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隐性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也叫潜在课程(LatentCurriculum),它是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课程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对西方国家课程理论引入和本土化工作的不断深化,一些学校开始对隐性课程的研究产生兴趣,并在此是础上,把研究拓展到用大课程规来看待和指导学校课程改革方面。作为课程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有关隐性课程概急的界定着一些基本问题上还存在着诸多争议和模糊以识。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所谓隐性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游移默…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是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组成的。显性课程旨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其基本技术、技能,而隐性课程则对学生的品质、习惯、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挖掘隐含在体育课中的德育和美育等其他教育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有助于显性课程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注意隐性课程的开发,提高显性课程的效率。1.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制定规章制度根据我校性质、培养目标等,我们学校除了大力宣传贯彻执行《江苏省职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江苏省职业学校试行学分制的原则意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一日常规》制定了《学生管理细则》、《就餐要求》、《住宿生要求》等,利用各种场合和时间,如早读课、班会课、团队活动、家长座谈会,进行宣传,使这些规章制度入耳入脑,使各项要求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让学生能用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2.以十项评比为载体,提高学…  相似文献   

4.
隐性课程     
符文忠 《宁夏教育》2006,(12):39-39
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  相似文献   

5.
试论隐性德育课程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国外一些课程专家经过研究逐渐认识到,学生除了在学校安排或教师指导下从教师教课和教科书中学习外,他们还从学校的制度特征、集体生活、学校的气氛中受到影响。有计划。有意识的课堂教学有时会产生与之相反的“无意识的学习结果”;课程内容无形受到社会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的过滤;学校规范、课堂纪律也渗透或折射出价值观、道德观的要求。人们认为这些因素以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作用于学校生活中的每一个学生。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Lifeinclass.room)中首次提出隐性课…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认为:“教育目标是要培养身心和谐的发展,即有农夫和运动员的身手,又有哲学家的头脑,还有从事劳动以维持生计的本领。”表明人的发展既有问接经验的作用,亦有直接经验积极主动的获得。学校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卢梭的思想对学校体育的研究不无启发意义。学生时代所获得的最初知识教育,对人的一生留下永恒的记忆和积极的影响,体育课程的设置,将直接对学生们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培养出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除了合理构建体育课程以外,还应强调课程本身的显性功能体现和隐性课程功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认为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而新的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必须以课程体系为载体,既需要显性的学科课程为主体,又需要以隐形课程作支撑。隐形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无形之中产生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隐形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隐性课程以其潜在性、广泛性、无意性和体悟性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产生影响。通过对学生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体验进行探析,在教学环境、自我效能感、自我归因等方面渗透学习策略的隐性课程,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于是隐性课程教育就成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开展隐性课程研究是教学改革深入的必然,加强隐性课程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个体所处的环境,蕴含着丰富的隐性课程的要素。数学课的教育教学活动要使受教育者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心理品质也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就必须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一、数学隐性…  相似文献   

11.
隐性课程的含义与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焱超 《湖南教育》2002,(15):26-26
开发隐性课程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课题。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的,又称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指学生在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教育环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影响的总和,是一种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国际课程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包括物质情境(学校或班级的建筑、设备)、人际情境(班级气氛、人际关系)和文化情境(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一、隐性课程的概念及作用 隐性课程也称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国内外的学者对它的概念有不同的界定。在此。社会和家庭里的教育环境一般不能被学校里的教育所控制和掌握,因此,以下所讨论的隐性课程主要指的是相对于显性课程(正规课程表里的课程)而言的,通过学校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类的、精神活动类的、和社会关系方面)有意传递给学生公开的和非公开的教育经验(包括学术的和非学术的)。  相似文献   

13.
本针对高校体育辅修课-娱乐体育课程的组织表现为高度的分散性,大部分时间是融合于学生学习之余暇活动之中这一特点,由此对如何组织高校《娱乐体育》课程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高校《娱乐体育》课程的组织。  相似文献   

14.
关于隐性课程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关于隐性课程的探讨曲阜师范大学教科所庞学光隐性课程之所以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的课程理论与实践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原因可能有三:其一,对除正式课程之外的其它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探讨不够,认识不足;其二,把课程当作教学论范畴而不是当作教育理论范畴,使其在...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课程资源的利用与隐性课程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重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实现这种变革,仅靠“教师一支粉笔,学生一本教科书”的传统学习模式是不够的。因此,历次课程改革被忽视的隐性课程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隐性课程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性课程是一种间接的、暗示的、无意的方式,长时期地影响学生情感、调整学生行为、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的课程。用场论的观点审视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的场源潜藏于校园文化之中,场内各要素相互作用、吸引沟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隐性课程对教育者的影响方式有暗示、感染、模仿等。隐性课程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能引起学生积极的心智活动,规范学生的行为,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隐性课程的开发应遵循互为依存原则、整体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动态变化原则等。  相似文献   

17.
实施素质教育要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政府着眼于社会的未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从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全新的界定,可以说是给教育的发展点亮了一盏明灯。但由于教育的惯性、社会的客观需要、个人的实际利益,导致了教育的重心仍在“应试”上面,人们对教育教学的肯定与评价也主要停留在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上。从课程设…  相似文献   

18.
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的《教育大辞典》中,对隐性课程做了清晰的概括:“潜在课程(HiddenCurricutum)亦称‘隐蔽课程’,‘非正式课程’等,是广义的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相对,主要特点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它不在课程规划(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校纪等)”。  相似文献   

19.
李建文 《江西教育》2001,(12):12-12
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隐性课程具有各种要素,各要素又有它自身的特殊结构,因而形成了隐性课程的自身的分类结构。根据隐性课程存在的广域性,将隐性课程分为以下三层结构:物质———空间类。作为物质空间类的隐性课程指学校的建筑、校园的规划、学校的地理位置等物质与空间环境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正式课程之外的影响。这一结构处于最外层,可以被受教育者直观,也容易移植和改变。组…  相似文献   

20.
张倩倩  田良臣 《课外阅读》2011,(1):59-59,80
隐性课程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不仅包括学校的物质生活,也包括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课堂教学是隐性课程得以传递的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互动的主体,他们通过言语和非言语,传递着“隐性”的课程内容。因此,探析课堂中隐性课程的内容对有效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