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五、给驿的邮符凡差给驿,均须验明邮符。所谓邮符,有勘合、火牌等。官驰驿者给以勘合;兵驰驿者给以火牌。二物为官兵在驿享受宿顿、廪给、夫马支应的凭信。其制为每年由兵部预先颁给,遇有驰驿之差临时填用。年底将所颁之数和用过之数造册咨报兵部(奉天府尹汇入盛京兵部咨报)。其册称黄册,册中须载明(己用过者)编号,填给日期、持有者姓字、事由、支应的起止、夫马数字、徼销情形等内容;未填用者则须注明编  相似文献   

2.
于振海 《收藏》2001,(8):51-51
据新华社太原电(记者帅政),山西省左权县干部苗世明自幼从借报、抄报到集报,30年苦心专注报刊收藏,现已收藏古今中外报纸30611种368712份,杂志10221种55154册,图书3266册,其藏品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上海吉尼斯总部为苗世明同志颁发了“报刊收藏吉尼斯之最”证书。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2,(10):35
由海内外孤本、宋版《锦绣万花谷》全80卷领衔的170余种,近500册"过云楼"藏历代古籍,将整体亮相于北京匡时2012春拍。经过几个月精心的筹划和准备,匡时春拍精品荟萃、阵容齐整,特别是名满天下的"过云楼藏书"更是抢眼。顾氏"过云楼藏书"自清道光以来凝聚着六代人的心血,顾家将之视若珍宝并终年秘藏,其藏书集宋元古椠、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800余种。其中四分之三也已于20世纪转归于南京图书馆,只剩这170余种,近500册,是唯一还在私人手中的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棱心是培养个性化人才,个性化人才最突出的特点是创新和创造。若想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必须具备与之相应的个性化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育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个性化人才,而个性化人才最突出的特点是创新和创造。若想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必须具备与之相应的个性化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6.
虚静 《武当》2001,(6):45-46
老子对这种人的品行及心理素质是这样描述的:“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日:与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泽,沌呵其若朴,渚呵其若浊,妆呵其若浴。浊而情,之余清;女以重,之余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绝学无忧。唯与呵,相去几何?美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恍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6,(15)
正沈栗仲是清代道光年间的一位浙江籍画家,因早年为官,后隐居湘南,画名又被其诗名、书名所掩,故少为人知。本文所披露的绢本山水册是其晚年之作,苍劲浑厚,古雅秀润,上有11位名人题识,是沈氏家藏的传世之宝。沈栗仲绢本山水册,纵40厘米,横40厘米,纸板绫裱,锦盒匣装,内有沈氏绢本山水画八帧,还有赵佑宸、黎培敬,吴云、罗振玉、谢稚柳等11位名  相似文献   

8.
话说虚窝     
诱鱼的窝可分实窝和虚窝两大类。撒几把米或投几坨糟食制成的窝,被称为实窝(也有人称其为“真窝”)。实窝的制。窝方法简单易学,而且聚龟效果不错,是多少年来广大钓鱼人最爱用、最常用的打窝方法。但是如果细心研究一下便会发现,实窝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缺点:在垂钓过程中要经常补窝,既费时又麻烦,若补得不及时,鱼便可能会因缺食而走之;投饵方法稍有不当就可能把鱼惊跑;若投得不准,就可能把鱼引跑;窝中食若太多,鱼有可能饱腹而去之;诱饵的味若太浓、味太好,便很可能出现鱼只吃诱饵而不吃钓饵的尴尬场面。  相似文献   

9.
从来没有见过像刘玉栋这么沉默寡言的篮球运动员。 晋人形容“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名句“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正好可以用在他身上:前半句描绘他孤直沉默的性格,后半句像是在说缺了他球队可能面临的窘境。八一男篮虽然兵多将广、明星云集,但把刘玉栋称为全队的“中流砥柱”,实在是一点都不过分。领队钱利民就多次谈到,刘玉栋是八一男篮的“军心”所系,在队伍最紧急的时刻,往往是成熟沉稳的他临危受命,披挂上阵,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组织队友们苦战过关,化解危局。 然而,刘玉栋为球队所做的一切…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7,(4)
正在20世纪,连环画可谓风靡大江南北。特别是1949年后的30年中,连环画一度成为画坛的宠儿、画家和收藏者的最爱。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10年中,全国共出版连环画约2万种,总印数约达6亿册。仅1977年至1979年的3年间,全国出版连环画有2100多种,印数亦为6亿册。这两组惊人的数字告诉我们,连环图画的读者是何其众多。而素有"连环画祖师爷"之称的赵宏本的作品自然最受读者和收藏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孔德 《武当》2012,(4):53-54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释解】在讲解本章之前,先解释本章中几个名词,以便在讲解全文时读者可以准确领会其中意思。首先是老子所说的"士"。在老子那个时代,"士"有多重意思,常用的意思是指有责任感能担当重任的男子,最高赞誉相当于圣贤。此外,也指已婚和快近婚龄的男子,也指一般的贵族阶层中人。根据本章  相似文献   

