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宏强 《海外英语》2013,(15):17-19
该项研究采用有声思维和访谈的方法,记录了一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与一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一篇英语议论文有声思维写作的过程,对二语写作中的回避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二语水平越高,二语写作过程中的回避就越少;(2)二语写作中回避产生的情景有三类:用母语梳理不清的思想或话题;二语知识欠缺:复杂的概念或关系不能用二语表达明白。这一结果对深入研究二语习过程中的回避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项研究采用有声思维和访谈的方法,记录了一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与一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一篇英语议论文有声思维写作,对二语写作中母语思维产生的回避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二语水平低者和二语水平高者在二语写作过程中的母语思维总量大致相当;(2)二语水平越高,二语写作中母语思维产生的回避就越少;(3)不同二语水平学习者的母语思维所产生的写作回避在类别上有明显差异:二语水平低者在"遣词造句"、"话题拓展"、"内容构思"上出现了大量回避;而二语水平高者在这三个方面回避的数目很少且差异不大;在"解读题目"和"谋篇布局"方面,二者出现的回避均很少。这一结果对于外语教学和二语习得关于母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声思维和访谈的方法,记录了两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与两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一篇英语议论文有声思维写作的过程,对二语写作中的回避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二语水平对二语写作的回避频率影响不大。(2)二语水平导致写作回避出现的类属分布有明显差异:二语水平低者在"语言形式表达"上出现了大量的回避;而二语水平高者在"话题拓展"方面出现了占总数近一半的回避现象;二者在"解读题目"和"谋篇布局"方面出现的回避频次均很少。这一结果对深入研究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回避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该项研究采用有声思维和访谈的方法,记录了一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与一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一篇英语议论文有声思维写作的过程,对二语写作中的回避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二语水平越高,二语写作过程中的回避就越少;(2)二语写作中回避产生的情景有三类:用母语梳理不清的思想或话题;二语知识欠缺:复杂的概念或关系不能用二语表达明白。这一结果对深入研究二语习过程中的回避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单介绍了有声思维的起源及其主要特征,并在与其它测试方法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有声思维的优点和缺点。同时进一步探讨了有声思维在英语阅读、写作、翻译等领域的应用有声思维是一种适合于语言学研究的测试方法,在二语写作过程和翻译评估研究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实证性研究,有声思维借鉴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模式,试图通过实证,探究大脑的思维认知过程。本文采用"有声思维"的方法收集中外十名大学生在母语写作过程中的数据,并从选词、句型和语篇结构方面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中英思维差异主要体现在三大类:形合和意合、主观型和客观型、归纳型和演绎型。  相似文献   

7.
英语专业学生利用网络语料库对于英语写作中的语块运用,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网络语料库对于学生的作用,实验使用有声思维的方法记录被试学生利用网络语料库修正写作中的语块过程,在结束之后,对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采访。经研究发现,经过一年相关培训的实验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产出的错误语块数量有所减少;有声思维记录证实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语料库提取完整语块并提升语块表达;学生对网络语料库辅助写作模式持肯定态度,认为它有助于提高英语写作中的语块准确性和培养英语写作的学习自主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Melissa A. Bowles于2010年所著《第二语言研究中的有声思维研究法之争议》(Melissa A. Bowles, 2010) 进行简单介绍和评价。在理论层面,该书使用元分析方法系统梳理第二语言研究领域使用有声思维法的实证研究,并对研究者对该研究法提出的质疑进行回应。在实践层面,该书讨论有声思维法研究设计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为不同研究经验的语言研究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母语在二语写作学习中的干扰和负迁移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实际上,在写作思维过程中,母语也会以正迁移的形式作用于思维和认知过程。本研究通过有声思维和问卷调查两项实证研究探索母语以何种形式参与思维过程以及学习者自身如何认识迁移现象。有声思维实验发现母语的使用贯穿写作者思维过程,在内容构思和过程控制两个分过程参与量最大。问卷调查发现学习者自身对于汉语和英语的相似性有所觉察,也承认母语迁移的必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外语阅读研究焦点的转变促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有声思维法应用于外语阅读过程及策略使用情况的研究中。本文通过回顾有声思维法的起源定义、优势与不足,分析了有声思维法在外语阅读策略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二语(英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汉语)思维对其写作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对莆田学院2009级非英语专业两个自然班进行了一项"有声思维"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二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参与量受"有声思维"训练方式的影响,同时母语思维的参与量并不影响写作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式,隐喻性语言的使用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及文化背景。近年来,虽然很多研究者意识到隐喻能力培养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必要性,却很少关注中国学生在二语写作过程中是否能够运用相应质量和数量的隐喻表达。文章立足于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关注现有课堂教学环境下中国学生二语写作中的隐喻产出情况,通过有声思维、事后随访等方式深入探析其产出障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二语写作中教师反馈的有效性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中颇具争议的研究热点。研究者们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初稿和修改稿的对比来衡量教师反馈在二语写作中的有效性,没有深入讨论具体写作环节来揭示教师反馈究竟如何通过注意这一因素对修改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本研究拟通过"有声思维",从学生对两种不同的教师反馈的注意来分析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的有效性,同时揭示学生在接受反馈时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实践两方面研究有声思维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其优缺点,以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二语动机研究在近几十年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近五年来"自我"和"身份"概念的引入使得二语动机研究朝着一个更加动态的视角转变。借鉴Drnyei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与Ushioda的"情境中的人"的相对观,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一个成功的外语学习者Bill的访谈、反思日志以及博客质性数据的搜集分析,探讨其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动机自我系统的动态构建,发现其"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及其"学习经验"之间存在交互关系,并且其动机二语系统有两种独特表现形式,即"努力行为"以及"英语功能观"。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主要考察语篇阅读过程中句法复杂度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推理加工的影响。研究采用有声思维和回溯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中级英语水平学习者阅读句法简单和复杂语篇时的词汇推理加工过程。研究发现:(1)受试阅读两类语篇进行词汇推理加工所使用的知识源呈现共享模式,但其语篇层面和句子层面知识源的使用频率因语篇难度不同而存在差异;(2)语篇句法复杂度对受试词汇推理加工有显著影响,句法结构复杂语篇不利于受试使用语篇层面线索,该类语篇词汇推理成功率明显偏低;句法相对简单的语篇有利于受试成功词汇推理。  相似文献   

17.
研究者通过有声思维阅读实验调查了本校高水平英语阅读者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以两组低水平阅读者为受试开展了有声思维阅读对比教学实验。研究发现,将有声思维法纳入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有声思维阅读训练,可以完善他们的阅读策略,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翻译能力研究通常注重对学生翻译译文的研究,却忽视了对其翻译过程的研究。应用有声思维法可以记录、描述我国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单位,以及对遇到的问题所采取的策略,其研究结果也可以广泛地指导翻译教学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王惟一 《海外英语》2022,(6):68-69+84
该文聚焦于二语语用习得,从理论框架、数据收集方法、研究议题三个方面归纳分析相关文献。研究发现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开始向二语语用习得领域引入新的理论,数据收集方法的混合使用成为趋势,研究议题主要集中在语用能力发展模式,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以及二语语用中的互动能力。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现有研究面临的挑战,为未来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留下了空间。  相似文献   

20.
从联结主义角度看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二语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联结主义学习观证明母语影响是二语习得的重要特征,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中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阻碍作用。我们可以利用母语积极的一面,并通过建立新的权重联结来克服其对二语习得的阻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