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班集体的个性化特征   所谓班集体的个性化特征就是班集体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的文化特质,是一个班集体区别与其他班集体的人格化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观念的认同感。班集体建立以后,个体会对集体的活动目标、组织结构、以及道德和文化选择产生认同反映,形成参与意识,比较理性地接受集体的价值观,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一般地,不同班级的价值选择是有差别的,有时班级间还会产生价值选择的排他现象。比如,由于学生对学习目的和策略的不同选择,有的班级学生扎实苦学,严肃认真,秩序井然;有的则气氛活跃,…  相似文献   

2.
论班级社会文化冲突的形成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一般认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本文的文化是狭义上的一种社会成员所共同享有的价值观念、传统规范与信仰的观念系统。班级社会文化是对宏观社会文化的选择、提炼和加工,它既存在着反映宏观社会文化基本要求,学校和教师特殊要求的制度文化,同时也存在班级本身实际具有的群体文化。班级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其成员主要由学生组成,所以班级的群体文化主要是学生文化。由于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对抗。因此,班级社会文化冲突主要是制度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冲突以及学生…  相似文献   

3.
一个班级总是由各个不同的个体组成,他们有的成绩优良,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的性格温和.有的脾气暴躁;有些活泼好动,有的文静内向;甚至有的调皮捣蛋。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每天都要与不同性格的学生接触。如何让每个学生在班级中愉快而主动的学习,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就需要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管理中发掘其积极方面的因素,抑制其不利于成长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个班级总是由各个不同的个体组成,他们有的成绩优良,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的性格温和。有的脾气暴躁;有些活泼好动,有的文静内向;甚至有的调皮捣蛋。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每天都要与不同性格的学生接触。如何让每个学生在班级中愉快而主动的学习.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就需要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管理中发掘其积极方面的因素,抑制其不利于成长的方面,使学生乐学善思。  相似文献   

5.
陈永正 《广西教育》2010,(13):28-29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不同的文化建设一个班级,会使班级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我校学生有一半是借读生,且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学生集合在一个班级里,创建班级多元文化,让学生张扬个性,和谐共处,成为班主任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教育能够对受教育者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受教育者也在不断的改变着教育的形态与模式。随着95后群体逐渐走向校园,班级的文化建设主体也在发生着改变。班级文化是整个校园中最重要的一项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很多班级文化都根据班级成员和学校环境的不同呈现出其独有的特征,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各项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今各所院校都积极完善班级功能,创新班级文化建设模式,为学生的培养铺下更好地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7.
许源 《考试周刊》2009,(50):220-221
任何一名班主任,都知道在一个班级里,有的学生喜怒形之于色,性情急躁,易发脾气,遇事不能三思而后行;有的学生说话、做事总是慢条斯理,性情温和,不易动肝火,遇事犹豫不决;有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交朋友、易适应环境;还有的学生则喜欢独处、安静,少言寡语,虽然内心不快,但不立即暴露出来等,这些心理活动的差别是人们不同气质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顾瑞芳 《江苏教育》2012,(26):13-14
漫步在我校教学楼的长廊上,你会看到每间教室的门口都悬挂着班级的名片,这是特色班的班牌,上面有班主任寄语、班徽、班级奋斗目标、班级口号、班级全家福等。近年来,我校着力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了"一班一品"的活动,努力使班级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温馨的"家"。1.每一个班名都取得富有个性。班主任结合自身的优势,根据本班学生的特长、爱好,确立班级文化特色,以文化特色活动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有的班级以"书香阅读"为主题,有的班以"体育运动"为主题,有的班以"器乐演奏"为主题。在班  相似文献   

9.
研究学校教育,就不能不论及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同样一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在不同的班级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成效?即使是在同一个班级面对不同的学生,效果也会迥然相异?其实,只要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认真审视班级管理工作,我们就会发现不同的班级所处的客观环境、所具有的规章制度和群  相似文献   

