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质教育资源的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当经济条件较差、教育政策尚不能以均衡和公平为优先选择之时,优质教育资源更多体现在学校硬件方面。因为学校优良的设施设备条件,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流向本校,并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教育政策开始把均衡和公平作为首要原则之时,反映优质教育资源的指标逐渐转向考察师资的学历层次。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普九后的初中教育教学观念转变较大。为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100%的升学给小学毕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现行教育提出的挑战,应努力转变多年形成的旧观念,把思想由注重经验转向不断变革,把教学从教师中心转向了解学生,探索、实践,才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背景下,优质教育是构建21世纪学习化社会的关键。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反映了这一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推行教育改革政策,教师教育改革被认为是全国教育改革运动的基石。韩国政府主张,具有高尚道德感和专业能力的教师是实现优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一、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育行为的现状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从教育思想到教学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核心是改革陈旧的教育观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要达到改革的目的,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转变教师的角色。虽然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发言人”的身份。教师也明确新课程教师角色的要求,但现实却是大多数教师在“穿新鞋、走老路”。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一些陈旧的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5.
荷兰教师教育制度改革在理念和实践的统合上作出了一些新的尝试,包括各级各类教师资格证书的规定、教师角色在变革社会中的定位等;与此同时,荷兰积极开展教师教育课程的实验,致力于优质教师的培养,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由精英教育向提高民族素质的大众教育的转变,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最伟大的跨越,但同时也对我们广大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内容,改革教育方法,探寻教育规律,从选择适合于教育的儿童的传统观念转向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和重要的改革发展新时期,作为成人高等师范院校,如何适应形势发展,深化改革,更好地为当地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服务,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院对教师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建立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围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以强化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为切入点,优质高效地推动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教育贫困治理是我国教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历史,民族地区教育贫困治理目标实现了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全面脱贫,治理理念实现了从区域公平向群体公平的回归,治理方法凸显了智力层面与能力层面的共同帮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教育贫困治理目标需从全面补齐短板转为教育优质发展,治理理念需从群体公平转向个体权利公平,治理方法需从外部被动给予转向内部需求关照。面向未来,民族教育不仅需要着眼教师培养,积极构建教师教学共同体,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优质发展,而且需要关照教育过程公平,重视“小微学校”建设,促进学校育人功能发挥,更需要关照民族学子的需求,开展文化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已把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使广大农村中小学能充分享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在所有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中,首当其冲的应是优质的师资资源,那么优质师资从何而来、如何发展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内在专业特性的提升,应突出的是教师自我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体价值,既要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实习的改革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外教师教育实习改革的典型经验为例,概括出当前教师教育实习改革的总体走向:实习管理上走向规范有序;实习内容上相对独立;实习方式上转向开放。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生源质量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选拔方式仅以高考分数衡量考生,将教师教育专业考试录取与其他专业等同标准和程序,忽视对考生教师专业素养,缺乏对是否期望成为教师方面的考察。同时,随着师范院校的并轨及全国招生规模的扩大又使更多立志从事教育事业的优质教师教育专业生源外流。在政策方面,对教师教育专业的重视程度不高、学校的自主招生权受限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教育专业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因此,急需反思生源质量问题,改革招生选拔制度,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规模及不断完善国家政策,力求从生源入口上把好质量关。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背景下,优质教育是构建21世纪学习化社会的关键,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反映了这一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一直不遗余力推行教育改革政策,教师教育改革被认为是全国教育改革运动的基石。韩国政府主张,具有高尚道德感和专业能力的教师是实现优质教育的关键。一、韩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源起与演进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实习改革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进行教育实习整体改革的思路。必须把实习置于教育实习体系的整体改革之中,从观念上进行变革,培养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教师基本功是教育实习改革应达到的具体目标,把实习作为检验、强化和提高教师基本功的过程,把试教作为培养教师基本功的关键环节,与之相联系,必须实行中学教材教法课程与教育实习的同步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高质量的教育,挪威政府认为,高质量的教师和教师教育改革是核心因素。为此,挪威在教师教育政策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一、挪威“优质”教师教育改革的背景 近十年是挪威教育改革和重组的时代。挪威政府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提出“优质”教师教育改革的主张。为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与能力,挪威政府既投入巨大的经费,也用了很多方法进行教师教育的整合工作。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和要求、学习方式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对教师教育工作提出了诸多挑战。高师教育必须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加强与基础教育的合作,才能培养出适应中小学素质教育要求的优质教师,服务好基础教育,真正发挥引领基础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11,(7):80-80
杨启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心应该由“拔高”转向“兜底” 以“拔高”为重心的义务教育,造成了教育中的被优质群体和被薄弱群体,也诱导了学生褊狭越界发展和不搭界发展的误区。转向以“兜底”为重心,是指义务教育的发展优先考虑均衡,优先考虑一切学生.优先考虑被薄弱群体,优先考虑国民基础素质目标。 (《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 冯建军: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必须学习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有助于反思教育实践及其理念.明了教育价值和方向,生成和创造教育智慧。教师学习教育哲学,一方面需要学习哲学理论,增强哲学素养。锤炼哲学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深入教育实践,体验教育生活,反思教育行为。(《当代教师教育》2011年第1期)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化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的普通高中以示范校为龙头,正在向优质均衡化发展;初中和小学以布局调整为契机,逐步达到规范化标准;全市建成了教育科研宽带网,可使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是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市内六区一半多的初中学生上高收费的转制学校。加大政府投入,实行校长和教师流动制度,改革招生办法,是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经历了"校校通""班班通"的发展路径,对于解决优质信息和资源在课堂上的合理有效应用,改变教师教学模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助推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我国十年的教育信息化无论设备设施的配备,还是教育资源的配置等,更多关注的是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做文章,很少关注为学生的"学"创设信息化环境和条件。"组组通"项目的实施,就是从关注教师如何"教"转向关注学生如何"学",探索教育信息化助推新课程改革的新路径。通过项目实验,探索"组组通"网络环境技术解决方案、平台开发、资源配置以及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寻求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的结合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包括教师专业形象以及教师教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实践转向。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设定,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的实践取向,实践反思取向的全学程教育实践。"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支撑不足,"理""实"融合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乏力,实践取向的课程内容、实施与评价有待持续推进,实践取向课程保障体系不健全,是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河北教育》2002,(6):4-4
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要实施课程改革,拓进素质教育,必须把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转变管理行为摆在首要位置。实践表明,教育观念不转变,就谈不到行为的转变,势必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课程改革就很难取得实效。到底有哪些观念需要转变呢?从我省情况来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树立新的教育观,应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甚至包办代替,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学习和接受,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正常发挥,以至于渐渐丧失,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