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题内容范围:国际关系是超越国家界限的国际社会关系,主要是主权国家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有三种基本类型:①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与斗争;②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的矛盾与斗争:③  相似文献   

2.
主题内容认知  主题内容范围:国际关系是超越国家界限的国际社会关系,主要是主权国家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有三种基本类型:①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与斗争;②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的矛盾与斗争;③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对抗等。从国际关系演变的过程来看,世界格局的演变是其核心内容。本主题主要概述①③两种基本类型,包括拿破仑对外战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斗争 ;世界形成整体后出现的复杂国际关系构成了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资本主义的历史。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宗主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是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矛盾。一、资本主义制度兴起阶段 ( 1 4至1 7…  相似文献   

4.
[重点指津]本专题主要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殖民霸权和世界霸权而产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等.主要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年代国际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争霸、第三世界兴起等重点.难点问题有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实质、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近现代国际政治格局或体系的特点、演变过程及其根本原因,近现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与斗争的原因等.  相似文献   

5.
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是国与国之间关系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完整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始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之后,资本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上多数国家联结成一个关系紧密、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这就为世界性国际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国际关系史分期及主要特征1.17世纪下半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第一时期。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是西欧列强围绕欧洲霸权和世界海上与殖民霸权这两个方面而展开激烈的角逐。其中英国在这一时期始终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成为列强争霸的主要对手。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第二时期。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三对矛盾的发展变化。即:①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此为起点,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勾结。逐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中国失去民族独立。国家贫穷落后。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演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本国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一百多年来。中国各阶层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实践过多种救国方案。最终中共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成功。下面分三个阶段论述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洪育沂教授主编的《拉美国际关系史纲》已于最近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该书展示了从19世纪初叶通过独立战争先后建立起18个拉美国家开始,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直到20世纪90年代,长达近两个世纪拉丁美洲国家之间,拉美国家与其他地区民族独立国家之间,以及美、英、德、苏联等国与拉美国家之间,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贸易等领域关系的广阔历史画卷。正如编著者所指出,“拉美国际关系史的基本线索有4条:1.拉美国家为维护独立主权和发展民族经济,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侵略、奴役和干涉的斗争;2.殖民主义、帝…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后,经济竞争成了当代国际关系的重点。由于国家之间利害关系的内容,以及力量消长的变化,国际关系体系中的矛盾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美、日、欧资本主义三大经济中心争夺世界经济主导权的斗争,已取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争夺上升为世界主要矛盾。它们之间矛盾的发展,将对今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世界各种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与冷战对抗时期超级大国之间矛盾相比,由于时代  相似文献   

9.
战后,蓬勃兴起的民族解放运动,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体系,许多殖民地获得政治上的独立,出现了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独立以后作为主权国家与发达国家主权国家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已不同于原来宗主国对殖民地赤裸裸的军事占领和暴力掠夺,而是以合作形式出现的一种国际关系。这是否意味着国际垄断资本的剥削本性已经改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已经消失?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知识整合]本专题内容包括1917年以来现代国际关系中的主干知识、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情况以及主要军事集团和重要的国际组织等。一、现代国际关系的分期及其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各国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加剧了各方矛盾;进入现代,国际关系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1.1919——1945年。特征:突出表现为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由英、美矛盾转化为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时代特征] 一、两战期间的国际关系两战期间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崩溃。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问的矛盾为主,战胜国与战败国间、战胜国问、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间围绕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进行了错综复杂的斗争。这段历史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前期(1919—1930年)以建立和调整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背景与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或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矛盾的根源和实质: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又引起它们之间实力的消长变化。矛盾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相似文献   

13.
~~签订密约,同意外蒙古独立,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等。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自近代以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维持以欧洲均势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成为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二战”后,美苏两国因实力大增而在国际关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这是国际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国际关系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雅尔塔体系下隐藏着诸多矛盾。主要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  相似文献   

14.
[专题解读] 变化过程:①1500年左右,新航路成功开辟,西方殖民时代开始,东西两半球开始互相连接,全球一体化进程开始起步。②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侵略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甚至直接输出资本,建立资本主义企业,使那里原先落后的、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后期初步形成。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列强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加快对世界的瓜分,亚洲各国进一步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相似文献   

15.
本单元涉及的历史对整个世界历史曾产生过极大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由此给世界带来的影响。给人以启迪。同时。这段历史更能启发人们为追求科技进步、追求人类和平事业而努力。历史学科的教育和资政功能在本单元充分地显现出来。复习本单元应着力把握三条基本线索: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重点应放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发展的原因、经济状况及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等问题上。  相似文献   

16.
穆公 《新高考》2005,(11):35-39
[学法点津] 1.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概况.各种经济成份的演变,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内容。本专题重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其地位,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等。难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民旗资本主义经济与资产阶级政治活动的关系.建国后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以及官僚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经济等概念。  相似文献   

17.
17世纪中叶 ,世界进入近代 ,也就是资本主义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交通工具大为改进 ,世界贸易逐渐扩大 ,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亚非拉被卷入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世界各大洲之间以至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关系日趋频繁 ,改变了古代和中世纪那种国家之间关系松散的、不经常性的、地区性的、基本上仅仅是经济文化交往的状态 ,终于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 ,即囊括全球的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史是人类历史最为复杂的一页 ,冲突与合作是国际关系最为彰明的特征。整个国际关系史实际就是一部冲突、合作并存与交替、相互促进与转换的历…  相似文献   

18.
一、20年代国际关系的阶段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和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构成了战后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具有下列主要特征: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复苏、政局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2国际关系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3围绕凡尔赛体系遗留下的“赔款”和“欧洲安全”问题,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斗争。4为避免战争再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召开国际会议、举行双边或多边谈判、签订条约协定等…  相似文献   

19.
国际关系是指主权国家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的合作或对抗的政策和行为。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比较复杂,从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程度而言,主要包括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民族独立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欧洲大陆的争霸斗争和大国关系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所谓国际关系格局是指由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国家或国家集团)经过不断消长和分化组合,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总体框架。从19世纪初到当代,国际关系格局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等阶段应该看到,在近现代史上的国际格局或体系中,由于各国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其冲突和摩擦也就不可避免.任何格局或体系从它们的形成之日起便孕育着变动的因素.因而任何一种格局或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很不稳定的、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