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在记忆用母语与第二语言所呈现的不同语言材料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时。文章从"心理模块性"的理论分析了其原因,说明不同年龄阶段习得的第二语言,在语言加工时,其大脑皮层所处的位置不同。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年龄越小,在大脑皮层所处的区域与母语加工的脑皮层区域越重叠。对第二语言掌握得越熟练,激活的脑皮层区域越接近。  相似文献   

2.
J.福多的“心理的模块性”概念隐含着这一“悖论”:心理的实质是非模块性的。其实,认知的“中心系统”也是模块性的,确认“中心系统”也是模块性的有助于消除福多的这一悖论,从而,可倡导一种彻底的,整体性的心理模块论,即“输入系统”与“中心系统”两大模块系统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对福多的“心理模块性”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探讨,深入分析其思想的理论来源,以了解福多“心理模块性”思想的形成过程。考察表明,福多正是在复活了加尔的模块理论的基础上,并沿着乔姆斯基所开创的道路,才进一步提出了“心理模块性”思想。  相似文献   

4.
论文对J.福多所谓“认知机制的功能分类”(即把认知系统划分为“输入系统”与“中心系统”)进行了严厉批评。指出他的这一分类法既在方法学上存在着严重问题,也得不到现有实验证据的任何支持;它在理论上肢解了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导致一种心理的局部模块性),对认知心理学研究造成了严重误导。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口译是由许多复杂的环节组成,其本质是要将源语言进行一系列的转码编码之后,再转换成目标语进行表达,而作为口译员来说,其口译工作又要包含:译前准备,口译记忆,口译笔记,最后短时间内输出成目标语,而这当中口译记忆又是整个口译过程的关键,那么本文就将着从心理认知角度的图示理论来分析口译记忆,目的是提高语言记忆能力,克服心理压力,从而获得良好的口译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应用反应时测量,探究汉-英双语者心理词汇的结构和发展.被试为两组大学生,执行汉-英翻译判断任务.576组实验材料由拉丁方分配为四个词表,均包含翻译词对、词形干扰词对、语义干扰词对和无关词对.组间比较发现,只有语义干扰效应量有显著差异.组内比较显示,只有高水平组语义干扰大于词形干扰.结果提示,汉-英双语者心理词汇结...  相似文献   

7.
摘要: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表达中套用汉语规则和习惯而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产生中式英语的原因有很多,如环境、文化等。本文从“中式英语”的定义和主要表现出发,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模式两个的产生角度来阐述“中式英语”的产生原因。最后从认知的角度提出相关的能尽量克服“中式英语”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语言学习中主体如何对语言材料进行输入、中间处理和输出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这个过程实际是记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中介语是语言学习要克服的问题。了解清楚语言学习中记忆的心理机制有助于我们的语言学习。本通过批判性的献综述来研究语言学习中记忆的心理机制和语料在记忆中的陈述方式,为建立有意义的外语教学模式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描写日语认识情态,本文提出了认知心理分析模式,用这一模式描写了日语认识情态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整理日语认识情态的系统。  相似文献   

10.
在普通教育中,德育对青少年学生成长起着走向、定性和定势(即提供动力和调控)的决定性作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德育过程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有其固定的心理结构,这一结构由影响源、道德认知、道德感抉择、道德意志调控、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一门“动心”的艺术.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巧用一些“心理效应”.触动学生的心.会起到显著的效果。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指大多数人对某种相同的情景或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它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心理认知和行为.  相似文献   

12.
词汇记忆是学生语言学习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同时对于如何在词汇教学中提高学生词汇记忆效果也成为教师的一大困惑.本文分析了记忆的认知心理过程,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在语言教学中词汇记忆方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心理词典是指外部词汇在人心理的表征,它存储着词汇的音、形、义三个方面的信息,在结构上包括概念表征和词汇表征。双语者的两个心理词典之间存在符合关系,即双语者两个心理词典在语义水平上是共同表征的,但在词汇水平是独立表征的。双语心理问典实验研究既有词汇联想实验和Stoop效应等比较粗放的实验手段,也有事件相关电位实验、功能核磁共振和正电子层描术等高精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所谓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i只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有的一些特殊的反映效果。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包含着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气氛状态两个方面。教学中同时存在着师生间的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的交流回路。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口译中记忆的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忆的三种机制——感觉贮存、短时贮存和长时贮存的有序运作,使记忆得以成形与保持,口译员在此基础上顺利地将双语进行转换并加以复述。记忆在口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感觉记忆是信息之源,是口译的前提,短时记忆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长时记忆是经验知识库,是做好口译的基础。这三种机制的有效运转还有赖于口译员良好的“注意力”和相当的“理解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人类算术能力的本质与起源问题.近年来,Delmene等提出的"神经元复用"理论认为人类的敷能力依赖于大脑中预存的神经回路,这种回路的可变性使其预存的倾向性发生变化.从而可以表征数字的近似量,并能够进行精确的数学计算.本文简要介绍了在该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认知模型--三重编码模型和相应的神经模块理论--顶叶三回路共存说以及相关的比较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方面的经验证据,并对该理论存在的问题予以评析.  相似文献   

17.
中日对"白色"的心理反应有一定的差异。中国人对白色的心理反应具有复杂性,而日本人则对白色多表现为正向的心理反应。受原始自然崇拜的影响,中日两国人都对白色表现出了积极的心理反应,中国人由于受到自身文化的影响,还对白色表现出了消极的心理反应,而日本人则自始至终都基于原始信仰和对大自然的崇拜,一直较强地表现出对白色的积极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8.
看卷如看人,我们不防从心理学角度谈一下高考作文的写作。一、关注首因效应,努力给阅卷者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  相似文献   

19.
心理课堂认知过程中的情感调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心理课堂认知过程教学中,教育者应正确把握教学双方心理情感调节的策略,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缩短双方心理上的距离,促进双方的情感交流。变学生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这就要求教师正确运用情感的调节策略,以提高心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于钢琴演奏心理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应当借鉴和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知识。在钢琴演奏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只有做好演奏者的心理调控,演奏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排除杂念,以此来消除自身的紧张心理,才能在正式的表演中表现更出色,在艺术实践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和收获。演奏者想要完全掌握钢琴演奏好这门技术,需要经过艰苦的练习过程,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演奏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