12.
赵玉敬 《收藏》2023,(8):83-85
<正>《万玉斋帖》为明中期私人收藏信札集帖,一函五册,蝴蝶装,蓝布封套。单页纵26.5厘米,横18厘米,一册为文征明小楷《赤壁赋》和《圣主得贤臣颂》,其余四册分别是祝允明、文征明、王宠、陈道复写给石壁的信札和诗文。此四人中,祝允明、文征明、王宠为吴门派书法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吴门三家”;陈道复书法以狂草著名,有“墨中飞将军”之说,其大写意花卉开时代之先,  相似文献   

13.
沫若大钓场     
罗拓 《钓鱼》2010,(21):46-47
大渡河古称沫河,青衣江古名若水。年轻浪漫的郭八少爷便用沫、若二字作了笔名,并绵延了他漫长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其乡人为他塑全身像于大佛之顶,背依一支巨笔,面向汹涌通来的沫若之水。许是对他的富有诗情画意的一生的无尽怀念。  相似文献   

14.
严涛 《中华武术》2006,(4):18-18
太极拳散手之变化均由推手听劲而来,能听劲则散手方能用之而且适当。《太极拳论》云:“由招熟而渐悟懂劲(招即是散手),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可见招熟是第一层功,懂劲是第二层功。招熟不难,懂劲最难。譬如对方打来一拳,若不先粘住,则不能听人劲;不能听人劲,则不能或左、或右、或高、或低、或进、或退而施用散手。粘住对方后,若对方手往上起,则亦随之而起,即可以左手击其胸部;若对方手往下落,则随之下落,以左手击其面部;若对方手往前进劲偏:于左,则随之向左化去其力,即可分手以左手粘之,腾出右手击其头部;劲偏于右,  相似文献   

15.
孔德 《武当》2012,(7):54-56
第二十章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 击下,一些人,一些公司纷纷将目 光盯在邮票生意上。于是乎,各种 名目的邮票"精品册"、"珍藏册" 应运而生。个别媒体,不知是出于 无知,还是受功利目的趋使,不惜 用十分宝贵的版面极力推荐。 依据这些"精品册"和"珍藏 册"制作者或媒体的介绍,邮票册 之所以是珍稀之物,具有很大的收 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是因为册中的  相似文献   

17.
孔德 《武当》2011,(7):43-44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知子,象帝之先。  相似文献   

18.
成语故事专心致志□文/中城小学 春秋时期,墨家的代表人物孟轲在《孟子》一书中记载了弈秋教棋的故事。 《孟子》里面写到:"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缓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欤?曰:'非然也'。"  相似文献   

19.
我发表《我国集邮图书之最》,一文后,江苏王建平对其进行了补充,其中印量最大的邮书是《罕见的邮票》,印量52万册,系1981年6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原作者是意大利人,绘画王根发,配文林国聪和程天良,64开计86页,封面构图是一个妙龄少女露臂坦胸、不屑一顾地敝视那一只绘有怪异人物图案的手伸向她的一枚邮票。按理,1981年出版的书,并不难觅。然而,这的确是一本罕见的书。  相似文献   

20.
泰拳跃击法     
无言 《精武》2004,(12):20-20
跃击法是泰拳的高级技术,最难也最具威力。跃击法若成功运用,可彻底摧毁对方的战斗力。 使用跃击法,可运用各种进攻技术,因而其适用范围很广。施用时应注意,一要看准时机,出招必中;二要迅猛突然,不给对方喘息之机。跃击法是泰拳中最为精彩的技术,要成为泰拳高手,应很好地练习这种技术。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跃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