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雄"表弟     
表弟终于为他的英雄梦付出代价了. 那天,我去表弟家玩.表弟告诉我,后面竹林里有个盘子般大的马蜂窝,问我有没有兴趣跟他去瞧瞧.马蜂窝的吸引力太大了,我拒绝不了,于是就跟他来到了后面的竹林.  相似文献   

2.
在一节体育课上,一位同学被老师点名去跳高,由于他当时正在走神儿,匆忙中奔向横竿,一急之下,忘记了老师刚刚讲过的要领,结果是面向老师,背向横杆顺势拔地而起,跳了过去.当他落在沙坑的时候,同学们哄堂大笑,只有体育老师没有笑.他并没有责怪这位同学的跳法"错误",相反却鼓励他去练习这种独特的跳高方法.  相似文献   

3.
①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 ②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  相似文献   

4.
于永正,这个小学语文教育界响当当的名字! 我拜读过很多关于他的文章和课堂实录,他大师级的形象已经植根于我心中,深深地影响着我!10月28日下午,我有幸在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再次亲身体验他的课堂,聆听他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他那简简单单、朴朴实实的语文课堂上充满了浓厚的"语""文"的味道,他那厚重的文化气息浸染着每一位学生,也使我顿有一种"拨云见日"之感.原来,语文应该是这样教的,不需要太多的花哨,只需踏踏实实地引领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感悟.  相似文献   

5.
朋友介绍我认识了一个书法家.那天,我们几个人相约去参观他的工作室.   ……  相似文献   

6.
我想起到芬兰第一天的情景.出租汽车司机按照我出示的地址把我带到要去的地方,帮我把行李拿下.我有两个大箱子,一个提箱和一个大旅行包,很难挪动.我把东西放在路边,我要去15楼,找到了15楼,却怎么也找不到要找的房号.我看到一间屋里有一个老人坐在窗前,我敲了敲窗户.我给他看了地址,他提起我的两个大箱子,带着我就走.走了一会儿,他一回头,发现我落在后边,就等着我,等我追上来了,他要和我交换行李,因为他发现箱子可以拉着走,让我拉箱子,他提包.我们围着好几个楼绕,就是没找到要找的房号.  相似文献   

7.
我有一位朋友,是村办企业的推销员,因工作原因经常出差.一次,我去他家串门时,他的母亲告诉我,他8天后才会回来,到时候给我捎个口信儿.  相似文献   

8.
许多年前的一个下午,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个皮肤白皙,穿着黑色半袖衫满脸稚气的小男孩倚窗而坐.他第一次独自远行,他要到北京去看奶奶.小男孩对面座位上,坐着一对父子.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矿业大学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若爱一个男生,请你让他去采矿工程系;你若恨一个男生,还是让他去采矿工程系.的确,若想"折磨"一个男生,把他扔到"男子军团"的采矿工程系,一定有一种"报复"之后的快感.但是,你也必须得接受这样的现实,他经过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采矿工程专业4年的冶炼和修行后,会变得更加成熟稳健,而且博学多才.  相似文献   

10.
曾慕名去拜访一位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学校对他的评价是:他的语文教学非常出色.为了这个"出色",我也多次听他的课,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1.
去年寒假,我给学生发放了<学生手册>、寒假作业,并特别强调"同学们在假期中可适当上网,但不要沉溺于网吧中不能自拔"! 寒假的某一天,我接到田洲村一位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说,他的小孩还没有回家.我知道,这个学生平时有偷偷上网的毛病,估计他是去网吧了,我于是告诉家长,可到街上网吧去找找看! 谁知这位家长竟说:"李老师,真不好意思,这几个网吧我不太熟悉,麻烦您和我一道去找好吗?"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我还是与家长约好了见面地点.  相似文献   

12.
日期:9月27日天气:晴 [前言]六(4)班的小腾,平时衣衫不整,成绩差,作业经常拖拉,甚至干脆不做作业,老师放学留他,他总是脚底下抹油--溜的比谁都快,即使被老师牢牢"逮住",他也会死不吭声,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今年又被列为受导学生,我正是他的受导老师.为了摸清他这种学习状态的原因,我决定去家访.  相似文献   

13.
杂志上曾登过这么一则故事:天热了,学校离海不远,教师们就把孩子们带到海边去玩.他们不敢让孩子下水,怕出事.校长却不怕,他自己站在深水处,规定孩子们以他为界,只准在浅水处玩.  相似文献   

14.
"他又不去上课了,一个人躲在风雨跑道,拿着跳绳在勒自己的脖子,你要帮帮我啊!"一位班主任一推门进入办公室,就苦着脸向我求助.这个小孩,已经让他和科任老师苦不堪言了.从他的口中,我得知,这个孩子刚上小学时,父母离婚了,现在跟着母亲和外婆生活.听说她们经常在孩子面前数落孩子父亲的不是.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在老师的眼里,爱迪生是一个只爱提问题的糊涂虫,以至于受了3个月的正规教育便被母亲领回家.但正是他的母亲为自己的孩子成长撑起一方晴空,鼓励孩子去探索去发现,从而成就了举世最伟大的发明家.这就是教育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李商隐也许想通过他的无题诗向人们说些什么,但他"欲说还休",其无题诗大概就是从他口中道出的"天凉好个秋".这种空灵的风格,正是无题诗的魅力所在.我们不必去生硬地解释无题诗的喻义,为它再凿一窍;而应辟出一定的距离去欣赏它,"雾里看花",也许会使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7.
郭哲 《华章》2010,(36)
在以前的印象中,叔本华似乎是悲观主义的代名词.通过对他<人生的智慧>一书的阅读,发现他的哲学思想中对于人生的形而上学层面的描述是悲观主义的,但是在形而下的层面上他教人要积极生活、说真话、不自欺欺人,努力按自己方式勇敢生活去寻找幸福的.在这个层面上说,他的人生哲学又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18.
黄厚江,常常让我们想起大树的叶子.他说,他的每一年都是树上的一片叶子.叶子,在阳光下透出的,是最鲜亮、最本真的色彩.于是,说起黄厚江,当然会情不自禁地去叩开他犹如树叶的"本色语文"的大门,倾听本色语文发出最质朴然而是最生动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微"教育     
教育家Maria Montessori(玛丽亚·蒙台梭利)的理念:纪律应该来自自由,而不是约束.那些被说教、强迫、洗脑、威胁、惩罚出来的乖学生不是守纪律,而是被麻痹、被毁掉了.当一个学生拥有自由,理解他是自己的主人,然后选择去做他应做的事,不做他不应做的事,这样的纪律才有价值.-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谈纪律与自由...  相似文献   

20.
有一天春天的早晨,母亲上父亲的坟头去扫墓去了,祖母也一清早上了一座远在三四里路外的庙里去念佛.翠花在灶下收拾早餐的碗筷,我只一个人立在门口,看有淡云浮着的青天.忽而阿千唱着戏,背着钩刀和小扁担绳索之类,从他的家里出来,看了我的那种没精打采的神气,他就立了下来和我谈天,并且说: "鹳山后面的盘龙山上,映山红开得多着哩;并且还有乌米饭(是一种小黑果子),彤管子(也是一种刺果),刺莓等等,你跟了我来罢,我可以采一大堆给你.你们奶奶,不也在北面山脚下的真觉寺里念佛么?等我砍好了柴,我就可以送你上寺里去吃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