10.
<正>漫步在教室长廊里,你会看到每间教室门口都张贴着班级名片,这是特色班牌——上面有老师寄语、班级奋斗目标、班级口号、班级全家福等。近年来,学校着力建设班级文化,开展"一月份一主题"、"一年级一特色"、"一班级一品牌"的"三个一"活动,努力使班级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温馨"家庭"。张扬个性班主任以文化特色活动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切入点,结合自身的优势和本班学生的特点、爱好,确立班级文化特色。有的班级以"体育运动"为主题;有的班  相似文献   

11.
舒奋 《中国培训》2010,(7):54-55
一、技校学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技工学校学生有的可以流利地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有的却连26个英文字母在书写中都会出错。面对这些层次差别如此之大的学生,却在同一个班级开展教学工作,接受同一种程度的学习进度,很难让他们能够在不同的起跑线上都完满地到达终点。  相似文献   

12.
一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创造的独特文化要素和学习方式。它包括物质的(人工制品)和非物质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价值、情感以及各种抽象事物等)两个层面。既具有组织性、制度性的一面,又有班级成员自己的意志和创造能力共同营造的文化所具有的非组织性、非制度性的一面。本文将主要论述后者,即由成员共同营造的独具魅力的班级文化。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由一定数目的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和教师共同构建的松散的集合体,其主体是学生。因此,班级文化理当由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两部分组成,并成为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不…  相似文献   

13.
班级管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育人活动,其境界与品位主要取决于班级文化的经营与打造。有的班级管理追求的是“管”——把学生管得一丝不苟,把班级管得风平浪静。这种管理,营造的是一种专制文化。有的班级管理追求的则是“理”——帮助学生理清自我管理的头绪,理清自主发展的思路。这种管理,建设的是一种自治文化。  相似文献   

14.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的精神支柱。班级文化建设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又有多变的形式,因人、因事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同。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素材,让班级文化建设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走在学生的前列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许多研究指出:导致教育改革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学校里教师团体存在着平庸文化。有位小学教务主任曾经告诉我在他服务的学校中发生的事:这位小学教务主任在一所有二十多个班的学校服务。每个学期初,学校都会要求老师做教室布置,但是没有举办班级间的竞赛。就他看到的情形,班级之间的表现,差别很大,有的精心设计,有的草草了事。  相似文献   

16.
职校的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学生的思想复杂,使得职校班主任的工作难度增大,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也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一、因材施教,确定班级文化特色职校学生入学后,大多都情绪低迷,有着沉重的思想压力。有的因为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而心灰意冷,有的因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悲伤沮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需要教师的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更需要教师的呵护和导航。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班风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笔者就根据班内学生的特长、  相似文献   

17.
班级这艘航母的掌舵人就是班主任。管理工作对初中学生的成长与智慧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良好的管理,事情才会有头有绪,集体才会像一架健康的机器有序地运转。艺与术是班主任工作的秘诀,也是差别之所在。有的班主任让学生一看就喜欢,有的班主任让学生一看就排斥,这就是班主任气场的魔力。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不同班级上课往往有不同的感觉:有的班级不仅地面干净,备品整齐,而且学生坐姿端正,态度认真;授课过程中,师生配合默契,气氛活跃,教学效率十分理想。有的班级则不然,不仅卫生不好,学生也显得懒散放肆;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专心听讲甚至扰乱课堂秩序的现象,更谈不上理想的教学效果了。前一种班级,因各方面表现出色总会受到领导的表扬;而后一种班级常由于不良现象太多让领导十分失望。显然,前一种班级因其良  相似文献   

19.
正陶行知先生在《教育改进》一文中说,健全人格须包含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人生所必须之知识技能,强健活泼之体格,优美和乐之感情。随着班级文化建设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推广,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机会在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班级文化构建的视野。一、丰富、合理的班级物质文化是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物质基础班级物质文化环境是班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里主要是指教室的自然环境,包括教室墙壁布置、桌椅的摆  相似文献   

20.
如何优化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的新焦点。优化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管理实效的策略是:优化班级制度文化,让每个学生参与制订并用其喜爱的语言呈现;优化班级宣传文化,确立班级主文化,形成班级正气,促进班级管理;优化班级精神文化,和谐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展示,树立自信,形成向心力。对于解决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尴尬的“后进生转化问题…‘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问题也许会有帮助与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