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文良,1935年生,大学学历,研究员。一九六一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直至退休。曾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课题主持人,国家北方稻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核心领导小组成员,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吉林农业大学农学系、长春农业科学院、山西省繁峙县顾问,中共公主岭市委、市政府专家顾问组成员,现任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亚太经济发展中心和中国行业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先后获得“著名专家”、“全国首批农业行业优秀人才模范”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鱼业研究中心生物技术室主任杨弘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鱼类遗传专家,杨弘研究员长期从事鱼类生化、生物技术和水产遗传育种研究工作,特别是开展罗非鱼品种改良和养殖生物学研究,罗非鱼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3.
白志礼     
《中国青年科技》2001,(5):61-61
白志礼.男.1945年11月生.陕西省扶风县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修业5年。毕业后分配至甘肃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1983年调入陕西省农业科学院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研究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历任陕西省农业经济研究所、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  相似文献   

4.
汪晓云,浙江省常山县人,毕业于常山县农业技术学校农学专业。现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科技园区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科技园区专家,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杂志特约撰稿人,北京绿东国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总农艺师、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5.
迎接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新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迎接21世纪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新浪潮,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思路、重点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物技术的最终目标是产业化,而产业化的核心和关键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功能基因,因此,在农业生物技术研发过程中,对专利信息的管理尤为重要.通过对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研发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和我国目前农业生物技术专利信息的管理现状分析,提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专利信息管理目标和加强农业生物技术专利信息资源建设、提高农业生物技术专利信息管理能力、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专门人才队伍和服务机构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范晓男 《华夏星火》2013,(12):12-18
2013年11月14日,“第八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大会暨中关村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农业科技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等千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中国农业科技领域的这一盛会。  相似文献   

8.
正范云六,湖南长沙人。农业生物工程专家。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60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HarvestP lus项目中国负责人,生物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9.
作为第一个在世界上报道了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取得成功的农业技术研究工作者,作为一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农业专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的曹鸣庆研究员在几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中,孜孜不倦,兢兢业业,以严谨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刻苦精神,在农作物细胞工程的基因工程领域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研究和改良蔬菜品种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三色农业”——未来农业发展的希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建中先生创建“三色农业”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前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兼职研究员,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包建中先生一生潜心农业科学研究,1995年,年逾花甲的包建中先生毕一生农业科研成果之精华,“厚积而薄发”,倾心尽力撰写成了《探讨中国农  相似文献   

11.
李争 《科协论坛》2007,(5):87-88
以植物和微生物为对象的农业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最广、最具有产业前景的领域,而合理的制度与政策有利于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与壮大。本文通过对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政策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如何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促进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玉溪市农业科学院(玉溪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是玉溪市集农业科研和推广、技术培训、科技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推广机构。现有在职职工47人,其中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5人、高级农艺师19人。享受国贴、省贴、省突待遇的专家6名,省委联系专家3名,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名,1名专家获首届"玉  相似文献   

13.
朱昌雄,男,1963年生,福建寿宁人,汉族,中共党员,二级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生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环境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微生物技术分会理事,北京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工学会会员,中国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委员,中国腐植酸协会理事,《中国生物防治》、《现代化工》、《腐植酸》和《中国农业气象》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14.
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天津空港经济区.坐落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就是在这片占地50亩的园区,来自台北的工业生物技术专家郭瑞庭研究员组建了自己的课题组.并团结带领着一批人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开始了不懈地求索。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济宁市农科院尹逊利研究员是小麦育种专家,他爱岗敬业、务实创新,对农业科研事业执着追求,为推动小麦优质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微生物生物技术三个领域进行综述,进而论述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内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农业新技术     
锣鼓 《世界发明》2003,26(1):17-17
目前,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大致分为三类,即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现代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600多位专家对我国信息、生物和新材料领域进行预测,提出了未来10年我国可能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核心技术共8项:系统芯片(SOC)技术,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OLED显示技术和数字传输、压缩、编解码技术,医药生物技术和疫苗,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技术,农业生物技术,高性能低成本钢铁材料以及材料的制备和检测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于2004年6月组建,其前身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站,挂靠所内的有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方高原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大学-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站。  相似文献   

20.
人物简介     
周泉 男,汉族,1963年7月出生于湖南隆回,研究生文化,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岳阳市科协副主席。现任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湖南博达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