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应山西省古籍整理委员会约稿的《莲洋集》点校本初稿业已完成,已交山西人民出版社古籍编辑室审定。 现将《莲洋集》的作者吴雯以及该籍的不同版本和点校简单情况介绍如后。 吴雯,字天章,清顺治甲申(1644年)生于辽阳。顺治七年庚寅(1650年),其父吴允升授蒲州学正,遂举家移居蒲州。顺治12年乙未(1655年)吴允升成进士。顺治13年丙申(1656年)正月卒于官。卒后授临颍知县。当时吴雯家中尚有祖母及母刘氏。雯为长子,其弟三人:吴、吴霖、吴霞及其妹  相似文献   

2.
清初河东布衣诗人吴雯著有《莲洋集》,存诗2000余首,并有多种版本存世,《四库全书》所收为其一种。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5年)出版的荆圃草堂本有翁方纲编定的《莲洋吴征君年谱》,至今300余年未见其它年谱。然翁氏年谱不仅行年多缺,而且内容过于简略空疏,令读者对吴雯一生行迹难得要领。现搜集多方资料重新予以修订补注,以期做到查漏补缺之效。  相似文献   

3.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贞元九年(793)进士。贞元十二年(796),授秘书省校书郎,十四年(798)登博学宏辞科,授集贤殿正字。  相似文献   

4.
《辞海》“杨贵妃”条下说:“杨贵妃(719~756),即杨太真,唐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小字玉环。……”(见新《辞海》1260面)关于杨氏籍贯,我认为《辞海》说对了一半,说错了一半。 杨贵妃确系山西芮城县西部,即唐时永乐县人。据清乾隆时编修的《蒲州府志·古迹》载:“杨妃村:在雷首山下(雷首山在今永济县南,芮城县西部,即中条山西端)独头坡。唐贵妃杨氏,本弘农人,其父无琰家于蒲州之独头村,贵妃生其间。及入宫后,因号其村为贵妃村,今独头坡正唐村也。”唐永乐县,即今芮城县西部。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0年)撤永乐县,并入河东县(见《宋书·地理志》)即今永济县。永乐县并入河东县后,为河东  相似文献   

5.
张巡籍贯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史之乱时,张巡血战睢阳,力抗叛军,以身殉国。新、旧《唐书》皆有传,历代诗文也有不少谈及他的生平、籍贯的。然而,说法不一,“邓州南阳说”“蒲州河东说”“睢阳说”莫衷一是。笔者翻阅了大量资料并经实地考察证明,张巡祖籍在唐代蒲州河东(今山西芮城),出生地在邓州南阳(今河南邓州),战死在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因殉国时,身首支离,三地皆招魂而葬。  相似文献   

6.
吴雯是古河东人,清初著名诗人。一生布衣,诗才高妙,被当时文坛目为“仙才”。所留诗歌达两千多首,其诗作有不同版本行世,被《四库全书》收录。由于种种原因,文学史上对吴雯生平和版本缺乏全面介绍和深入研究。吴雯许多诗歌表现了一生生活困窘、仕途偃蹇的境况。他无心仕途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憎恶封建官场争权夺利、相互倾轧而又洁身自好的内容,相当一部分诗歌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广大黎民百姓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关怀,对残酷勒索农民百姓的封建官吏进行了无情揭露和鞭挞。艺术上具有天真浅淡、清俊通脱、气韵生动、风神古雅的特点。他力求陈言务去,独标新奇。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应给予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大思想家、文学家,世称“柳河东”,他自己也说:“河东,古吾土也。”(《柳河东集》)卷三十二《送独孤申叔序》。以下引(《柳河东集》只注卷数和篇名)《旧唐书·柳宗元传》说“河东人”,《新唐书·柳宗元传》说“其先盖河东人也”。他的文稿在其临终前交好友刘禹锡整编,名《河东先生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名《柳河东先生全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名《柳宗元集》,收录文同《柳河东集》)。可“河东”很大,唐有河东道,是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河东道道治,在贞观时治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原镇),开元时治蒲州(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辖境最大时有今山西全省及河北东北部内外长城间之地。可这里所谓“河东”,不是指唐河东道,而是指秦汉以来的“河东郡”。  相似文献   

8.
央视举办的CCTV“大红鹰”杯全国相声大赛在对演员基础知识测试中,出现了“呆板”一词,演员认读为“呆(dai)板”。对此,观众发生争执,年大者说应读“呆(ai)板”,不能读“呆(dai)板”。现就读的中小学生则说应该读“呆(dai)板”,不能读“呆(ai)板”。各持己见,  相似文献   

9.
2009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十八),“河东文化研究成果应用与普及交流恳谈会”在运城学院举行。此次会议由运城学院河东文化研究中心和运城电视台联合举办,40多位相关学者和传媒人士到会并参与了讨论。会议共分五个议题:(一)尧舜禹文化、关公文化、盐文化、河东戏曲、世家大族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二)河东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河东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三)河东文化传播内容、方法、途径等的创新与深化;(四)河东文化研究与河东文化传媒的常规合作机制;(五)河东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维     
王维,字摩诘,山西省祁县人,生于武后长安元年(公元七○一年),卒于肃宗上元二年(公元七六一年)。他父亲名处廉“终于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旧唐书·王维传》)河东蒲州就是现在的山西永济县。王维是盛唐时期的一位很有名气的诗人、画家、音乐家,可以说是多才多艺。开元九年他二十一岁时中进士作大乐丞,后因给人舞黄狮子的事受到牵连,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三十四岁  相似文献   

