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上个世纪,英国学者彼得斯带动了分析的教育哲学传统,不仅影响教育哲学,也带动了教育理论的发展。其中,赫斯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与奥康纳对教育理论之辩,尤为人所称道。奥康纳致力于将教育理论带往科学理论。前期,赫斯特认为教育理论是实践理论,迥异于科学理论,教育理论应该以其他学门知识的型式、领域为基础,而建构出有助于指导教育实践的原理;后期,赫斯特则更为重视隐而未现的实践意义,修正前期过于重视理性知识的立场。重审赫斯特、奥康纳之辩以及赫斯特前后期立场,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哲学重点在于证成教育政策及开拓新的思考方式,量化研究成果在于拓展新知,质性研究则在于对实践智慧的探究。赫斯特后期念兹在兹于缄默之知等实践知识,哲学论证、量化研究、质性分析都应将之列入重要探索领域,必能有助于教育理论的精进。  相似文献   

2.
郭元祥 《今日教育》2014,(12):34-35
一、从教育立场理解知识的性质 长期以来,在我国课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中,主流的知识理解是传统认识论的观点,即所谓知识,“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客观实际的反映”。显然。关于知识的本质,哲学,尤其是哲学认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类知识的产生,以及人的认识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在变革中走进实践 徐州师范大学的代建军教授认为,教肓理论研究者应该是实践的指导者,而不应该是看客。无论如何我们的教育都无法回到“新课程”之前,我们不能一味地责难和抱怨,而要思考我们能提供和创造什么条件来建设性地改善“新课程”。理论研究最终还是为了解决实践的问题,理论研究者必须走进实践。仅有实践关怀立场,也无法代表你能真正理解实践。  相似文献   

4.
实验的一般情况《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实验》是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领导的。这一教学实验从我国当前小学教育的现状出发,面向一般水平的学校。实验要求大面积的学生在知识和思维水平方面达到教学大纲的规定标准,提出的教学方法也比较  相似文献   

5.
金星 《辽宁教育》2012,(1):49-50
对教师个人知识的研究是教师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当今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在理解教师个人知识内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教师个人知识建构途径,对于帮助我们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教师个人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个人知识建构的途径:通过学习建构个人知识;通过教学实践建构个人知识;通过教育研究建构个人知识。  相似文献   

6.
论教育技术学的知识旨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理论知识性质的判断是学科研究方法问题讨论的逻辑起点。本文从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入手,结合实践哲学关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揭示出教育技术学要真正确立起桥梁学科的地位,必须着力发展教育的技术知识。对这种技术知识的理解,需要从科学、技术、工程三元划分的视角把握其直接面向实践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7.
场馆教育理解的不同立场形构了理解教育的不同视域、表达、期待、优势和局限。以行为主义、建构主义和技术主义等为代表的理论立场诠释了“以物为本”“以人为本”“技术导向”的争论。教育学、博物馆学和策展主题学科等分别从功能、身份和需求视角选择了对场馆教育的价值、本体和心理侧重。主体立场的差异表现为馆内与馆外空间所形塑的场馆与观众的二元教育理解。在此基础上,场馆教育理解差异的调和需要一种建立在深度理解基础上的“边界渗透”,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分别指导理论、学科和主体立场的对话和融通。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既是知识教育又是价值观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认知逻辑和认同逻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由知识的符号形式、逻辑形式及其内在的价值与意义构成的有机统一体。进入教育场域的知识性质不同于哲学认识论立场的知识。在知识教育中,知识产生的本源事件和形成过程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价值观教育中,我们可以从影响政治认同的机制上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结构与样式。  相似文献   

9.
无论从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趋势来看,还是从教育领域的公共性特征来看,教育领域都无法拒绝不同学科对其进行探讨、研究,由此,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向:其他学科研究者为解决教育领域中的相关问题而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探讨的“教育的立场”;教育学专业研究者力图通过研究,提高教育学理论水平,建立、完善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并运用教育学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对教育领域中的教育现象进行研究,这两种立场可以并行不悖,并有可能相互促进各自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提出开拓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思路。10多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并逐渐形成了“素质教育”的思潮,这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有关“素质教育”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锋”,各种研究都是站在“素质教育”的立场上来批判和指责现行“应试教育” 的弊端。而所谓的“素质教育”的实践,诸如减压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体验教育等,也都是在一片叫  相似文献   

