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张翔 《图书馆杂志》2000,19(8):53-55,59
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兴盛,散居各地的徽籍藏书家也名播士林。本文依据史料论述了清乾嘉时期苏州的徽籍藏书家。  相似文献   

2.
乾嘉诗人法式善以自己的斋名与别号“诗龛”为题,向数十位画家和诗人征集了大量图像与题咏作品,一时之间“江湖名手皆为诗龛作图”。因参与人数多、持续时间长、跨越地域广,图咏诗龛成为了乾嘉时期重要的文化事件。现存数十幅《诗龛图》囊括当世众多画家,身份、籍贯、流派各异,作品内容、风格、笔墨、立意各有不同,为勾画乾嘉时期的画坛面貌,包括画家群体、风格格局提供了丰富的图像与文献样本。《诗龛图》不仅体现了京师士人法式善对于绘画史的记录、参与与影响,同时彰显了正统派绘画之外的地域性风格绘画的艺术价值,揭示了清中后期多种因素相互交流碰撞产生的绘画异变与新风。  相似文献   

3.
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强化维吾尔族的国家认同意识,在政治、文化、钱币等方面,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政策。这一时期新疆维吾尔族的国家认同表现为保家卫国、对皇帝忠诚和朝贡等方面,具有政治性、自愿性、全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清乾嘉时期徽籍藏书家随着徽商在各地的兴盛而名播士林,扬州是徽商主要寓居地,扬州的徽籍藏书家在中国藏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中仅歙县江姓一族就出现了数伴颇有成就的藏书之家。本文结合史料论述了这一时期扬州徽籍(江姓)藏书家的主要藏书事迹。  相似文献   

5.
石明芳 《图书馆学刊》2006,28(6):62-63,68
各地到苏州来从事工商业的外地人往往以同乡为纽带结成商帮,徽商就是其最具有代表性的。徽人融于苏州的生活,有的数代相聚相传成为望族。徽籍藏书世家随着苏州私家藏书的出现而逐渐形成,并随着苏州私家藏书的盛行而发展,是真正的书香门第,是吴地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6.
7.
“官谣”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信力,使政府陷入“塔西佗陷阱”。因此,为了维护政府的公信力,必须治理“官谣”。我们以为,“官谣”的治理必须以政府信息公开为本,因为谣言止于真相,真相源于公开;辅以追究“官谣”制造者之行政或刑事责任,则可以寒蝉其发布“官谣”,从而使“官谣”得到治理。  相似文献   

8.
"官谣"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信力,使政府陷入"塔西佗陷阱"。因此,为了维护政府的公信力,必须治理"官谣"。我们以为,"官谣"的治理必须以政府信息公开为本,因为谣言止于真相,真相源于公开;辅以追究"官谣"制造者之行政或刑事责任,则可以寒蝉其发布"官谣",从而使"官谣"得到治理。  相似文献   

9.
陆冰 《历史档案》2022,(1):81-92
乾嘉之际海宁举人周广业出任广德州复初书院山长,留下一部手稿《广德书院试题考生录》.手稿真实地记录了清代地方书院山长的课试日常,包括每月课试生童的基本情况、院课评语以及主持书院课试的工作心得等内容,为深入研究清代地方书院提供了第一手的宝贵资料.周氏书院山长的经历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是清代中下层士人治生出路的真切反映.正是...  相似文献   

10.
11.
分别从文献内容、刊刻机构和刊刻地域3个方面对明清两代福建官刻本的刊刻情况进行统计,并结合明清两代福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背景分析和探讨该时期福建官府刻书事业发展的源流与演变,以期深化对该时期福建官府刻书事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4,(21):35-38
在国家打击网络谣言过程中,一些舆论将官方不实信息称之为"官谣"。在历史进程中,"官谣"也曾作为一种政府行政手段,发挥过一些至少不是消极的作用。然而,时下"官谣"却演变为传达"官意"的方式,不但有损政府公信力,也消解着法治公平,反映了个别人员和部门的行政惰性和惯性。这就需要引入多种治理方式破解"官谣"。  相似文献   

13.
大蒙古国时期的廉访使很可能是由耶律楚材从汉族士人中选择合适的人选加以任命的。"李璮之乱"之后,山东地区官吏冗滥、户口亡匿、规避课役现象严重。为加强对山东地区吏治及税赋的整顿和监管,忽必烈采取权宜之举,诏令成立廉访府以解决山东地区深刻的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4.
揣美丽 《新闻世界》2011,(1):110-111
王韬,中国近代最早的报人。纵观研究王韬的文章,从深化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的甚少,本文从王韬思想转变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说明深受中西文化影响的他,走出了一条与传统仕途不一样的人生道路,但是,殊途同归,同归于"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最后得出王韬丰富了"官"文化内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卢宥玮 《兰台世界》2024,(1):132-135
清代士绅作为官与民之间的中介力量,在承担大量社会职责的同时满足了官与民的实际需求。由于清代社会结构等级分明,官与民之间难以实现有效沟通与联系,士绅通过参与地方各项事务紧密联系、积极接触了官与民,不仅维持了官与民之间关系的稳定,还将存在“隔阂”的两个阶层紧紧“联接”在了一起。士绅之所以能够在官与民之间发挥“联接”作用,一方面与士绅的数量、分布、特权、收入有关,另一方面清代县级以下存在行政真空且地方官员“量少力微”,为士绅提供了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6.
宋儒“《冬官》不亡”说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礼》原缺《冬官》,后人以《考工记》补之,宋以前几无异辞。到南宋时,出现所谓"冬官不亡 说"。此说滥觞于胡宏、程大昌,经过俞庭椿、王与之等人的推衍、论证,影响所及,元、明皆有人信从,于是 《周官》之学产生了"补亡"一派。其实,他们的观点大多站不住脚。首先,他们以后世"官专其职"的制度去 衡量周官,难免走入误区。其次,他们以《古文尚书》中的《周官》去衡量《周礼》,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再次, 《周礼》六官是否就是三百六十个官职,六官是否平均六十人,其实也难以确定。因此,他们的判断大多出于 臆测,恢复《周礼》古本的努力最终落得"窜乱圣经"之讥,实属必然。  相似文献   

17.
郭鹏 《民生周刊》2020,(2):38-39
这样的结果不是我们的本意,我们也不想让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但现在,我们已经用尽了为企业纾困解难的办法。2020年元旦刚过,山西省陵川县自然资源局和山西晋善晋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均从律师处得到消息,由双方作为诉讼主体的民事判决,即将进入强制执行阶段。  相似文献   

18.
从“新疆王”到“新疆张”,重大人事变动的背后,是中央治疆新阶段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当地政府给老百姓发张结婚证,这实在是太平凡不过的事。然而,在“化大革命”那个特殊年代所发的结婚证,却又不是那么平凡了。  相似文献   

20.
文人们对魂魄的涵义理解存在着诸多分歧,因此,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先秦的魂魄观进行厘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