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性别偏好不仅为传统男权文化的产物,也是多数女人会经历的生育体验,所以女性的性别偏好现象更值得探讨。本文在田野工作所获得的材料和体验基础上,通过对一位普通农村妇女的生命历程的考察,试图对于农村妇女生命历程中的性别偏好进行溯源式研究。  相似文献   

2.
3.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新的边缘群体,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教育问题首当其冲。近年来,社会各界主要从呈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策略的微观层面来剖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本文试图从生命历程理论的视角,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宏观解读,进而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生命历程视角,运用访谈法,开展追溯性的研究,关注农村残疾青年回归社会主流的现状,把握他们生命历程中残疾这一重大生命事件对受教育、工作、结婚等生命事件,以及与之环环相扣的参与社会活动、康复和心理状况的影响,发现他们在回归社会主流中所遇到的问题,找到对策以促进其回归社会主流。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跨越城乡的特殊阶层。这一阶层亦工亦农的身份,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该群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地位。随着社会变迁,代际分化,农民工群体的主体逐渐被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取代。站在生命历程理论视角,市民化是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新生代农民工必须具备在城市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培养和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实现自我成长,积极融入城市社会,最终完成市民化。  相似文献   

6.
《宜宾学院学报》2015,(11):9-15
在儒家哲学的语境中,生命的真实和整全,非一节时空片段之现实存在所能表达和呈现,某一具体时间、具体情境中的生命的现实存在,并不就意味着它实现了其真实的存在。对于生命真实存在"历程"的察觉和体验,需要生命主体对经验流变的把握,以及伴随经验流变过程而同时实现的自我主体间转换(超越)。一切纯粹的心理活动和自我主体的确认,皆本于能自觉而后可能,故人之生命真实存在的历程由心之"自觉"而呈现。"道不远人",生命主体随处直下自觉人性之自然,将我之"我性"与我之"人性"合而为一,即为真实自我的实现,亦生命的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7.
田夏彪 《文教资料》2014,(18):93-94
人的生命历程包含了从出生到死亡的连续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与教育发生联系。教育要遵循不同生命阶段的人性之道,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妥善处理人生中遇到的生命事件,不断将人的生命发展导向"善"的人生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8.
相对其他农户,脱贫农户在生存和发展中可能需要经历更多的风险和逆境。抗逆力作为个体所具有的抗御困境并恢复正常适应的能力,对于巩固脱贫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生命历程的视角,以脱贫农户F为个案,通过叙事探究呈现其不同生命历程中抗逆力的培育策略、表现形式和保护性因素,可以发现:面对不同压力源,脱贫农户采取了相应的学习策略,通过积极抗逆力(认知调节和行为调节)和消极抗逆力(否定、逃避和选择)来应对相关压力。外部和内部保护性因素双管齐下,可以激发抗逆力。在此基础上,勾勒了脱贫农户抗逆力培育的生成机制:“爱学会学”是抗逆力培育的重要手段;“保护性因素”是抗逆力培育的间接推手;“合理选择”是抗逆力培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生命历程社会化理论关注个体成长的特殊性,对于人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作用,在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之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的成长轨迹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高校辅导员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在新的社会、经济和科技背景之下,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此,我们要关注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问题,将生命历程理论引入到高校辅导员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之中,避免辅导员的角色冲突、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探索辅导员的成长轨迹和影响因素,更好地发挥辅导员在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莫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以现代叙事的多重视角,立体化展示了一个母亲及其家族的生命历程。由于书名和内容的敏感,作品一发表就引起了文坛的误读和争论。作为一部被法国文学评论界盛赞的小说,作品中一个个中国年画似的丰乳肥臀意象,不仅仅是生命力强盛的母性象征,更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历史甚至是整个人类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习俗还是发生?--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的毕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历程研究最近在国外发展心理学理论界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原则和概念,提出年龄、转变等时间概念不仅直接体现了生命历程理论的创新之处,还是其研究范式的重要基础,其次侧重比较了生命历程与毕生发展观联系和区别,最后分析了生命历程理论对国内发展心理学的启示,认为研究也可以从这方面做进一步的思考与拓展。  相似文献   

