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探究现象学的实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教育现象学在行动研究中的适用性、可能性、价值与意义,并对深入到教育现象学的应用中的教育现象学写作与研究的方法、特征与意义做出了区分与描述。现象学不仅以其独特的价值与使命,为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提供汲养,其实证的科学之光亦照亮了真实的人的生活之路,为教育学研究真实的人做出了重要的方法论引导。教育现象学以生活体验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扎根于教育情境、面向实事本身、关注教育现象的意义等等方面,为教育行动研究的实践性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于进入到实践层面的教育现象学的反思以及教师自身发展中的反思性文本的写作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2.
倾听既是一种教师应有的教学姿态,也是学生相互学习的理想姿态.但是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在我们讲求高效、有效教学的同时,忽略了对他人表达的关注和应对,在追求标准答案和完美理解的过程中出现了倾听的缺席、倾听的主体不对等和倾听沉默的缺失现象.忽视了那些思考的声音和沉默的声音,也因此失去了丰富的学习互动和交流体验.现象学主张倾听应具有意向性、他者性和还原性的特质.由此,才能回归教学倾听的教育学意蕴,改变对教学倾听的片面理解,拓宽对教学倾听问题的研究视野,以及为课堂教学倾听发生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周彬 《教育研究》2012,(5):95-101
课堂现象学坚持"回归课堂教学事实本身"的原则,认为教学现象与教学本质在课堂教学中共居一体,正是教师的课堂教学体验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要真实地认识课堂教学,并优化真实的课堂教学,需要悬置既往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假设,回避主观的理论假设和已有的教学成见,在回归课堂教学事实的过程中,直接直观教学现象本身,从而揭示教学本质。教学本质并不像预设的教学理论那样具有普适性,它旨在揭示特定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为特定课堂教学的优化提供依据;但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体验的分享,来提高把握课堂教学本质和优化课堂教学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活世界理论,一个人只有在摆脱了特殊世界的限制之后,才能真正进入无成见的、不先入为主的普遍世界。若依据这一理论视域重新考察教师的世界,由于受到各自境域与习惯的局限,教师在判断和行动时首先依赖其特殊世界,藉着自然态度去决定如何行动。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克服自身境域的局限,或许能开启他在此境域中的重新判断与行动的可能性空间,并可能让自己被唤醒,他的世界也将因此显现奇迹了,他也能够成功地驾驭其整个生活。  相似文献   

5.
在线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情感价值缺位、人格发展圈囿等问题,剖析在线教学临场感的人格生成意蕴成为冲破各种“藩篱”的关键。基于舍勒情感现象学理论,从人格行为、人格情感和人格价值等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在线教学临场感的人格生成意蕴在精神生命化和生命精神化的交织中显现,并为在线教学临场感奠定了过程论、认知论和价值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在线教学临场感要凸显人格生成意蕴,教师教学要超越教学形式本身,即从情态性感知促进人格行为生成、从意向性理解激发人格情感体验、从智慧性引导提升人格价值感悟,让学习者在生命与精神的交织中生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6.
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标榜着科学与智慧的理性主义发展日益凸显,而蕴含人文性的情感则一度被视为不确定、不可靠的东西而被忽视和打压。我国教育的发展深受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社会上愈加频繁出现的中小学教师对学生辱骂、体罚等现象引起了大众对教师道德、人性和情感低下乃至沦丧的评议、贬斥。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试图着眼于教学境域下的小学教师情感,分析小学教师情感的本质和外延,并将理论付诸于改善小学教师情感的实践探索中。  相似文献   

7.
曾强 《平原大学学报》2008,25(1):139-140
通过阐释教学的境域与教学时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结合教学的与境教学的时,合理地安排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育现象学为教育智慧的养成提供了方法论。生活世界中的生活体验是教育现象学的方法论核心,是教育现象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教育智慧的养成有赖于对生活体验的探寻。教育现象学视域下教师的教育智慧养成机制包含通过“悬置”的现象学态度和诗化的语言追忆、描述“此刻”的教育生活体验,通过对教育生活体验的惊奇、教育现象学主题意义分析和洞见创造进行教育现象学“反思—还原”,教师智慧成长共同体等维度。基于教育现象学的教育智慧养成,应当成为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学生活现象学研究是运用现象学精神、观念或方法对教师教学生活的某一现象和事实本身进行探究的一种研究范式或研究活动。运用现象学方法对教师教学生活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活世界被遮蔽和遗忘的局面。教师教学生活现象学研究不是随意而行的,有着自己的研究程序和要求。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现象学研究并非尽善尽美,它有着自己适应的范围和条件,因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限制。  相似文献   