11.
河东名酒     
河东自古素以酿造名酒闻名。较为著名的有蒲州(今永济)的桑落酒、蒲州酒,垣曲的菖蒲酒和芮城的堆花酒。 桑落酒因秋季桑叶凋落时酿成而得名。后周大诗人庾信有《就蒲坂使君乞酒》诗,中有“蒲城桑叶落,坝岸菊花秋”可证。《永济县志》中记载:“蒲州城外东南五里土龟原后土祠有桑落泉,因‘桑落酒’得名,酿酒最佳。”李肇《国史补》说:“河中桑洛坊有井,酿酒甚佳。”泉,坊,井皆固桑落酒得名,可见这种酒的酿造源远流长了。  相似文献   

12.
“晋见”与“觐见”,因读音相同,词义相近,常常被用错。例如:(1)五世达赖罗桑嘉措于清顺治九年(1652)率3000人的队伍,赴北京晋见顺治皇帝,在北京住了两个多月……(《中国文化报》2013年03月07日)  相似文献   

13.
纳兰性德和康熙皇帝是同龄人。纳兰生于顺治十一年(1655)十二月,康熙皇帝生于同年三月,康熙皇帝比纳兰稍长几个月。康熙十五年(1676)。纳兰二十二岁时考中进士,康熙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晋升为一等。在这十年里,纳兰一直在康熙身边当侍卫,关系十分密切。康熙每次出外巡查,纳兰几乎无役不从,下面是有关史料的  相似文献   

14.
刊中报     
2003年第1期·课文背景知识·鹳鹊古楼今何在在教古诗《登鹳鹊楼》时 ,学生们朗朗诵读了“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突然有人问 :“老师 ,鹳鹊楼在哪?如今还在吗?”就是 ,鹳鹊“楼”到底在哪儿呢?雄伟的风光是否依然如故呢?原来 ,这“鹳鹊古楼”在山西省永济县西北的古蒲州城遗址上 ,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鹳鹊楼)之一。它由南北朝时北周(公元557至581年)蒲州守将宇文护所建 ,一直到唐代宗大历(公元776年至778)年的二百余载间成为“独立于(黄河)中州的历…  相似文献   

15.
舜的传说     
出运城北门行三十里,有鸣条岗,岗上有一座舜帝陵庙,河东人民称它舜帝庙。据《蒲州府志》和《解州州志》载:这座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明嘉靖年间因地震毁坏,万历年间依旧规模重建,经清代多次修缮,至今保存尚好。舜帝  相似文献   

16.
一、“受”与“授” 人教版《语文》对韩愈《师说》一文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的注解是: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者,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受,通“授”。  相似文献   

17.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3,(13):I0002-I0002
一、生平介绍 柳宗元(773—819)唐代中期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县)人,世称“柳河东”。21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里行、礼部员外郎。他和韩愈同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文名相当,后世并称“韩柳”,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相似文献   

18.
诗人逸事柳宗元(773-819)是唐蒲州解县(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大书法家柳公权(778- 865)因任河东郡公,亦被称为柳河东。二人都擅长诗文,书法也称绝一时,但其命运不同。柳宗元屡遭黜罚谪降,柳公权官至太子太师, 二人并无往来。元和十一年(816 年),岭南节度使要筹建一方大鉴禅师碑以纪念禅宗南派创始人惠能和尚,特意请柳宗元撰文,柳公权挥毫,两个“柳河东”联手,遂成名碑,并传为佳话。其碑当年就立于广东韶关曹溪,北宋苏东坡称此碑“妙绝古今”,可惜后来失落,仅有拓本传世。  相似文献   

19.
宋琬(1614—1674)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有《安雅堂全集》。 (一) 宋琬于顺治四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后来仕途并不得意,曾两次下狱。顺治七年宋琬“用诬浮系于理凡浃月,而获湔祓,还官郎署。’(吴伟业《宋玉叔诗文集序》)顺治十八年,正在浙江按察使任上的宋琬,被满门抄系,槛车押赴北京,这一次被关了三个年头,才被免罪放归。两次都是族人告密,都与于七起义有关。顺治五年,于七在山东栖霞一带起兵反抗清廷,曾攻州  相似文献   

20.
元杂剧大师关汉卿籍于何处,文学史上众说纷纭。一说是“大都人”,根据是钟嗣成的.《录鬼簿》和《析津志》;一说是河北安国人,根据是《祁州志》;一说是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县)人,本于《元史类编》、《山西通志》、《蒲州志》、《解县志》。三家各执一词,相持不下。我的看法,既然几处方志均有记载,大概总是“事出有因”吧,但要辨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