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结果已经见诸报端。作为本届中国新闻奖的评委,我参加了报纸、通讯社类消息、评论作品的评选。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年度优秀作品最高奖,各新闻单位无不想金榜题名,无不推荐本单位的最好作品参评。作为评委,可谓“骊龙选珠,颗颗明丽”,而由于获奖数额限制,又不得不“深夜九渊,一取万弃”。虽然难免有遗珠之憾,但研究一下入选者何以入选,落选者何以落选不仅对改进参评作品的选送,而且对改进新闻写作,都不无益处。下面我就消息的评选和写作讲3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于今年8月份揭晓.河南省获嘉县广播站的《南街情》获得一等奖,一个县级广播站能够获得我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确实难能可贵,它的成功对基层台站搞好创优工作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的国家级大奖,涵盖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论文,至今已评选16年,期间共计3105件作品获奖,一等奖423件,其中有不少可谓是传世佳品,如撰写邓小平同志骨灰洒向大海的通讯《在大海中永生》等。作为新闻工作者能有新闻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是件梦寐以求的事。2006年在南昌评选出了2005年度中国新闻奖的作品。67位领导和专家参加评选,几百件作品参评,竞争异常激烈。通过优中选优,全国广电作品选出6件一等奖,二等奖15件,三等奖20件。在一等奖的获奖作品中消息类只有一条就是江西卫视采制的《地震灾区第一夜》。那么为什么这条新闻能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从对这条新闻的分析是否能看出些许中国电视消息的评奖趋势呢?  相似文献   

4.
消息退化,一个亟待注意的问题谢国明1994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已经结束。评选结果表明,去年的新闻言论和通讯等类别精品迭出,大有目不暇接之势。消息类作品却斯人独憔悴,设有两个名额的消息作品一等奖,结果只评上了一个,另一个空缺。消息是报道新闻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颁奖仪式于2005年9月6日举行,258件新闻作品在京受奖,其中,新华社发的消息《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等28件获一等奖。而在一等奖的作品中,《苏州日报》记者高坡采写的消息《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以下简称《昆》)格外引人注目。原因是过去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常常为中央级和省级媒体所包揽,如今67位评委公开投票,有2/3以上的多数票齐刷刷地投给了一个由地级市报送的作品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让我们从获奖消息本身说起。站在“天上”抓“活鱼”地方媒体抓重大题材,不能像中央级大台大报…  相似文献   

6.
“学刊”约我写第二届“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参评作品的印象时,我想在肯定成绩与进步的同时,用一定的篇幅谈些缺陷与不足,可能对提高新闻作品的质量,增强参评的竞争力是有益的。对第二届“中国新闻奖”(1991年度)评选的总的印象是:广播电视与报纸通讯社的作品质量是比翼齐飞,都有进步和提高。这是因为在首届中国新闻奖的参评作品中,广播电视新闻作品的质量更好一些;报纸的消息数量少,  相似文献   

7.
2016年5月10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社新闻专栏初评评委会召开.41件参评作品,谁能拿到进入中国新闻奖定评的“门票”? 当时的心情,可真是七上八下!我们的《广安观潮》栏目,是否会因为“出道时间太短”而被刷掉?是否会因为上一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已经颁给了本报的《方圆谈》而被“平衡掉”?三天后,主创人员从中国记协网看到《广安观潮》入围定评的消息,都松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8.
《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是一篇颇具耐读性的报道。耐读在于有新闻,耐读更在于有引人思索的新闻背后的新闻——作者不仅告诉读者自己见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自己领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想到了一位读者对现今新闻报道的意见。他认为,进入新世纪,我们的新闻报道,讲究时效了,信息量大了,可读性强了,但大家总感到有些不够劲,看了不过瘾,能引起人的思索、回味、耐读的东西还不太多。读者的意见是中肯的。应该说,这篇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的作品,正是新时期读者所企盼的好新闻。  相似文献   

9.
时代需要好消息黄毅编者按:优秀消息作品越来越少,这个问题已引起新闻界越来越强烈的关注。1995年度的中国新闻奖中报纸通讯社类的消息项,因无称意之作,一等奖只好付诸阙如。1996年度的消息一半奖虽然评出,但也有些缺憾。据了解,一些新闻单位在中国新闻奖的...  相似文献   

