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近10年来,不少美国公民陆续来到我国领养了一批中国儿童,这些远渡重洋的中国孩子在美国生活得怎样?收养他们的家庭情况如何?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于去年应邀到美国考察访问。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名扬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北京的人文符号,胡同如今已经成为北京最具魅力的地方。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北京市民的生活,包括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和邻里关系,也可以看到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感受浓郁的人文气息。一、美国主流报纸对北京形象的建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美国三家主流报纸,是在美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中国人都以为,美国社会崇尚个性解放、言论自由,所以在公众场合,大家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什么可禁忌和顾虑的。在美国生活时间长了,你才会发现,达种看法其实大错特错;美国人不仅在言谈举止中处处需要“讲政治”,而且这“政治”的讲法也更加微妙、更有管控性。  相似文献   

4.
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善于在作品中表现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的琐碎,剥去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安稳的外衣,从容地挖掘出中产阶级生活中出现的焦虑、异化、恐慌等各种问题。本文将通过展示作家在作品中反映的中产阶级生活,分析厄普代克小说中反映的美国中产阶级生存的状态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眼下,中国许多的“90后”孩子一到高中阶段就去国外读书、留学,国内的留学中介也是生意红火,接连不断的把有钱的没钱的家庭里的孩子推介到国外,而美国的大学则是学生们理想的留学之地。那么现实中,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心究竟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6.
凡是在美国伊大学习过的中国学生,几乎没有不知道杰尔克斯教授夫妇——埃德和朱迪的。对于我,他们更是终生难忘。初到伊大,迎面而来的便是入学考试、选择专业课程、适应陌生的生活环境,心理压  相似文献   

7.
她们曾经是龙游县福利院的孤儿,如今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有了家,有了幸福的家庭式生活。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但她们中文的名字却都姓“游”,分别叫做游君、游群、游琦。2009年4月7日,这3名涉外领养的龙游籍女童在美国家长自发组织的“红丝情愫中国行”活动中,带回到阔别8年的龙游县福利院省亲,寻找她们共同的根。  相似文献   

8.
重点导读     
《对外大传播》2016,(9):1-1
美国大选中的"中国话语"及对中国外宣的启示美国大选,无论是在美国国内层面,还是在国际层面,都举世瞩目,选举结果将直接影响美国在未来四年的政策走向。大选过程涉及的中国议题会对美国甚至世界的"中国话语"产生影响,影响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了解美国大选中的"中国话语",做好美国大选年的外宣工作,对促进国外公众对中国的理解、提升中国形象大有益处。2016美国大选中的"中国话语"主要集中在中美经贸关系、南海问题和朝鲜问题、网络安全、人权问题等。我们应总结美国总统大选中的"中国话语"趋势,规划外宣,提早介入;根据整个国际  相似文献   

9.
精品展柜     
《对外大传播》2010,(11):64-64
《中国的世界秩序: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 该书主编费正清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费教授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年,以其独特的视角审视、考察中国,他的研究著作和主要观点不仅影响了几代美国汉学家和西方中国学界,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美国政界和公众对中国的态度、看法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陈省身是20世纪的大几何学家,在微分几何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他在美国数学界是一位颇有影响的权威人物,他所发现的一些数学定理被美国学术界冠以“陈氏”定理。作为美籍华人学者,陈省身对自己曾生活了几十年的中国充满深情。他十分关心中国数学的发展,为促使中国早日跻身于世界数学领导地位而殚精竭虑。早在1946年就与姜立夫教授苦心经营中央研究院数学  相似文献   

11.
《对外大传播》2010,(4):59-60
《对话美国》是迄今为止第一本由中美两国民间人物进行深度对话的书,作者分别是美国人欧亚伦和中国人山奇。两个草根人物之间的对话触及到两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媒体没讲过的美国”到“中美两国之异同”,再从“金融危机:需要中美共同面对”到“中美需要更多的交流”,等等。  相似文献   