11.
教育理论是经过一定程度的抽象与概括,以简约、纯粹的方式来呈现的有关教育的理性认识.教育理论由于无法观照到变动不居的、非线性的、不确定的教育实践,暴露出理论理性在实践中的不足.教育实践者若一味地拔高教育理论的理性功能,会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离成为一个假想的问题.教育实践者应该认识到教育理论本身的理性限度:教育理论是一时之见、一孔之见;教育实践者要在恪守教育理论理性限度的同时,通过提升其实践理性来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扩招后教育实习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校扩招后,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是部分师生对教育实习认识不到位;实习生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中学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实习时间短,难以保证实习质量;带队教师人力不足等。研究和探讨这些新问题对于深入搞好教育实习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教育领域的"三个世界"及其智能虚拟映射进行了认识切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新的智能虚拟世界:代表数字化教育事实和存在的世界一’、代表人工智能教育认识的世界二’、代表人工智能教育思想和知识库的世界三’。文章指出,这三个新的智能虚拟世界是教育领域的"三个世界"在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智能虚拟映射,扩展了传统教育研究的本体论假设,进而导致认识论的全方位变革。此外,文章还从认识主体、研究对象、研究范式、推理思维、知识表征等五个方面的变化,阐明了教育研究的认识论变革所引发的方法论转变。文章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智能时代教育的过程与本质,并为教育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变化,可以从一个方面透露出研究热点的形成和转移。对CSSCI所收集的教育研究论文关键词数据的分析表明,2000-2004年间,“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研究最热门的领域,“教育信息化”则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高等教育”成为教育研究中的“显学”;“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研究论文一度层出不穷,随后则明显下降。我国教育研究热点的形成,与国家宏观教育决策、国际教育学发展前沿领域和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密切相关;国家政策的改变或研究难以深入,往往导致研究热点转移或兴趣消退。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searches for an autonomous discipline of education, one that is a self-governing discipline and exercises the right to organize its own activities and to make independent decisions. In undertaking this quest, it asks: how may education be organized to safeguard its autonomy so as to be able to generate strong and unique educational knowledge and theory?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Herner Saeverot argues for a conceptual structure comprising three interrelated perspectives: education as translation (ETN), education as task (ETK), and education as truth (ETH). These three perspectives are part of the overarching term “the science of education” (SE). While ETN translates knowledge from noneducational disciplines into educationally relevant knowledge, ETK produces distinct educational knowledge or theory directly from educational practice (EP). Through these processes, education can function as an autonomous and a self-governing discipline. However,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identify what would be required for education to become a strong autonomous discipline. 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ETK ultimately produces educational theory in a weak sense, that is, it yields knowledge structures that are too loose or poorly articulated to be designed as strong theory. Thus, ETH examines ETK to produce educational theory in a strong sense, in other words, knowledge that has undergone thorough scientific verification and theoretical substantiation. By way of this organization, educational theory is developed through (1) ETK as a firsthand experience in which practice-based knowledge and theory is derived directly from EP, and (2) ETH as a second-order observation of EP in which theory-based knowledge is derived indirectly from EP and directly from practice-based theory (ETK).  相似文献   

16.
教育工学初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不协调,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教育学科体系结构的结构性缺失,具体而言,就是教育工学的缺席。一般认为,教育学科可以划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领域。教育工学是教育应用研究领域的一个具体层次。其核心的意图是把教育理论的探索和教育技术的探索以至教育实践的操作连接起来。它通过阐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转化原理,为教育理论价值的实现和教育实践水平的提升提供服务。教育工学的基本任务是阐明教育工程的一般原理和教育工程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17.
When Hong Kong is moving towards a knowledge society in the new millennium, research is clearly necessary to provide a knowledge base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 and high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This report aims to review the education policy environment in Hong Kong and see whether research can be encouraged to support policy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improvement. Particularly, the report will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recent initiatives in Hong Kong school education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in 1997 and discusses the potential research agenda to support the ongoing education reforms at the school system.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8.
教育理论的特质及其研究使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刚 《教育研究》2005,(9):9-14,87
新世纪中国的教育研究需要承担一种理论的使命,这就要求梳理教育理论的知识类型和确立其理论形态。这种理论形态,不是单一理论,而是一个理论连续统, 包括由抽象命题构成的具有反思功能的一般理论,呈现方法论要求的中层理论,表现具体经验的微观理论。它们之间不是孤立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互动的。探讨教育理论的问题结构及其独特意义,可以认为教育理论的进步也意味着对教育条件的认识所取得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knowledge society for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systems. It focuses on how education systems in Asia are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 knowledge society through creating powerful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The article explores how 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at scale, is being used to generate social capital in order to promote 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ement. The article draws upon a range of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to examine how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re contributing to educational improve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knowledge.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arguing that disciplined, collective and inter-dependent learning is critical for the knowledge society to be sustained.  相似文献   

20.
自然科学研究的目标是发现自然事物的实然秩序,教育研究的目标是探寻应然的教育行为。教育研究的逻辑是通过观测到的“或然映像”推断实然的教育事实,发现某种实然教育行为与受教育者随之发生的实然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对实然教育事实的价值判断,设计更加合理的教育行为,最终形成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教育实证研究离不开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教育理论研究需要实证研究提供事实支撑。教育研究应该保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之间的张力,既要以教育目的与理念为指导开展实证研究,也要开展关注本土现实教育实践的理论研究,从而实现教育研究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