的大小涉及数量、强度、密度、时间和所练项目的特征等5个因素。运动量=强度+密度+时间。公式中的强度是指每次练习时所用量大小;密度是指每周练习次数和两次练习之间间歇时间的长短;时间既指每次练习的总时间,又包括两次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最佳运动量是指使有机体承受刺激时的心率在120-180次/分时的运动量。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国内部分体育界的专家学者在积极推行大强度、高密度的体育课,要求体育课运动密度要达到75%以上。全国各地再一次掀起新一轮鼓励大运动量的体育课课堂教学模式。如何理解这一现象呢?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一、正确理解运动量运动量也称运动负荷,是指体育运动所给予人体的生理负荷量(见《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P1689)。运动负荷主要由运动时的强度、密度、时间、数量及运  相似文献   

7.
看了一些公开课,深感中小学体育课的质量正在迅速恢复,有的课可以说上出了新水平,看后受益非浅。但也发现有些教师对课的结束部分不够重视,整理活动的时间过短。据我所测的十三项课的情况看: 而且整理活动的内容单调,多数只是注意到肌肉的放松,走走步、甩甩臂、槌槌腿等,而对学生其他生理、心理机能的恢复很不重视,因此我们所看的课有一半以上在下课三分钟后测定学生的脉搏还在130次/分钟。有一节课,基本部分作了四十米迎面接力练习,(每人跑八次,最高心率达240次/分,)跑完后只作了28″的放松练习就下课了,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体育课的运动量和密度是完成课的任务、评价和检查教学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二者是互相紧密联系的。为了使这两种测定的表格更便于测定工作的进行,和测定后立即指导教学,于八一年四月至六月,九月至十一月,我们教研室在对我院体育课运动量的测定和分析工作中,对密度也进行了部分的测定。在测定的实践中我们感到,原有的两种测定的登记表与统计表格的设计有项目不足和使用不便之处,不利于测定工作,特别是不利于授课后立即按照测定的材料进行自我分析、迅速改进教学。具体感到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在贵州省首届体育评优课期间,测取并计算了所有参赛课的各种密度,其中准备部份练习密度均值为44.46%,基本部份为21.5%,结束部份为29.87jIi。基本部份练习密度偏低, |- L与部份省市体育课练习密度的均值相比,也处于偏低状况(见表一)。而练习密度指标的高  相似文献   

10.
柔道     
G886.414.7 20011932柔道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课前后安静时其血清睾酮和尿液睾酮值的变化(刊,中,Ⅰ)/乌兰,郭伟东∥内蒙古体育科技.-2000.-13(3).-17-19表3参5(XH)柔道∥血清∥尿∥睾酮∥测试通过对4名内蒙古柔道队员在大运动量课前后安静时的血清睾酮和尿液睾酮的放射免疫分析法的测定,发现大运动量课前后第二日其血清睾酬值下降14%,但无显著差异,而其第二日的尿液睾酮值则下降44%,有显著差异,下降趋势平行,但下降幅度相异,提示尿液睾酮值比血清睾酮值更敏感,且能反映出大运动量课对运动员睾酮肾脏清除率的影响,这表明尿液睾酮值的测定可以替代血清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课堂上施教的情况及学生在课堂练习和活动的效果需要以运动量指数给予客观的评价。运动量也称“运动负荷量”,是由学生在课堂的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构成。由于运动量的大小与学生在课堂练习的时间、练习的次数以及学习项目、课的性质(新课或重复课,技术性强或素质性强的课)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简单地将密度和强度分为弱、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课前质疑多数参培学员都认为预计平均心率140145次/min、练习密度75%145次/min、练习密度75%80%较难实现。二、课堂回顾《篮球组合技术》(第1课时)教学流程:课前导入(7min):课前在场地上放置四排25个小垫子,学生每人取一篮球后站在垫子后集合开始上课,教师带领学生每人一球围绕2个垫子展示自己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大运动量训练大运动量训练是运动员超比赛量的负荷,通过对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强刺激,使之适应和达到其超量恢复,是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的重要手段。回顾大量课训练,我们有如下经验和教训。从下表可看出,1965年和1972年冬训大量课时间多达三小时以上,实际训练时间二小时三十分左右,跑距在15000米左右,快跑近5000米,练后情绪疲沓,不易兴奋,反映在比赛中感觉有劲使不出来,赛后不觉很累。1979年梧州冬训,大量课时间较短,为125分钟,实练105分钟,跑距8600米,快跑4600米,占跑动总距离53%。课的内容主要是对抗性射门、盯抢,结合球的速度耐力训练。队员情绪高。比赛中  相似文献   

