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学教育》2017,(2):25-33
对于每个人而言,"生命"并不是封闭的,而是意味着对可能世界的敞开。这种开放的姿态,体现着个体建构价值生命与生活意义的精神倾向。教育自其诞生起,就与个体生命处境性以及人类整体命运相关,它不仅指向个体的"肉身",还指向个体的意义世界,内蕴着对个体生命的深层领会与价值关怀。在教育中,生命价值启蒙指涉的是引导人从生命的无知与无根性中走向生命主体的自觉,从而抵达生命自由与解放的"无蔽"状态,并能够真正有勇气面对个体生命乃至人类的整体命运。在当代,关注个体切身的鲜活生命经验与生活意义,积极推动个体的自由生命与"美感生活"的整体生成,将有助于不断夯实教育的德性根基,落实使人成之为"人"的启蒙目的与伦理使命。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生命主题:从关注生命到生命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是学校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关注生命是当今教育的价值取向。然而学生个体生命意识的失落令人深思,因此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3.
生命是学校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关注生命是当今教育的价值取向,然而学生个体生命意识的失落令人深思,因此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4.
浅析大学生生命教育——从心理健康教育到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本身的关注逐渐转移到开始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入手,阐述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若千问题,并指出从心理健康教育向生命教育的跨越,实施高校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本身的关注逐渐转移到开始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入手,阐述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若干问题,并指出从心理健康教育向生命教育的跨越,实施高校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6.
论教育生活的生命价值——从《民主主义与教育》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完成了对二元论哲学的超越,建构了新的教育理论,但他的学说还只是理论性的,缺乏对现实的解释力。杜威的科学取向、工具态度和理性主义立场,使他从根本上忽视了人的情感、人的生命;同时也使得他未能从生命的角度去考察学校教育的价值。在他的理论中,生活价值是自明的。我们可以将教育生活视为生命的场景与条件。教育生活需要在现实中实现其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台湾生命教育到华人生命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源生于一所天主教中学的伦理教育和宗教教育,具有深厚的西化倾向和宗教色彩,倘若普及推广于各地华人社会,有可能出现不相应状况,有待进行本土转化扩充与在地落实扎根。台湾生命教育偶然走上以哲学为核心学问的道路是其特色,转化后的“华人生命教育”将据此发展以中国人生哲学与生死哲学为中心价值的生命学问。这种“生命的学问”反映出传统儒道思想与民俗信仰的智能结晶,具有“后科学、非宗教、安生死”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教育、生活、幸福三者以人为联结点,水乳交融。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以幸福为目的。故教育以人的幸福为终极目的毋庸置疑。生命教育是引领人们通向幸福生活的阶梯。只有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才能引领受教育者在当下生活中寻求幸福,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幸福。  相似文献   

9.
道德是人的双重生命和双重存在方式的需要,它寓于生命之中。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分离的现象,表现为道德教育的"去生命化"和生命教育的"去道德化"。生命教育是生命整全的教育,因此,它必须超越生命与道德的对立和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割裂,以生命教育整合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融入生命教育之中,建构道德的生命教育。道德的生命教育,基于生命发展的需要,以道德的内容和手段,引导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实现丰盈人生。  相似文献   

10.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到生命教育的省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大学生漠视生命、否定生命的现象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挑战。以心理健康教育已有的成果为基础和平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成为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二者有机结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将生命教育内容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开展心理咨询,解决大学生生命困扰;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团体心理辅导中。  相似文献   

11.
德育:从无视生命到激扬生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育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其真义在于“使人作为人成为人”。德育具有生命性,生命既是德育的原点,亦是德育的终点,德育是直面生命的活动;当代德育无视生命:漠视生命的尊严,压抑生命的自主,忽视生命的体验,曲解生命的意义;时代要求德育激扬生命,即尊重生命的逻辑,引导生命的建构,体验生命的律动,提升生命的意义,从而回归德育的本真。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从理念到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它既体现了教育哲学由传统的知识论、认识论转向存在论、生活论,也体现了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和社会建构论对其的理论支持。生命教育实施可以从生与死、身与心、生存与发展的维度来建构。  相似文献   

13.
郭思乐 《教育研究》2004,25(12):3-10,38
教育内部惯习性评价具有评价主体的外在性及权威性,方式的可比性,功能的控制性等特征,由于教育內部惯习性评价被普遍采用,使教育文化蜕变为可视性的教育亚文化。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挖掘教育內部惯习性评价的根源,正确看待教育干预和教育的非外视性的关系,走出教育评价的误区,以适应教育的生命机制。  相似文献   

14.
特级教师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研究特级教师思想、总结提升其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精髓,是贯彻落实<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需要,是为改革和发展寻求保障条件.文章以著名特级教师王沛清为例,阐述了特级教师教育思想特征及其形成历经.王沛清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平易,是平与易的结合.平,是平常、平等;易,是简约、简洁.基于教育而言,前者,可以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态度,后者亦可以说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创意写作作为大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无论是文学专业中的创意写作课程,抑或是作为单独存在的一门写作类课程,都是对源自英语国家创意写作课程的借鉴。借鉴性"拿来"主要表现为作家驻校制度、工作坊课程模式、成为作家的培养目标、创意写作的学科体系构建等方面,而融会贯通则是一种在地化的继承与创新。在这种继承与创新中,不仅应把大学原有写作教育中的合理部分理论融入创意写作,而且还需在写作教学的认知、写作实训与人才培养路径等方面进行诸多创新。  相似文献   

16.
17.
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从“隔离”到“融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育世界源自于生活世界,又与生活世界有着一定的区别。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学校的制度化,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产生了隔离。在中国当今的基础教育领域,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离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融通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既是现实的呼唤,又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准则,法是治校的最高依据和学校管理的法源;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内容,主要体现于在法的基础上理顺政校关系和学校内部自治的诸原则;作为现代教育的生活方式,体现的是教育法治精神,使法治真正走向日常化、生活化,成为教育生活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中国需要新的教育哲学:从素质教育到生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中严重的“应试教育”弊端,显示当前的教育理论不足以解释和指导教育现实。中国的教育现代化,需要完成由“学科中心”到“生活中心”的实质性的转换,需要新的教育文化和教育哲学。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是与我国国情相契合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现代教育理论,对于矫治“应试教育”,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成为指导现实、面向未来的新的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