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科研究生的《高等数理统计》教学,要根据工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高等数理统计的课程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处理随机数据的思维方法,提高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依据学生志趣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是工科研究生英语教师践行新工科理念、培养深谙技术创新规律且富有国际合作能力的“新工科”人才的必由之路。文章以西安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英语论文写作课程为例,在通过研究方向细分的方式对学生志趣进行分析之后,探讨了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综合教学模式,同时指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工科教师参与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朱威 《考试周刊》2012,(79):169-170
本文在分析工科专业本科生概率统计类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在工科专业研究生统计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学生统计思想的培养,从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工科研究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急需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工科研究生。本文结合工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特点,以OBE理论为支撑构建培养目标,反向设计工科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阐明“本专业+跨专业”教学内容、“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和“政产学研”教学体系的培养方案。以期用科学教育方法来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学历人才。  相似文献   

5.
开展实践性教学是提升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了“脉冲功率技术”课程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物理电子学方向研究生教育中的基本情况,以及前期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阐述了该课程实践性教学探索过程及取得的成效。统计发现,超过95%以上的学生在实践性教学改革相关内容考试中获得了满分,超过70%的学生在拓展学习中主动选择实践性教学改革相关内容开展调研和技术分析。最后,给出了针对研究生前沿课程实践性教学探索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理工大学的“高等数学”课程被评为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哈尔滨理工大学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构建了大学新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体系,以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覆盖学生,以大学生数学竞赛平台为出口检验学习成效,以优秀的工科数学教学团队为技术保障,以“互联网+数学”教学形态为依托,实现了四位一体的新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在课程建设中注重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首创了课程思政“15143”框架。“高等数学”课程的发展理念与经验对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的通识课程的重新定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工科院校材料类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企业或者科研机构工作,均要求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本文从材料类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方面指出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并提出课程教学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技前沿、注重学科交叉及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等,从而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典型的工科研究生专业实验课程——"叶轮机特性实验"的教学过程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学生的基础、动机和主动性等对课程成绩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工科研究生的特点,对这类课程的考核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工科院校研究生数学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过程、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导师责权机制、完善过程监控和强化政策与条件保障等方面对新型创新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宽严相济原则对于新体系构建的重要性,论述了数学教育创新体系构建对提高研究生数学基础教育质量、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研究生所具有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国338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1973名工学硕士生和22967名工程硕士生的离校反馈调查数据,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内部视角对我国工科硕士生的培养状况和就读体验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工科研究生对培养环境、导师指导、培养过程的认同度较高,对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生活条件的认同度都较低;工学硕士生和工程硕士生在课题参与、论文发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工科硕士生对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均较为紧迫,工程实践机会与就业指导是学生最大的诉求。重新定位工科研究生教育的性质,改革课程结构与提升教学质量,增加工程实习实践活动的比重,是提高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科研创新能力是工科研究生的核心能力,是衡量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参考点。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纳入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中来,通过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标准制订、过程监控、评价反馈等方式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确保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实质性提高。  相似文献   

12.
课程是构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人才培养过程的基本载体,数学课程教育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介绍了在实施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创新教育和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中的一些教学理念和举措。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江苏省电气装备电磁兼容工程实验室为例,分析了产学研合作促进工科研究生培养的问题,讨论了工科研究生作为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提出了坚守学术道德与科研诚信的主观性,坚持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的主导性,培养学生独立科研能力,以及提高专业技能、参与生产实践的培养方法。历届研究生学习、科研和就业情况表明,上述教学改革方法有助于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胡振光  梁军  王桂霞 《高教论坛》2022,(1):53-55,83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之一。基于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以及国家一流专业的建设标准,桂林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学团队积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引入成为教学团队进行课程思政基本教学模式。本文总结了学校“化工原理”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创设的案例引入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及其在化工原理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结果表明案例引入教学法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化工原理课程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工科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工科强国意识。  相似文献   

15.
以学生的能力提升为核心,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人才培养过程,形成新时代“思路引领、能力提升、师生协作”的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教师在开展“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力培养符合国家需要和科技进步的综合型人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创新创业的项目和课题为导向,将问题导入课程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加强实验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开拓出创新创业与教学相结合的新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性一直是工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必须遵循研究生教育的规律,紧扣研究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精心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注重思想与思维的训导,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不断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工科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开展了以课题研究式教学为主的改革探索。该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调动了研究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对硕士研究生快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讲授工科硕士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过程中的具体教学实践,从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探索,以期为提高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工科硕士研究生随机过程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阐述了随机过程课程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并对课程内容更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管理类研究生基础数学教材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相对于文科的经济管理专业和一般工科专业 ,工科院校中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比较特殊 ,其基础数学课程究竟应该怎样设置 ,很值得探讨。而研究生层次的基础数学课程建设的成熟性、规范性与本科层次相比就显得更加薄弱 ,更值得探讨。事实上 ,到目前为止 ,在我国许多工科院校 (包括重点院校 ) ,管理专业研究生数学类课程的内容主要是“运筹学”、“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等技术科学类学科 ,根本没有开设专门针对研究生的基础数学的课程。这不仅造成本科原为管理专业的学生重复学习 ,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