14.
<正>二、名润解释 (一)运动量:是指人体运动时的生理负担量。包括:时间、强度、数量、密度四个要素。 (二)课的密度:是指课中各种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问与课的总时问之比。 (三)重力休克:剧烈运动立即停止后,由于下肢积存了大量血液所引起的暂时性脑贫血而发生的休克,吟重力休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XF——3型心率遥测仪,对参加1986年全国女足锦标赛(10场比赛)的长春、山东、广东15名优秀运动员以及1987年国家女足冬训期间练习比赛和大运动量训练课进行了心率测定。旨在取得代表活动负荷强度的心率指标,探讨其变化范围及规律,从而为女子足球大运动量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测试结果表明,全场平均为168±4.1次/分,最高心率的平均值为192±8.9次/分,最低心率的平均值为142±8.3次/分,比赛中心率较安静时的增长值平均为105±8.8次/分。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率在174次/分以上出现时间平均为36±12.5分钟,持续时间平均为8.1±4.5分钟。180次/分以上出现时间平均为20.6±10.4分钟,持续时间平均为4.5±2.3分钟。女子运动员比赛中心率在  相似文献   

16.
正确合理地安排好一个运动队的运动量,并给予科学的论证,这在当前开展“三从一大”训练和力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时候,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我们根据运动队的需要,在运动量的运动强度、密度、时间、数量和质量等五个方面,从实践中探素与总统了一套体育教育学观察与医学生理学检查相结合的全面的运动量测定、计算与评定法,现总结报告如下。一、运动量的测定及其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动量是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能承受的生理负荷量。这是体育教学中泛指的概念。通常人们把体育课中学生做练习的数量(次数、距离、重量)、时间、动作质最、运动密度和强度的外部数值,作为衡量课的运动量的因素,但却忽视了由于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对所承受的运动量而引起的机能反应不同的内在因素。因此,我们应当把人体对运动量所引起的生理机能反应的内在的客观数值,作为评定运动量大小的  相似文献   

18.
序言扬州会议召开一年多来,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与提高,许多学校在如何提高体育课的运动量与运动密度上化了很大的功夫,获得了一定的成绩。近一年来,我们曾对各种类型的几十节公开教学课和一般教学课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公开教学课之所以在运动量、运动密度等方面能够安排得比较合理,是因为大多经过了事先周密地预计了课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而很多一般教学课在运动量与运动密度安排上显得不够  相似文献   

19.
<正>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一项主要工作,衡量教学质最高低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运动量和练习密度安排的适宜与否,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质的增强,必须使有机体承受最适宜的生理负荷,这是保证体育锻炼对人体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世界体育发达国家,莫不重视对运动量和密度的研究。我国早在五十年代,就已运用运动量和密度的测定结果,作为衡量分析教学质量好坏的因素之一。至七十年代后期,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深入发展,研究更为系统、深入。我在我院体育系七七届和七八届的教育实习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部分实习生的体育课,进行了运动量和练习密度的测定,共127次。对测定的各项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并和部分城市的测定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找出实习生体育课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所占比重,提高实习生的教学能力;也对兰州地区体育课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进行初步探  相似文献   

20.
从1964年9月底起,我们对我院部分新生(68级4班男生25人)所负担之运动量情况以及机体机能对运动负荷的反应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测量与检查。为了探索在大运动量训练中尿蛋白出现的规律,我们从入学后第二学期起,选择了训练水平,身体素质为上、中、下者各2人,作为固定的测量对象(中途有个别调整且有缺席者),于课后检查尿蛋白,进行系统的动态观察。第二学期检查15次课,84人次;第三学期检查75次课,251人次;第四学期检查30次课,131人次。计120次课,466人次。为了解运动性尿蛋白存在的持续时间,对其中部分人进行了追踪观察计81人次。此外并对68级4班全体及越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