12.
刘康 《对外大传播》2011,(10):38-39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实汪调研》让我们可以从美国人的视角看中国,以及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作用和角色,同时可以深层次地比对我们所宣传的“中国形象”和美国民众眼中的“中国形象”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霍顿·米夫林-哈考特集团,2016年1月出版本书集中研究了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实施30多年来所造成的一系列影响。作者认为,中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的初衷在于降低出生率、改善最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是,从1980年实施"计划生育"管制政策以来的三十多年,已经给中国带来了诸多负面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她共创作了11部小说,均是描写生活在美国的黑人生活。这些小说通过细腻的语言描写与人物描写,把生活在美国的黑人生活与白人生活进行对比,突出了当时生活在美国的黑人在文化冲突下的心灵困境,引发了社会对黑人生存现状的共鸣,从而奠定了托尼·莫里森小说的文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1984年,拥有大小1390个岛屿的舟山市,为了活跃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让从未摸过画笔的渔家子弟用他们对大海的真挚情感和无限想像试着绘画。如今,舟山渔民画已经蜚声海内外,有500多幅作品在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瑞士、挪威、比利时和美国展出;有24幅作品分获全国、省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和中国艺术馆收藏。定海、普陀、岱山、嵊泗4个县(区)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  相似文献   

16.
<正>美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6月发布的《均势报告》显示,仅38%的美国民众对中国持正面评价,全部被统计的39个国家对中国持正面评价的中位数为55%,这一统计数据直观显示了当前中国在美国民众眼中的消极印象,由于一系列原因,中国的发展道路、理念、制度、文化等常被美国媒体和民众误解、误读。那么,影响美国民众看待中国的因素有哪些?一、美对华偏见的原因分析(一)历史在塑造当今世界秩序方面,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一样  相似文献   

17.
正1990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名誉教授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相对传统的经济手段和军事资源的"硬实力"而言,软实力是指以文化、价值观、道德准则、生活方式等形塑他人偏好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有的同志说,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只有眼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同时真诚直面当下中国  相似文献   

18.
早在来中国之前,中国父母为孩子所做的牺牲就已经深深地震撼了我。我结识了一位中国女士,为了能给女儿提供更好的受教育环境,她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移民加拿大,她的先生则留在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说,是不可想像的。我有一位朋友曾离开妻儿到中国学习,可仅仅两周之后,他就决定打好行李回美国了。他不能忍受隔着整个太平洋来思念家人。等我来到中国之后,所见所闻更让我对中国父母的牺牲精神惊叹不已。有个朋友刚买了新房正在装修,我问他打算怎么处理  相似文献   

19.
这是美国学校作为介绍中国的课程所使用的一套教育录相带的说明书。这套录相带共26集,每集30分钟,从历史到现在,对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无所不包地作了介绍。它是以美国官方的“公共电视台”(PBS)所放的巨型纪录片《龙之心》为基础编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外部世界十分重视对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认识。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美国课堂上作为向年轻一代介绍中国情况的录相带,却不是我们中国提供的,而是那些对中国带有偏见的人编制的,其中不乏对中国的误解和歪曲。本刊登载这套录相带的说明书,意在引起所有从事对外宣传工作的同志的注意:中国人自己最有权威和条件正确介绍中国,只要我们以客观态度,不带政治宣传色彩,科学而艺术地编辑和创作出介绍中国的书刊和电视片,是会为海外的受众和教育机构所欢迎的。这项有深远影响的国际思想工作,不可等闲视之。而这份说明书所列出的外国人感兴趣的方方面面,也正是我们外宣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做工作的题目。  相似文献   

20.
她不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女人,她是大名鼎鼎的美国当代作家苏珊·桑塔格,美国人称之为"美国公众的良心","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标本"。她对中国情有独钟,源于她的母亲是在中国的时候怀上了她,当然她的父亲也是美国人,她在回忆他的时候描述出了一个坐在黄包车里的忧郁男人的形象。和《情人》的细腻有所不同,她用一种跳跃的方式主观描述了中国近百年的一些细节影像,列举出一系列代表她印象中的中国的关键词:忍耐、革命、义和团、汉语、毛泽东、香港、自治……正是由于这些复杂的历史以及在短暂的一个历史时期发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种种变迁,使得这位美国知识分子标本对中国之旅充满猜测,并做出两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