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邓小平农民问题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不可或缺和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党的思想路线在农村改革开放实践中得到恢复和发展;农民问题是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突破口;保障农民权利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农村改革中提出了对新事物"不争论"、依靠群众推进改革的思想;农村改革促进了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渐进式改革是邓小平关于改革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是邓小平改革战略思想的核心和精华。邓小平渐进式改革的战略思想主要表现在改革要先易后难、先农村后城市、先经济后政治、先沿海后内地、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保持政治稳定,坚持政治改革是邓小平一贯思想,本文从政治稳定和政治改革辨证统一关系中,论述政治改革是政治稳定的有力保证,深刻理解邓小平的政治稳定与政治改革思想,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于深化和推进我国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之一。邓小平高度重视中国的"三农"问题,他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国农业基础地位理论、农业战略理论、农业发展理论等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思想理论体系。在邓小平农业思想指导下,中国的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初步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小康的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的农业战略思想将继续指导我国的农村改革发展,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政治哲学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有正确的方向、目标和步骤,在于有邓小平的政治哲学为指导。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制度化、法制化、民主化与官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腐败的冲突及其消解,构成了邓小平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与概念构架;而以发展为主轴,通过波浪式和主动控制的推进,最终达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协同互动,则是其基本实施方略。  相似文献   

6.
福州农村改革发展走过了30多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全市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稳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充分肯定和全面分析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对于增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信心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基于对中国具体国情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创造性地提出了首先从农村改革的战略思想,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推进中国的政治发展,农村包围城市仍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政治发展之路,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改革发端于农村。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极大的热情、敏锐的眼光、非凡的胆识,积极倡导、支持和推动了农村改革。党同农民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农民是党在农村中的重要依靠力量,是我国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第一位的问题。本课题围绕邓小平关于农业是根本、农业基础地位的理论;关于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理论;关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理论;农业最终要靠科学解决问题理论等展开论述,旨在理清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农村改革中的伟大功绩和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把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同邓小平的其他"三农"思想(如邓小平农业政策思想、农村改革思想、农村稳定思想、农民脱贫致富思想、农村教育思想等)相对区别开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过去的邓小平理论研究只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了它们之间应有的区别。严格意义上的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包括科教兴农思想、工农业协调发展思想、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农业综合开发思想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万里与农村改革中的“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前的农村改革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序幕,但是,农村改革的启动历经磨难.本文通过考察万里推动农村改革的历史过程,分析了农村改革在发轫、突破、推进的过程中所遭遇的体制阻力和思想限制,探讨了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和外在条件.本文认为,农村改革的关键在于突破教条主义的意识形态限制,以民众的需求和选择作为政策调整的根本出发点.改革的方案并不是来自于先验的理论,而是来自基层的探索.改革在推进过程中所获得的体制性支持也至关重要,保持政治体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才能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有利的体制环境.面对危机和发展的迫切形势,需要政治家担当起自身的使命和责任,并勇于承担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辩证地包含着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稳定思想。对这一崭新思想不能从字面上割裂开来去作简单理解,应该看到其深层含意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有机统一的整体:即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政治体制自身的完善要求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政治稳定是深化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前提;坚持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是维护稳定(包括政治稳定)的根本保证;政治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稳定,是与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开启的政治体制改革伟大实践,为新时代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乃至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奠定了重要基础。系统梳理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可以发现其鲜明特点,即指导思想的原则性与创新性、目标取向的系统性与人民性、战略布局的全面性与革命性、策略选择的渐进性与试错性。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曾指出:"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教育是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进一步缩小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的距离,教育方面也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学校的学生,不管是知识还是学习行为,都与城市学校的学生还有较大的距离,尤其是英语方面。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对中国农村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为中国农村改革提供了正确的路线保证,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农村改革揭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即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为中国农村找到了基本的依靠力量,即强调了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面对一系列改革任务带来的大变革、大挑战、大考验,公司始终保持思想政治工作与改革攻坚任务同频共振,通过做好"稳压器"、当好员工"主心骨"、添充"正能量",为"三集五大"建设、主多分开等改革攻坚任务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6.
高效课堂即高效型课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课堂是影响教学活动、关系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跟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相关。落实新课程理念关键在课堂教学,所以,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也落在课堂改革。但是,由于农村高中具有独特性,目前仍然存在改革不彻底、课堂低效化的问题,这是新课改给农村政治教师的巨大挑战。如何深入推进政治课堂改革,构建高中高效政治课堂,通过对新课改下高中高效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进行实践,文章从教师的教法、学生的主体性、多媒体运用三个方面来探究构建农村高中高效政治课堂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广泛深入思考并做出一系列精辟论述,形成了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这一思想以制度改革为其鲜明特色,既是对传统的政治制度禁区的突破,又是对“革”教训及制度弊端的深刻反思,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行方向。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推进政治制度建设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为促使中国政治权威的转换,邓小平从改革党和国家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入手,通过建立权力交接制度、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反对和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宣传以及坚定不移地推进法制建设等项措施,实现了中国政治权威由超凡魅力型向“准法理型”的转换,为21世纪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批评“两个凡是”,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安徽农村改革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的复出及其领导下的党的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为安徽农村改革的兴起提供了组织保证;邓小平“不搞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务实态度和实践反馈法,为安徽农村改革的兴起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南方谈话”关于思想理论教育的三个重要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文献。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要高度重视对青年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思想,对当今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