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永生 《课外阅读》2010,(10):151-151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曾国藩在他著名的传世家书《家训》中曾说过:“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慨,非密咏恬诵则不能探其深之趣。”可见,朗读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朗诵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才有利学生知识的积累,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最终使学生真正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诵读能力如何培养呢?  相似文献   

2.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所有读书方法中的最主要一项,可以起到培养语感、感受情感的作用,如果我们明确朗读的目标,并以情感为维系纽带,带领学生走完朗读教学全程,那么学生将会得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一、将朗读目标安置于教学活动之先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曾经说:非朗读则难以体味文章的音乐之美、铿锵之美,也难  相似文献   

3.
<正>曾国藩在《谕纪泽》中谈到读书之法,说有"看书"和"读书"之分:"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曾国藩所说的"读书"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朗诵。他认为读经书和李杜等人的诗"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极大地肯  相似文献   

4.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阅读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充分认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而且要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一、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课堂上老师充满激情的朗读,是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古人就特别重视朗读.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控其浣之韵.”文章情感的意味,气势和神采,以及音韵和节奏感等,不诵读就几乎体会不到它的妙处.单纯的老师的讲读,尽管头头是道,精彩至及,也终成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这种架空的分析,纯属隔靴搔痒.  相似文献   

5.
古人把朗读视为语文教学的至妙之法。办过私塾的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过:“凡读书都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还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及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可见,朗读对于语文教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朗读”为本。朱自清先生在《国文教学》中引用别人的话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不能探其深远之趣。”吕叔湘也说朗读“是讲文学作品的好办法”。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怎样才能搞好朗读教学呢?“依情赋声,声情并茂”是关键。语文教学中的朗读首先要有情,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70%是古今中外文情并茂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无不浸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朗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先秦到清代都非常重视朗读,曾国藩在《家训.字谕纪泽》中写道:"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气概,非密咏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其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下笔时必有句读凑赴腕下,自觉朗朗可诵矣。"古人更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名言,古人重视朗读的程度可见一斑。而如今,朗读教学更是当前  相似文献   

8.
<正>清代唐彪曾有言:"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这句话贴切形容了反复朗读文章可达的境界之妙。但是反观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古人的话早已被抛到脑后,朗读教学推行得并不顺利。一、当前语文朗读教学误区1.缺少养成教育,放任学生散漫朗读在课堂上,教师往往机械地布置自由朗读的任务,缺少针对性指导,朗读教学的目的完全没有达到。上好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手段,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古人把朗读视为语文教学的至妙之法。办过私塾的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过:“凡读书都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还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朗读教学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朗读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体验,开发想象力,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正如苏东坡所说:三分诗七分读。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朗读,一般采用五步读法,我认为这样才能读出文章的滋味。首先,指导句读,读准文本读准就是读得字音准确清楚,句读分明,停顿正确,节奏合理。文言文时代久远,多有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多义字,且有大量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等文言现象,特别是一些重点句中的停顿尤要注意,如果  相似文献   

11.
古人把朗读视为语文教学的至妙之法。办过私塾的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过“:凡读书都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还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及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可见,朗读对于语文教学十分重要。语文课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十分重视朗读。如新语文教学的领军人物韩军老师就大力提倡语文不要“花”太多,…  相似文献   

12.
<正>汉字有四声之别,声调有抑扬之美,非朗读不足以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汉语重声韵之连绵,词语有双声、叠韵、全重叠、交错重叠等组合形式,非朗读不足以表达其音韵之美。汉语讲究节奏与对称及声韵调的组配,非朗读不足以感受其朗朗上口、悦耳动人的节律之美。在教学中我切实研究朗读教学,尽最大能力为提升学生的语感铺路架桥,收获颇多。一、创设情境朗读,激发语感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  相似文献   

13.
(一)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朗读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手段。任何一篇范文的教学,没有讲解固然不行,没有朗读,也同样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讲解是让学生理解作品,而朗读则是让学生惑受作品。徐世荣先生曾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触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  相似文献   

14.
颜雪冰 《考试周刊》2014,(12):58-58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训练,而且要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何为"有感情"?应该是能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融会读者的情感,披情入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如果仅仅是力图表现作者之情,而少自我之情;或者是自我之情澎湃,而无视作者之情,则皆不能谓之为"有感情"地读。文章围绕对低年级学生的感情朗读的指导方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正>诵读是一种朗读方式,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朗读。一般的朗读和诵读都要求声音响亮,发音准确有韵味,但诵读更侧重韵味。古人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这里的声高,不仅指声音的响亮,也指要读准、读出韵味来。一般的朗读,特别是表演性的朗读,既要求带着感情读,也要求读出感情来,但侧重于带着感情读。而诵读虽然也可以作为一种表演形式,但更侧重于读出感情来。这是因为诵读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抑扬顿挫的吟咏,可逐渐悟出文章的内容、感  相似文献   

16.
<正>高中文言文选文,有的豪迈奔放,有的静穆闲适,有的委婉含蓄,有的深沉凝重,这些都是作者心灵的产物和情感的结晶。曾国藩说过,名诗美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气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其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下笔时必有句读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诵矣。"(《家训·字谕纪泽》)诵读是学生通过声带发声、情感共振、内心体验的过程。因此,诵读是文言文教学很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张倩 《考试周刊》2013,(44):22-22
<正>好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学科的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下面笔者对新课改形势下语文朗读的教学形式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简单设想。一、制订朗读教学的可行性计划什么样的文章要进行文章朗读,什么样的文章不必朗读,怎样朗读,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教师必须有清晰的计划。一般而言,诗词、散文宜多朗读,既有助于学生领会其精妙之处,又能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在专注而放声的朗读中,学生能感到文章的语言之美、内含之美、情感之美、精神之美、韵律之美,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情思得到升华,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8.
语文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应当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四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读”则是其中的前提,在现实生活中的“朗读”又处在一个重要的地位。朗读时,脑、眼、心、口协同并用,是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活动。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有益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技 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体会文章内涵。在教学中,应抓住感情朗读这一环节,指导学生朗读,使其深入体会文章的含义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我们知道,有许多词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人们依靠语感的模…  相似文献   

19.
朱秋芳 《广西教育》2013,(37):32-32,34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学生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孙双金老师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其想象力、发展其形象思维。如何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呢?笔者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宏观背景的改变———素质教育对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教法改革提出了强烈的要求,朗读教学的研究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朗读教学,有一个很大的视点,那就是初中学段的朗读教学。其研究的重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研究朗读在教学上的重要作用研究朗读在教学上的作用,可以让我们从理性上明确朗读教学的重要。比如说,我们可以在研究中认识到:汉字有四声之别,因此就有声调之抑扬,非朗读不足以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