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商丘古城与大运河商丘段所承载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是商丘古城与大运河商丘段捆绑申遗的关键条件。首先要盘点、厘清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标志性项类的历史渊源及保护现状:物质文化资源以商丘古城、张巡祠、应天府书院、侯方域故居、阏伯台等标志性品牌为例;非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商丘民间技艺与商丘民间戏剧两方面内容,分别以饮食标志性品牌资源、传统剧目标志性品牌资源为例。其次要探究捆绑申遗的具体措施和应对方略,强调对各种文化资源项类的深入挖掘和有效保护,进而树立商丘特色文化品牌及区域文化遗产标识。  相似文献   

2.
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府城,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距今已有500年历史。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砖城城墙周长4347.5米,墙高6.7米,基宽10米,上部宽6.7米。  相似文献   

3.
商丘古城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丘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旅游资源丰富。顺应旅游业发展的潮流,古城旅游资源也进行了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条件所限,旅游业的发展无大的起色,与其所拥有的丰富旅游资源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极不相称。针对于此,探析古城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4.
陈文俊 《考试周刊》2013,(36):134-136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既是一本高校历史地理的专业教材,又是一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专著,在翔实史料的基础上,用地理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历史,能够重释很多历史现象。本文从《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关于明代气候、植被、海岸线、疆域等地理现象的描述,探讨了与之相关的明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等问题,对《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于历史研究方面的贡献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5.
汉代商丘地区是汉帝国东部的腹心地带,经济发达,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曾有多股势力逐鹿于此。汉帝国龙兴于芒砀山,芒砀山即是汉帝国的"龙兴之地",使得汉代商丘在汉帝国政治生活中具有了重要的政治内涵。当权者常把至亲至爱放在梁国,让其扼守战略要冲,用于威慑、牵制统治集团的其他势力,在平叛"七国之乱"中确实起到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汉代的襄邑是全国著名的纺织业中心,所出产品被作为贡品,用于皇帝、文武大臣的穿戴。正是由于经济、交通、文化的发达,在汉代商丘地区聚集了大批人才,形成了一个东方"人才交流中心"。  相似文献   

6.
在宋朝,商丘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是宋朝的政治中心,是北宋的陪都南京和应天府,而且是北宋的经济中心和教育文化中心,也是商丘在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辉煌的历史时期,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商丘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利用内涵丰富,意义重大。目前对商丘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利用尚存在一些不足,如基础设施落后和环境卫生问题突出,公民保护意识淡薄,人力和财力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面对这种情况,商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利用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整体大环境;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全民保护意识;政府主导、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专项资金;培养文化保护人才;借鉴国外或国内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和虚拟仿真技术的不断融合,智慧旅游已经深入开展,3D虚拟旅游已经运用到了实际的旅游产业中.通过对VR技术及VR设计过程的介绍和VR的软硬件系统及产品的交互设计的阐述,为促进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打造商丘文化形象,全面提高廉政文化的渗透力,使文化与城市建设对接。广场以"清正廉洁"为设计理念,分为"清德园、正气园、廉心园、洁行园"四个景区。本方案的造型以甲骨文中的"商"字为基础进行拓展设计,采取平面与立体、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10.
商丘旅游业的发展对商丘城市文化品位的提高和形象的树立会产生积极 的影响,它不但有利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展现商丘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特色,而且有利于商丘城市的物质文化的发展和精神文化形象的塑造;同时商丘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形象的树立是互相促进的,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商丘文化形象的树立,文化形象的树立又可保证商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商丘市拥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我市在保护、利用、发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方面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五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六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和绘制认知地图,从道路、边界、区域、中心和节点、标志物5个方面对商丘市的城市意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商丘市的道路路面状况及环境还有待改进,城市边界、区域和节点问题模糊不清,需要进一步加强明确;"火"字雕塑的城市标志物对于加深商丘市的城市意象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世居商丘的宋氏,是明清之际商丘的八大家之一,人才辈出,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钩沉了宋氏家族宋纁、宋权、宋荦三位杰出人物的史事。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天然文化空间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独特优势。以商丘为例,提出针对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有益策略,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清代商丘地区的地权市场的变化是受自然、礼会等多种因素共同支配的.这些影响地权市场变化的因素有些是封建社会所共有的,如封建政府的各种政策的实施,农民战争的影响;而有些则是清代商丘地区所独有的,如清代商匠境内黄河的泛道、改道。本文以清代的商丘地区为个例,着重对影响其地权变动的各个因素加以考察,从而对该地区的地权市场的变动情况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庄子是宋国人,其故里及其主要活动区域当在商丘古城东北、今商丘市北稍偏东的古蒙县。而凡"商丘南说"、"民权说"、"曹县说"、"菏泽说"、"鲁蒙说"、"齐蒙说"、"楚蒙说"、"蒙城说"等,都是很难成立的。  相似文献   

17.
古咸阳城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秦咸阳城遗址在汉长安城西北五里渭河北岸,不在今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牛羊村一带;唐宋咸阳城遗址在今咸阳市东郊任家嘴东南二三里的渭河滩中,不在市东北咸阳原下的摆旗寨一带。古代咸阳城两次西迁,都与渭水北移、驿道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8.
乐山城墙分为内外两道,是在明清时修缮完成的,目的是防水患、周边少为九民族的骚扰和人民扳抗。乐山内外墙墙的拆除是从1928年开始的,主要拆除了交通要道、规划地段先前 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也有利于增强与外部世界物联系及形成市民近代意识。  相似文献   

19.
宋琬,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国朝六大家之一,诗作代表了清前期诗作的繁荣与风格的转向:前期以明七子为尚,诗作质实典雅;后期因人生遭际与当时诗坛风格变化的影响,诗作凄清激宕,有宋诗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