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晴雯遭难,“诽谤”起了极坏的作用,这是外因。内因是“风流灵巧招人怨”。这个“人”主要指王夫人。王夫人惟怕丫鬟们勾引宝玉。晴雯的风流灵巧,特别是“水蛇腰”,给王夫人留下了“轻狂”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曹放 《语文知识》2005,(12):8-8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叙说青梗峰下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化为通灵宝玉,书中这样描述:“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有五色花纹缠护。”红楼千古梦倾倒无数人雅士,其中最重要的“道具”就是一块沟通天地人神的美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三等丫环芳官活泼可爱的性格和她聪明灵活、重视友谊、敢于反抗的个性,以及她在《红楼梦》短暂经历中的喜怒哀乐和不幸结局,并着重分析了造成芳官悲剧的具体原因和社会原因,指出尽管表面上是袭人、王夫人坑害了芳官,而实际上是黑暗的社会与吃人的制度扼杀了芳官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淌眼抹泪"语出《红楼梦》第三回,该回目的标题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说的是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见到贾宝玉时的情形。贾宝玉倾心于林黛玉的美貌,但即使是如此美貌的林妹妹居然也没有戴和自己一样的美玉,便迁怒于自己佩戴的"通灵宝玉",将通灵宝玉摔在地上。这使得林黛玉这位天生聪慧,并且今生注定要还泪于宝玉的"绛珠仙草"大感愧疚,于是乎便珠泪涟涟起来。文章以袭人探望黛玉为线索引出黛玉的不胜伤感之态。"淌眼抹泪"语出《红楼梦》第三回,该回目的标题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说的是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见到贾宝玉时的情形。贾宝玉倾心于林黛玉的美貌,但即使是如此美貌的林妹妹居然也没有戴和自己一样的美玉,便迁怒于自己佩戴的"通灵宝玉",将通灵宝玉摔在地上。这使得林黛玉这位天生聪慧,并且今生注定要还泪于宝玉的"绛珠仙草"大感愧疚,于是乎便珠泪涟涟起来。文章以袭人探望黛玉为线索引出黛玉的不胜伤感之态。是晚,宝玉、李嬷嬷已睡了,她(指花袭人)见里面黛玉和鹦哥犹未安息,她自卸了妆,悄悄进来,笑问"姑娘怎么还不安息?"黛玉忙让":姐姐请坐。"袭人在床沿上坐了。鹦哥笑道":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的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因此便伤心,我好容易劝好了"。袭人道":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快别多心!"其间"淌眼抹泪"四字的修辞手法,人们有很多不同的看法,陈望道先生认为是"镶嵌"格,即在词语中,故意插入数目字、虚字、特定字、同义或异义字来拉长文句。镶嵌的作用是使词语音节拉长,声音舒缓,藉以引起读者或听者更多的注意,了解得更为清楚明白。具体讲:(1)镶字:用无关紧要的虚字或数目字,插在有实际意义的字间,来拉长词语的方法,叫作镶字。如千秋万岁、三令五申、千呼万唤、横七竖八、三催四请等。(2)嵌字:故意用特定的字来嵌入语句中,叫作嵌字。如":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3)增字:增字是同义字的重复,目的也是在拉长音节,使语气更为完足,使语意益加充实如:犹如、曩昔、盟誓。(4)配字:在语句中,用一个平列而异义的字作陪衬,只取其声以舒缓语气,而不用其义的,叫配字。如":几番得失,我已失却一切"",历史上的恩怨植根已深"。"淌眼抹泪"即属镶嵌中的"配字"格。  相似文献   

5.
汤玫英 《生活教育》2014,(18):61-62
通过对《红楼梦》宝玉挨打部分的文本分析,探讨了其对写作的启示:一是巧妙安排矛盾冲突,二是高度统摄人物言行和性格,三是合理剪裁内容材料。  相似文献   

6.
晴雯堪称《红楼梦》中的一个"别样女子",身为奴才,却对封建等级社会制度之下的种种不公平和压迫进行了坚决的反抗。在封建专制制度主宰一切的时代,她的反抗行为必将招致灭顶之灾,她也必将被封建制度所诛杀。然而,晴雯的反抗行为及其惨死而终的结果并非全无意义,它将使我们对被压迫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争取人身自由的行动进行更深刻的审视。  相似文献   

7.
晴雯是曹雪芹笔下最具有个性魅力、最丰满、最完美的形象.晴雯的形象特点美丽聪慧,柔情似水;桀骜不驯,刚直锋利;疾恶如仇,敢于反抗.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可爱又可敬的晴雯,通过“撕扇子”“病补雀金裘”“抄检大观园”以及最终青春生命的陨落,成为一个永恒的艺术形象。她的不合世俗,她的格格不入,她的反击抗争,让我们震撼和感动。一个鲜活而短暂的生命就永久地定格在了读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9.
贾宝玉在《红楼梦》中堪称"至真至情"第一人,他的绝假纯真之性情在小说中常常以"呆"这种行为表现出来。宝玉之"真"本质上来源于混沌原初之始的"本真";他的"呆"实则为虚伪世界"违真"的情感反应和外在表现。通过"呆"这一外化特征为载体,从《红楼梦》的时代背景与思想内涵出发,深入挖掘了隐藏在宝玉之"呆"中的本质内涵,即"真"。  相似文献   