10.
在历届中国新闻奖作品中,消息尤其是动态消息,获奖比例远非其他新闻品种所能比拟。然而,综观一些报纸获各级新闻奖的作品,动态消息获奖的比例却不高。究其原因,除了题材、角度、主题把握不够之外。写作手法的陈旧和老套,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第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传来喜讯,山西省有4件新闻作品榜上有名:山西日报编辑部文章《论改革开放与艰苦奋斗》、临汾日报农村版一版版面(95年1月29日)、山西长城广播电台消息《北京火车站发生大规模漏乘责任事故》、山西电视台消息《冬访乳娘村》。这是继第五届“中国新闻奖”我省有6件作品获奖之后,又一次在全国新闻界综合性年度最高奖的评选中金榜题名,显示了我省新闻工作者讲政治、为大局服务的可喜成绩。 近年来,无论是“山西新闻奖”的评选,还是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既是对我省新闻工作年度成绩的大检阅,更是对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  相似文献   

12.
新信息老难题朽木第五届中国新闻奖6月底揭晓。这一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意义的全国性新闻大奖,自然为新闻界广泛关注。人们注意到,各新闻传媒在发布这一消息时,都一无例外地传达了一个信息:本届参评作品中,第一,消息类作品仍是较弱的项目;第二,有些作品篇幅过长;第...  相似文献   

13.
从今年开始,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全国综合性的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工作。这项活动,每年开展一次。本届评选的范围是199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刊播的新闻作品。中国新闻奖设13个评奖项目: (一)报纸、通讯社: 1、消息; 2、通讯(包括特写、调查报告、系列报道的一篇代表作); 3.言论(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述评、短  相似文献   

14.
(一) 我是第一次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工作,分在报纸部分消息、言论组。过去,我总觉得各省、市、自治区获中国新闻奖的数量偏少,怀疑评委大多来自北京,是否有点偏心。这次参加了这项工作,深感北京的同志很注意这个问题。为有利于调动更多新闻单位的积极性,全国记协在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中也明确规定,每个新闻单位原则上只能获一个一等奖。这实际上是向基层新闻单位倾斜,在坚持标准的同时,又兼顾了方方面面。人民日报、新华  相似文献   

15.
消息是新闻的主要体裁,但是近几年来,消息的写作不很景气,以至于中国新闻奖的评委们一再呼吁新闻界要重视消息写作,不少新闻界的知名人士亦有同感。改进消息写作,多出消息精品已成了新闻界同仁们改进新闻写作的共识。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前夕,笔者重新学习了毛泽东同志亲手撰写的部分新闻作品,颇受启发。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而且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写了许多新闻作品。他的新闻作品,特别是为新华社写的消息辞约意丰,简练洒脱,堪称是消息写作中的精品和典范。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新闻实践,对于改进我们的消息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同时,总是十分重视新闻工作,他不仅为党的新闻工作拟订很多政策,而且还抽空写了不少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6.
11月6日下午,山东省新闻工作者代表欢聚一堂,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庆祝第十二个中国记者节。会上对第21届中国新闻奖、2010年度山东新闻奖、山东省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优秀新闻作品等进行了表彰。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  相似文献   

17.
教育新闻难写.容易空泛、干巴.可读性差,这是多数记者(通讯员)共同的感受:怎样才能将教育新闻写得生动具体,有可读性呢?第9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作品《浚县少年怀揣“两证”出学堂》(原载《农民日报》1998年6月1日),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综观这条消息,从写作上来说.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2000年度优秀新闻作品评选中,我和实习生余福灵采写的消息《生态失衡给人们带来麻烦蜂蝶无处觅忙煞众果农》,不仅荣获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还荣获了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此消息不但是2000年度河南省报纸系统惟一荣获中国新闻奖的文字作品,而且填补了商丘日报创刊16年来未获中国新闻奖的空白。2000年4月,正是梨花盛开的季节。记得是10日左右,作为商丘日报记者部主任的我,在安排完上午的采访任务之后,便与实习生余福灵和司机小于一起,前往河南省绿化造林百佳村虞城县田庙乡刘杨庄村采访。在村北黄河故道千亩…  相似文献   

19.
肖珺 《网络传播》2007,(9):46-47
2007年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的评选延续了首届网络新闻评选的基本标准。此次参评中国新闻奖的网络新闻评论及专栏(论坛)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期展现我国网络新闻作品发展的基本状况。2007年5月下旬,我国各级新闻工怍者协会及中央新闻单位共计报送16件网络新闻评论、20件网络新闻专栏(论坛)作品参加了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的复评,经过复评阶段的评选,6件网络新闻评论和4件网络新闻专栏(论坛)作品进入了中国新闻奖最后的定评。  相似文献   

20.
“本报讯”就是指由本报获得的消息,表明系本报记者、通讯员采写的新闻。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是最广泛采用的新闻体裁”,历来被人们称为报纸的“主角”。从首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作品和我们陕西省1991年度好新闻评选作品来看,虽然报纸选送的消息有些问题抓得好,写得也很精采,但从整体上来说,报纸的消息还是显得薄弱。其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质量差,时间性不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