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相似文献   

2.
杜甫《月夜》运用"曲笔"手法,体现古诗创作的独特艺术魅力,自《诗经》始,众多诗人作品均对此有所涉及,形成了以含蓄蕴藉为审美取向的诗歌创作传统。对"曲笔"美学意蕴作简要阐述、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古诗创作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3.
《月夜》和《月光》的创作分别处在中西音乐变革期,有着丰富的创新精神。两者通过二胡和钢琴两种完全不同的乐器诠释作品,中西"月亮文化"的差异影响了两首乐曲的审美意境和曲式。从音乐美学的角度讲,两者蕴含着不同的音乐文化底蕴,以中西方对月亮不同的诗学追求,表达了不同的"月"境。  相似文献   

4.
刘天华是我国民族器乐的一代宗师,他在二胡曲的创作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良宵>与<月夜>是其创作的具有"东方式的小夜曲"称号的两首二胡独奏曲.本文对这两首乐曲的异同点进行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5.
《史记》中记录了许多有关神话的材料,其中帝王感生神话的材料比较突出,研究《史记》中的感生神话可以从史学的角度来了解神话的再现和发展,对研究汉代神话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月夜杜甫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相似文献   

7.
韩少功的《月夜》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让人心向往之。文章首先围绕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对《月夜》展开解读,其中,分析艺术特色是从清新隽永的语言、精巧的构思、鲜明的对比修辞手法三方面入手。然后基于课标的学段目标、学生学情,文体价值以及单元编排的要求,提出《月夜》的教学价值为掌握对比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喧闹的城市生活的厌倦及对平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最后推荐《月夜》编入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相似文献   

8.
前人已证明,"元年春王正月"并不是《春秋》所独有的记载体例。那么,为何史官要在开篇和每位国君即位时都要反复写该句?《春秋》学家们从"元年春王正月"衍生出的各种"大义"的文化逻辑是什么呢?从神话历史视域剖析,"元年春王正月"将国君即位时间、物候时间、神圣时间三者相重叠,其神话叙事模式潜在地将宇宙和王权统治隐喻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它包含了"天-地-神-人"的互动可能,从而为后人阐释出"正"和"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文本逻辑。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比较西方《圣经》和中国神话中大洪水发生的原因、过程与结果,试图找出大洪水神话所蕴涵的文化含义。《圣经》洪水神话反映的是“神本主义“,体现的是“原罪“思想;而中国大洪水神话反映的则是“人本主义“倾向,体现的是崇拜救民英雄的情结。  相似文献   

10.
11.
交响合唱诗剧《神话中国》是以中国远古神话为题材,采用西方音乐体裁的套曲形式,并运用了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技法相融合的创作手段,整部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与时代特色.本文以这部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创作背景与理论分析对作曲家的创作历程进行了关联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神话是人类的精神开端,是民族文化精神生成的土壤,它代表着一个民族对于世界的感知和把握方式,也以叙事的手段表达着本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的最初取向.<山海经>是古代一部地理著作,但书中还记载了很多神话故事.有些故事在成书之前直至今天都长期在民间流传,其中蕴含的伦理精神已经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和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人格建构和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选课依据】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都会感觉到,同一篇课文不可能有相同的教法。原因就在于不同的老师对同一篇教材有不同的理解,从而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小学期高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诗词,  相似文献   

14.
<正>《月夜》是沈尹默早期的代表作之一,于2017年被收入部编本九年级语文教材。回望百年诗坛,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1期正式发表胡适、沈尹默、刘半农三人共九首诗作,作为新诗草创期的第一批实验之作,迎接它们的是反对派的激烈言论与新诗人的热切响应,但无论如何,随着胡适、沈尹默、刘半农、周作人等的新诗见诸报端、传播讨论,早期白话新诗在"四面八方的反对声音"[1]中确立了自身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神话哲学的视角探讨《庄子》天人关系论与上古神话的渊源关系。认为《庄子》的“万物齐一”、“天人合一”思想承续了神话哲学的万物平等、天人和谐的观念。指出万物平等是《庄子》天人论的逻辑基础,天人和谐是其目的,而实现天人和谐的途径则是随顺自然、自然无为。文章的结论是:庄子的天人关系论在内在本质上与神话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叙事有神话与现实两个层面,但当作整体看。整体看《红楼梦》是女娲炼石神话的续篇,一部从天上延伸到人间的"新神话"。"新神话"是对人间"乐事"的考验,"考验"的中心是"情",结论是人生如梦,情缘皆幻。为行此"考验",《红楼梦》中除仙人、仙事、仙境的直写之外,其人间描写的环境也属"幻境",人事的描写也"偶见鹘突",人物的设计也属"幻形",非如读者通常认为的"真的人物",而是为"谈情"所"特制",是理念化、道具化和模式化的,不可以仅从现实主义的角度理解把握这部作品。把《红楼梦》作为艺术看,过去以《红楼梦》所写为"宝、黛爱情悲剧"与"贾府兴衰"的几乎公认的看法肯定是片面甚至歪曲的,应当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7.
在《狼厅》中,希拉里·曼特尔将神话传说和历史叙事结合在一起。这种独特的叙述风格,颠覆了宫廷令人敬畏的传统形象,深刻揭示了权力斗争背后的权威确立和自我塑造。  相似文献   

18.
《独行月球》作为一部科幻喜剧电影,其中的科幻叙事虽基于科技的发展,但文化内核融入了神话元素,蕴含着神话的复归。末日灾难母题与英雄母题等集体无意识原型经过重述被搬上电影银幕。影片中舍己为人、不屈不挠的传统精神在不同的故事文本中得以承袭。人们对现实的焦虑、未来的茫然通过神话叙事得到缓解,增强了自我价值的认同。英雄神话再度风靡,民众追求崇高的道德品质与优秀的价值观,在挫折与困难中坚定正确选择,更是维护了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9.
神话-原型批评视域中的《中国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著名华裔美国女作家汤亭亭的《中国佬》描写了四代华人移居美国的经历。小说中的中国神话和传说对于揭示华裔美国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反思华裔美国人的群体意识和文化处境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值得关注。应用神话一原型批评理论分析小说中“鬼伴”和“论死亡”两个中国神话传说所包含的仙女/鬼女和牺牲两种原型意象能够揭示《中国佬》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神话之于庄子不仅是任他驱遣的材料,而且更为他提供了写作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观物)的方式和表达的方式。形成庄子神话思维的原因是商代文化的传承、楚地宗教氛围的滋养、庄子独特个性的影响和黑暗现实的激发。本文的结论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作为一种外力促使了庄子对神话思维的自觉选择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