10.
袭人、晴雯在《红楼梦》中是次要角色,但一个温柔和顺,似桂如兰;一个冰清玉洁,心比天高。一个内抑,一个外张。两人性格中有钗黛的影子,但由于她们的阶级出生、社会地位、生活环境都使她们在思想感情等方面与钗黛不可能不具有差异。曹雪芹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深刻而真实地通过对比手法写出这个差异,表现出她们不同的思想性格的独特性,从而使她们的人物形象更为鲜明。  相似文献   

11.
一部《红楼梦》创造了形神各异的人物形象,其中男性235人,女性213人,共计448人,对人物的刻画呈现出多侧面、多层次、多种多样的特点。以众多的女儿来说,薄命是她们的共同特征。晴雯就是这画廊中的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物,有着为人赞美的鲜明个性,有人说:“在丫鬟中,最有骨气的是晴雯。”  相似文献   

12.
高小玉 《学语文》2003,(5):18-18
《学语文》2003年第2期有一篇名为《宝玉为何挨打》的文章。此文作者把宝玉挨打的原因归结为贾政的“妒子情结” ,并认为这种情结的产生是贾政“长期处于弱势状态中人格扭曲的结果”。这一观点虽新颖 ,本人却不敢苟同。“宝玉挨打”是《红楼梦》最为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一 ,也是贾政性格表现得较为明晰的一次。气恼、狂怒、痛心、羞愧……一系列情绪都在一刹那间得到了极度的发挥。从中 ,我们能够看出贾政虚伪、冷酷的一面 ,但这并不能说成是贾政对儿子的妒忌和仇恨使然。作为封建传统的卫道士 ,他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循规蹈矩、发奋读书 ,…  相似文献   

13.
袭人、晴雯在《红楼梦》中是次要角色,但一个温柔和顺,似桂如兰;一个冰清玉洁,心比天高.一个内抑,一个外张.两人性格中有钗黛的影子,但由于她们的阶级出生、社会地位、生活环境都使她们在思想感情等方面与钗黛不可能不具有差异.曹雪芹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深刻而真实地通过对比手法写出这个差异,表现出她们不同的思想性格的独特性,从而使她们的人物形象更为鲜明.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优秀的文学巨著,其中,为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是一个聪明美丽、个性鲜明的女子:晴雯。她是深受作者欣赏和喜爱的一个角色,她有着超众的才能和伶俐的心性,虽身为奴婢,却"心比天高",没有一丝的奴颜婢膝。然而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却无法容忍这样的"奴婢",她的悲剧命运无可避免。在晴雯这一形象上,集中体现了作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5.
邵丽敏 《现代语文》2009,(11):60-61
在《红楼梦》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把晴雯塑造得有血有肉、光彩照人。晴雯身上的确存在骄横欠宽容的缺点,但她天生丽质,干练爽利、心灵手巧,正直无畏、刚强不屈。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这个独具魅力的对晴雯形象。  相似文献   

16.
大观园是个规模宏大的贵族庭院,方圆约三里半,其中风景有七八处,亭台轩馆十几座,本是贾府为迎接贵妃元春回家省亲而修建的别墅。元春回宫后,曾一度封锁,后来就命那些能诗会赋的姊妹和宝玉居住。住在大观园的人除宝玉外,都是年轻女子,其中少数是贵族小姐,大多是奴婢,大观园堪称女儿国。大观园是作者精心虚构的一座理想仙境,是宝玉和少女们的人间乐园。这座花园寄寓了作者的人生和社会理想,它干净、闲雅、脱俗,人与人间相亲相爱,主仆间似乎没有差别。这里面没有功名利禄世俗干扰,没有外界污浊恶臭,也似乎没有尔虞我诈的权力争斗。但大观园毕竟只是理想的存在,它依托贾府现实环境而存在,不可避免地受世俗权力和矛盾的侵扰,大观园的命运最终是归于毁灭。这是《红楼梦》小说悲剧精神的核心之所在,抄检大观园就是红楼梦碎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是一部以佛教哲学的“苦了”为主题思想的人情小说;“苦了”既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动机,也是《红楼梦》的中心思想、主题和核心;它涵盖全书,制约整个情节发生、发展和归宿。  相似文献   

18.
在《红楼梦》的人物画廊中,晴雯只算得上是一位小人物,但就是这样的一位小人物,作者却赋予了她特殊的使命:映衬黛玉,象征大观园中众丫鬟主子的悲惨结局,推进宝玉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9.
睛雯与小红是《红楼梦》中既聪慧又俊俏的两个丫环。作者并没有贬一个褒一个之意,而是从许多不同方面刻画了身居贾府具有特殊地位的两个丫环的典型形象。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两个人物,对于深入研究《红楼梦》的艺术形象创造应该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中“宝玉挨打”一事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把它视作解读这部著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且在这个问题上见仁见智,说法不一。其中,在周先慎的《我的古代小说研究》中让笔者再次睹见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