10.
现象学教育学理论以"回归实事本身"为基本研究精神,以回归生活世界为宗旨,以具体情境中的生活体验为研究起点,以"本质直观"为认识事物的基本理路,关注人的生命体验和意义。现象学教育学理论的新颖性为幼儿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泰德·奥奇系日裔加拿大著名课程学者,他以现象学、社会批判理论、后结构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为理论来源,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对课程本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研究方法对其现象学课程理论作了深刻的阐释,从而丰富了当代课程研究话语,同时也对我国的课程改革与课程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秉持现象学态度的教师教育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秉持现象学态度,依据现象学还原原理进行教师教育理论研究,现象学的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新领域得以敞开。在现象学态度下,教师作为研究者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教师的教育研究对象与内容为教师的职业生活体验;教师的职业生活体验研究过程与方法是进行现象学的描述与解释;教师进行职业生活体验研究应按照现象学的反思方法去操作;教师的职业生活体验研究是态度、目的、方法与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现象学“回到事情本身”的全新视角,呼唤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当前,受到传统观念、教学模式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教学建设在教学主体、教学技术、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空间等方面呈现出脱离生活的倾向。要使教学达到本真,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承担“替代父母”的教育职责,营造“体验生活”的教学情境,发挥“教育机智”的内在魅力,建立“教学反思”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教育现象学是教育学众多学派中一个独特的人文视域,其从现象学哲学中汲取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资源,但更强调人文性和实践性,它直面教育生活世界本身,去探寻“教育现象”(教育生活体验)的本质与意义.教育现象学不能用以解决技术性的问题,不把教育生活体验的意义变成实证主义的主题、理性化的概念、对象化的描述或抽象的理论,它旨在通过“描述教育生活体验——形成体验文本——组织焦点讨论反思”的研究框架,来探寻和理解教育生活体验及其意义,反思与教育相关的主题,从而促进教育者养成教育的敏感性与机智,发展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现象学视角探讨了孔子存在论教学观,重点分析了面向事情本身、生活世界和交互主体性等现象学概念在孔子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并反思了现代教学。笔者认为教学应关注人的生命,呼吁教学论应由“生存论”转向“存在论”。  相似文献   

16.
为推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改革,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需要借助现象学理念让课堂对话回归鲜活的现实。现象学的基本理念是“回到事情本身”,是逾越经验意见并到达本质观念。基于现象学教育学分析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可以发现,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存在对话缺乏真实性,形式单一、方式刻板等亟待克服的问题。为此,通过对话内容生活化、场景真实化、形式多样化、体验具身化等方面改革,重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突出师生、生生对话的本真、认同、平等、创新,回归语言的交际价值与跨文化理解,有利于培育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激发办学活力。  相似文献   

17.
现象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而现象学被引入教育领域,为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带来了理论养分及重要影响。家庭教育活动及家庭教育研究所使用的生活、实践、情境、交往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现象学意义。本文尝试从现象学教育学三个不同的视角对家庭教育现象进行探究,以期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家庭教育活动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范梅南的《生活体验研究》和《实践现象学》两本书进行总结分析,对比出不同时期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的发展和创新。这些分析与总结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去理解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的内涵,更有利于为我们探索生活现象和教育事件的原创研究提供洞见,还有利于我国学者和一线教师真正学会去做现象学教育学的研究,去践行现象学教育学的反思和写作,从而保持对教育的敏感性,并获得教育机智。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回顾胡塞尔、马丁·布伯、巴赫金、戴维·伯姆、海德格尔、伽德默尔、哈贝马斯、R.T.克里格和斯蒂芬·李特约翰等人的理论,可以发现,现象学传统中的对话理论对传播学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原因在于它能使得传播学超越学科范畴,以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而使分散的学科理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