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信息》2004,(12):52-53
海洋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空间,然而人类在利用海洋的同时,种种不当的措施正不断地恶化海洋的生态环境。在此情况下,科学家将目光投向了海洋生物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的研究。在他们看来,抢救.保护和利用宝贵的海洋生物基因资源,对于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药物研究的兴起,开发新颖的海洋生物资源,包括微生物资源,并充分挖掘其潜力越来越成为科学家们的研究重点,张翼就是其中之一。张翼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7月起被引进到广东海洋大学,任海洋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化学室主任。多年来,他从事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在生物医药、营养保健和环境友好农药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他的梦想是,从海洋(微)生物中发现可防治重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发展海洋经济是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开发海洋这一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宝库也已上升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战略性问题。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快速发展的经济对资源的需求又不断增加,使得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起到越来越重要。丰富的生物、港口、矿产、旅游等资源,有利的地理位置,显示了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优越性。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海洋运输、旅游、海上油气开采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资源开发不合理、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灾害频繁、领土争议等困扰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为了实现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做到:①实施以淘汰高污染产业、发展清洁及环保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②加强包括宣传、规划、环境治理、防灾减灾在内的综合管理;③发展深海开发、海洋生物和海洋探测等技术,走“科技兴海”之路;④大力发展海洋油气、旅游、生物、化工等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4.
海洋科学有很多方面,目前的确有把握的可以作为带头学科的是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基因库开发前景很广,每找到一个生物新种就是找到一个新的基因库。目前开展海洋鱼类生殖内分泌学和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解决存在的苗种,饲料,病害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可能全都用基因的手段培育.改造海洋水产品.还可改造种群。  相似文献   

5.
小易 《科学大众》2000,(9):35-35
海洋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其物质表现是海洋生物资源,它们具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首先它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每年为全球人类提供了22%的动物蛋白,此外许多海洋生物还具有重要的药用及工业价值。因此,海洋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实现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8):F0004-F0004
管华诗,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长期从事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药物与食品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海洋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7.
海洋渔业过度捕捞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海洋渔业的发展,过度捕捞已逐渐成为危害海洋环境的重大问题。过度捕捞使整个海洋系统生态退化,海洋生物多样性降低,海洋生境受到严重破坏,一些优质生物种类濒临灭绝。针对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的现状,本文对我国海洋过度捕捞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应对过度捕捞的一些建议,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4,(9)
<正>[导读]科技日报社与科技部社会发展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共同举办专家座谈会,来自我国深海探测与运载作业技术、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及海洋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热议。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我国海洋科技取得了哪些成绩?还有哪些困难亟待克服?当我们强调海洋经济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对海洋有了深入的了解?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有哪些特点,需要怎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我国海洋药用资源和海洋生物技术领域研究发展的战略需求,以海洋药物学课程为例,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模式和加强课程衔接,培养掌握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和熟悉海洋活性产物开发的药学综合性专业人才,从而构建多学科交叉的海洋药物学课程教学体系,为海洋药物学课程教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能源发展及海洋生物质能源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能源是当前能源领域的一个热点,但其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与当前的高油价密切相关的,存在与人争粮,威胁粮食安全等严重制约因素,而巨大的海洋生物质资源宝库,可望成为稳定提供生物质能源原料的有效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能源发展状况,并对海洋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一、大力研究和开发海洋生物科学家们十分重视海洋生物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特别是在利用海洋生物制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就发现了三种具有抗癌作用海洋生物。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海洋药物研究中心发现叶托马尾藻、铁钉菜和蓝斑背肛海兔等三种海洋生物中,具有多种抗癌活性的化合物。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上的这一首次发现,是通过三年艰苦努力的结果。研究人员从我国东南沿海数十个海港、上百个岛屿,采集300多份标本进行抗肿瘤药物成分的筛选,发现属于15个科的23种海洋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叶托马尾…  相似文献   

12.
主要阐述海洋沉积物中氮的存在形式与分布、氮的早期成岩和去营养化作用、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以及氮与生物特定种群的关系等,探讨了影响海洋沉积物中的氮循环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海洋沉积物中的氮与生态系的关系,以期对研究氮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我们国家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相对比较多,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为我们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但是,目前海洋出现污染严重,过渡捕捞等现象对海洋生物可持续利用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促进我们国家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通过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对提高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措施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海洋沉积物中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阐述海洋沉积物中氮的存在形式与分布、氮的早期成岩和去营养化作用、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以及氮与生物特定种群的关系等,探讨了影响海洋沉积物中的氮循环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海洋沉积物中的氮与生态系的关系,以期对研究氮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12,(16):40-41
《中国海洋物种和图集》发布 共两万八千种生物 7月25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的重要成果——《中国海洋物种和图集》。该图册基本摸清了中国海洋生物的“家底”,共收录我国海域海洋生物59门类28000余种。研究表明,我国是全球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海洋物种数约占全球已知海洋物种数的13%。《中国区域海洋学》和《中国海洋物种和图集》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第三海洋研究所牵头编纂。  相似文献   

16.
海洋生物是人类食物、医药和绿色环保产品的重要资源库。在当前陆地资源过度开发、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海洋经济建设,构建和谐海洋的必然选择。因此,中科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不  相似文献   

17.
香山科学会议于2004年5月18~20日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了题为“海洋生物基因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的第225次学术讨论会。朱作言院士和相建海研究员任会议执行主席,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8.
佘军 《百科知识》1994,(6):62-63
在我们的地球上,71%的表面被蓝色的海洋所覆盖。海洋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宝藏。海洋生物资源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据报道,日本人的食物蛋白有40%来自于海洋;我国1985年的海洋产值不过60几亿元,但到了1992年已经达到约900亿元。伴随着海洋开发和利用的飞速发展,对于  相似文献   

19.
王义民 《今日科苑》2011,(11):70-77
<正> 威海是海洋大市。为了保护好威海市近海海洋生物资源及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威海市海洋生态城市建设,该市于今年4-6月份组织相关行业的专家对威海市近海海藻资源现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将于10 月23日邀请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段德麟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缪国荣教授、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李修良研究员等12位知名专家及威海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和部分水产企业代表,召开了"威海近海海底荒漠化治  相似文献   

20.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蓝色农业的主战场,海水养殖是海洋蓝色农业的优势产业。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海水养殖生物资源研究的重点将着眼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地可持续发展,努力推动我国从世界海水养殖大国向世界海水养殖强国的跨越式发展,把生物资源和基因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有机结合,创造环境和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新局面。本文围绕海水养殖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就海水养殖生物的遗传改良与新品种培育、海水养殖生物的免疫与疾病控制、海水养殖生态环境评估与健康养殖技术,以及设施养殖渔业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发展战略与目标和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论述,对有关基础研究及其重点领域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