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达尔文的演化论基础,所有的语言学研究数据,都不会有任何意义!"10月底11月初来到北京,应邀参加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和中文系举办的演化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语言学者和顶尖的大脑与基因研究科学家等齐聚一堂,探讨人类语言起源和演变的历程。我报告的是文字的阅读及书写在大脑里的神经运作回路和方式。呼应王士元教授的开幕宣言:"没有达尔文的演化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夏炎 《科学中国人》2014,(12):33-36
2014年10月25日-28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联合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国际研讨会",主题集中为"语言变化"。21世纪的语言学更快地向跨学科合作发展,近十年来,在国际顶尖学刊《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的与语言学有关的研究基本上都分属于演化语言学领域和语言的大脑认知研究领域,而这两个方面可以统一到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上来,本质上都是要回答语言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特性以及演化过程。从人类复杂系统角度来进行语言研究是语言学新的学科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郑青 《科教文汇》2007,(7S):178-178,182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路的普及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语言习惯,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反映了语言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初步探索了网络语言的变体特点和形成原因,以及对网络语言应该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李广华 《科教文汇》2008,(3):164-164
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加利·帕尔默在其1996年出版的《文化语言学理论构建》中结合了语言人类学的三大传统学派和近代语言学中发展中最为迅速的认知语言学提出了文化语言学理论。本文旨在分析帕尔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人类语言学情结。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路的普及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语言习惯,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反映了语言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初步探索了网络语言的变体特点和形成原因,以及对网络语言应该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刘彩霞 《科教文汇》2009,(15):246-247
生成语言学理论在西方语言学界被视为形式语言学的主流学派。本文首先从西方语言哲学思想入手概述了生成语言学理论的哲学基础,然后从语言能力、语法自主和语言习得机制三个层面阐述了生成语言学的语言观,最后从方法论上论述了生成语言学的自然主义特点和科学理性的语言研究范武。  相似文献   

7.
生成语言学理论在西方语言学界被视为形式语言学的主流学派。本文首先从西方语言哲学思想入手概述了生成语言学理论的哲学基础,然后从语言能力、语法自主和语言习得机制三个层面阐述了生成语言学的语言观,最后从方法论上论述了生成语言学的自然主义特点和科学理性的语言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8.
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隐喻的。隐喻思维对语言的起源、概念系统的形成和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隐喻思维方式使得语言在起源之时就充满了强烈的隐喻色彩;原始的经验积累形成了根隐喻,对人们概念系统的形成、对事物的认知方式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隐喻思维的创造性和联想性在不同的认知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新概念、新词语、抽象语义从而不断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概念系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语言哲学的话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然而,不管是语言学家还是哲学家,他们的研究往往是将语言作为方法或是切入点来研究哲学,哲学是最终的落脚点.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哲学的课题时容易偏离语言学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忽视了从哲学思想出发对语言学的本体进行研究.对此现象,笔者分析了原因,并从分析哲学对西方主要语言学思想理论的影响入手,以语言学发展的具体事实为例来论证哲学思维对理论语言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讨论了语言学家的语言哲学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0.
意象塑造是语言的基本功能之一,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帕尔默认为将母语与认知语言学结合起来使可产生一种对人类在文化研究中遇到的语言现象更有解释力,同时也使语言生动、形象、具体、富于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高洪 《百科知识》2007,(7S):31-31
多数自然科学家认为,是宇宙“选择”了人类。因为现代天体物理学以及生物进化论已经勾勒出这样一幅宇宙演化的过程图景:先是宇宙(天体)的起源,然后是地球的起源,再有生命的起源,最后是人类的起源,这“四大起源”构成了整个自然界的演化,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人类是宇宙长期演化的必然的产物。人们平常所说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情报检索语言研究的热点问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80年代以来,我国情报检索语言理论和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情报语言学从初创逐步走向成熟,情报语言学系列课程不断完善,并取得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一些热点问题,如分类主题一体化、自然语言应用等问题在理论上进行了探索,在技术上进行了实践.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与延伸,情报检索语言如何适应新的检索环境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面向21世纪情报语言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李晔萍 《科教文汇》2011,(35):167-169
语言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发展最显著的规律是其具有不平衡性和渐变性。普通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发展的共通规律和一般原理,将语言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特征加以归纳。本文将站在普通语言学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分析语言发展过程中产生不平衡性的原因,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再度分析阐述语言发展的这一规律,并将主要着重词汇的发展不平衡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语言起源与人类基因演化的关系密切,语言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基石,很多几乎被人们遗忘的语言中可能隐藏着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但在过去300年里,地球上语言消失的速度一直在加快,目前世界尚存的6800多种语言中,在21世纪会有一半行将灭亡,200年后,将有90%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5.
软件演化是解决软件产品需求变化的重要方法,但传统的手工演化方式已不能适用于日益复杂的演化过程,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演化方法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通过对人工智能语言Scheme特点的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Eclipse平台的Scheme语言解释器。该解释器为智能化软件演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冬楠  王朝培 《科教文汇》2012,(17):122-123
心理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是对语言的生成、结构、语用、语言习惯等的研究。外语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研究心理语言学,并运用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去指导我们的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王志容 《今日科苑》2010,(16):52-52
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一书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建立。生成语法通过研究心智来研究语言,完全脱离了社会这个真实的大语境。社会语言学则是把语言放在社会这个大的语境中去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本文通过对生成语法和社会语言学的哲学基础、研究内容、方法论三方面进行对比,试图解释生成语法和社会语言学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来达到研究语言本质的共同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对于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因素越来越感兴趣。本文通过语言相对论和语言的社会化两个方面来研究二语习得,并且注重了语境和文化因素在会话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长久以来,关于语言的产生和语言的本质,一直都是语言研究者们所关注和探索的问题。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简述了人类对自身语言认识的不断发展。在早期的人类语言研究中,语言起源充满神秘色彩,语言只是研究其他人类精神财富的一种文字工具,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语言研究;到了近代,尤其是现代,新的科学技术使得人类对语言的研究产生了质的飞跃,语言研究趋于本体化。语言研究者们对人类大脑的语言机制、语言的起源以及语言习得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更为科学和理性,研究内容趋于语言本体,研究领域更具融合性,朝着认识人类自身的目标积极努力着。  相似文献   

20.
阮姝 《科教文汇》2009,(1):243-244
随着社台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广告语言也一度成为一种社会特征,是许多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进行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广告语言的基本特征入手,着重阐述了英语对广告语言的影响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