12.
雍蓉  陈鹏 《职教论坛》2024,(3):42-53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职业教育应基于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铺就成长成才的发展路径。通过对三位出身职业院校的博士生的个人生命史追溯挖掘,发现其教育历程经历了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前的迷茫期、进入职业教育体系间的蜕变期、脱离职业教育体系的破茧期以及未来生涯的发展期。在此过程中,时代背景与政策制度等结构性因素主导着个人的生命走向,但是个人能动性与重要他人的作用同样影响着个体生命轨迹的变化。据此,对政策制定者、教育者和职校生自身提出兼顾学生多元需求、注重职业定位与市场信息传达以及综合现实条件与主观能动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摘要: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对湖北农村一个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城打工生活的重要事件进行考察,从生命历程研究的角度分析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特殊因素,从中折射这一群体的婚恋生活和现实无奈。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理想与现实交织碰撞,在心理上往往处于尴尬的境地,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亟需人文关怀和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重视老年心理健康跃然成为健康中国行动之一。本文整合生命历程视角和生态系统理论,系统建构了生命历程-生态系统观模型,全面揭示了影响老年心理健康的个体、家庭、社区、社会等生态因素,以及退休、丧偶失独、老年人口流动等重要生命历程事件,将老年心理健康视为贯穿生命始终的事件经历与生态系统之间互相作用的动态过程。采用元分析技术初步验证了正常老年群体中该模型的适切性,并提供了特殊老年群体的证据;进一步,从干预理论与实践视角入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论证,并立足该模型,明确提出了未来老年心理健康的研究趋势,以期实现全周期维护老年心理健康,全方位干预影响老年心理健康因素,全社会共建老年心理健康支持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专业发展是弥合社会教育期望与教师教育效果之间差距,教师突破自身专业能力限制与学生共同发展进步的过程。过去教师专业发展成果不甚理想是由于过度重视教师发展的理智取向而轻视实践取向,实践表明教师专业发展理智培训范式已经滞后现代主义教育发展要求,教师个体应立足课堂,从实践—反思出发突破自我阈限以改善专业实践。  相似文献   

16.
从女性的生命历程视角来看,职业女性生育后面临家庭与工作平衡的问题。到了退休期,女性可能会面临照料老年人和孙辈的"双重压力"。建议加强女性家庭与工作平衡的政策支持,重视老年女性在生育支持中的作用,不忽略父亲在育儿中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育儿氛围。关注女性生育时的身体体验和产后的心理调节。良好的生育体验,贯穿生命历程的生育支持政策能够降低育儿成本,缓解当前育龄人群的生育焦虑,提升生育意愿。建议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建立更为系统、有针对性的生育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运用生命历程的研究方法开展优秀职校毕业生成长研究的原因和意义,介绍了生命历程研究、个案研究等主要研究方法和理论,并按生命历程的研究范式对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首届学子成才典型的成长轨迹进行初步分析,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方面揭示优秀职校毕业生的成长规律。  相似文献   

18.
诗歌创作是一种响应于内心深处召唤的创造自由和把生命、情感、记忆、幻想等种种内心真实都融合在一起的过程。在诗歌创作的心理历程申,往往存在着三重转换因素,即从现实情景的浅层触知到心意感悟的提升再到主体生命象态的呈现。本文就着重从这三重转换入手,探寻诗歌是怎样立足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最终走向主体生命幽谷的深层次体验。  相似文献   

19.
在生命体验视域里,主体性德育以生命个体的发展为目标,是一种理解和丰富生命意义、满足生命成长需要的生命活动。其展开路径首先是生命叙事,以对话和独白为表现形式;其次是生命省思,以反思、阅读、聆听、审美为表现形式;再者是生命践行,以合道德践行和非道德践行为表现形式。生命叙事和生命省思最终以生命践行为落脚点,三者在创造真善美过程中使道德学习主体得以生命超越而实现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20.
考研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需求,在分析2007-2010年我校学生考研分数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与个体访谈等方法,对学生考研失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思想重视、行动准备与方法掌握等三方面的不足是导致失利的主要内在原因,尤其是数学、英语、以及跨校专业课得分处于明显劣势.同时,针对现实原因,提出了对策探索的基本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