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一年级学生能从完整地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几句话;能看图写一句话到几句话。根据大纲精神,我在重点抓识字教学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指导儿童多说话,多写话。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往往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因此,我充分利用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在图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不论教看图学词学句或学文,以及教学课文,都经常组织、指导学生看图识字,看图说话或写话。如我教《好思想好习惯》一文时,让学生先粗看图画,建立词语概念;再看图,问:谁守纪律?谁讲卫生?要求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在巩固练习中我选择“守纪律”一图,指导学生细看图画后提问:同学们在做什么?他们是怎样守纪律的?让学生从完整地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几句  相似文献   

2.
《第一朵杏花》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其主旨在于课文最后一段所引用的竺可桢的一句话,意在让学生知道科学研究需要的是“精确”而不是“大概”与“也许”。按照传统的教学范式和教学参考书来实施教学,也能让学生顺利地理解课文的主旨。但是当我采用另一种范式,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时,学生却读出了另一种味道。  相似文献   

3.
《三味书屋》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学生比较难以理解.为了降低难度,我把这一句话作了分解,让学生讨论以下  相似文献   

4.
一路相伴     
与《山东教育》相识是在1996年。刚刚登上讲台,我年轻气盛,壮志在胸,自以为讲课不在话下,可几堂课下来,我却从学生的眼中看到了失望。茫茫然的我不知所措。这时,我看到了《山东教育》这本让我从此难以割舍的杂志。翻开书,渐渐读进去,我就像阿里巴巴一样,念过了“芝麻开门”后,便看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语文名师教学赏析”让我窥见了现代语文教学理念的精髓,“语文教学建议”更让我将备课中的疑惑迎刃而解。“创新教育百例”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在《山东教育》的帮助下,我的课得到学生与同行的认可。更让我感激《山东教…  相似文献   

5.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 “会读书的人能把厚书读薄,会读文章的人能把文章读成一句话或一个关键词。” 我与上述语文课堂教学用语两次邂逅并对之产生兴趣,都与同一篇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关。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并增强习作的信心.而当前小学生怕写作文成为普遍现象,每当上作文课或布置写作文时,都让他们烦恼不已.基于此,让小学生爱上作文,乐写作文,赏识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一、追求简单轻松,让作文教学赢在起步之初 在小学中低年级指导学生起步作文,赏识教育尤为重要.小学生的习作,绝不同于作家的创作.他们的作文都是从零起步的,从连句成段到谋篇布局,都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在起步阶段,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文并不是一件难事,而能够轻松、愉快地写作.为了让起步作文简单而轻松,作文教学要把握“低起点,宽要求,小步子,多赏识”的要求.让学生写一句话作文或一句话日记,是我指导学生写好起步作文的诀窍.刚开始时,学生写的一句话日记可能会常常出现语法不通、多错别字的现象.教师要坚持让学生长时间写好一句话作文、一句话日记,到一段话作文、一段话日记,再到几段话作文、几段话日记.随着语文知识量的一天天丰富,学生写作能力一天天提高,就会有质的飞跃.教师、家长应给学生多一些赏识,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发展的目光.  相似文献   

7.
我校教师继续教育立足于校本培训,校本培训使我提高了教学技能。2005年6月初,我参加贵港市上课比赛,我上的是一年级阅读课文《荷叶圆圆》,荣获一等奖。我先指导学生朗读第一第二自然段。第一段“: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要读好这句话应先感受到荷叶的美。我通过课件出示荷叶图,让学生感受荷叶的美,再让学生把“圆圆的”“、绿绿的”这两个词语读好,从而领悟到作者对荷叶的喜爱之情。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们理解到小水珠的晶莹美,议一议小水珠为什么喜欢把荷叶当成摇篮?让学生演一演小水珠,感受躺在荷叶上时…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教学《奇怪的大石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文中有一句话:“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这是一个长长的、结构比较复杂的被字句,是进行句式训练的典型长句。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我让他们把这个句子改写成“把”字句。学生们很快得出了正确答案:“他终于明白了,是冰川把这块大石头从遥远的秦岭带到这里来的。”  相似文献   

9.
课题《巴尔扎克葬词》细节设计教师先展示课件(罗丹的雕塑《巴尔扎克》),接着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给巴尔扎克的所有称谓,再让学生挑一个最合适的称谓给巴尔扎克,并说明理由。最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或改编、自创一句话作为给巴尔扎克的献词。教师也给出两句话作为示例:“你是承受苦难、净化灵魂的大丈夫。”“你走了,人间喜剧依旧没有落幕。”细节欣赏这一教学细节有三点值得赞许之处。第一,构建了丰富的知识空间。这个细节设计分两个空间层次:一是让学生找称谓,说理由;二是让学生找语句,再创造。第二,两个层次之间有着内…  相似文献   

10.
看了《教学随笔》2007年1-2期刊登的刘萍老师的《一句话的魔力》,在感受一份浓浓的温暖的同时,我也陷入了对学生时代的回忆。的确,有时候,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不过。我今天要说的却是“一句话的魔力”的另一个版本。  相似文献   

11.
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荷花》一文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运用比较,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荷花》时,我充分发挥学生认知的内驱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事物,寻找最佳答案。如《荷花》中有这样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一册第五单元(认数)的第3课时,是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序数和基数,使学生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先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电影院排队买票),启发学生用几或第几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情况,使学生在情境中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含义,并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然后通过“想想做做”的1至5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几”和“第几”,学会用数表示事物的个数及事物的顺序,并结合有关活动进一步体会左右、前后等方位。在认真学习了《课程标准》和阅读了教材及相应的教学参考书后,我认为将…  相似文献   

13.
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我在教完课文后才让学生看插图。我先让他们自己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们正你一言我一语时,坐在讲桌前的几个竟然吵得面红耳赤:“在牢里!”“在外面!”……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小语第五册《军神》一课,写了年轻军人刘伯承负伤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表现了“军神”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教学时,我紧扣课题《军神》,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从而深入地感受课文内容。一、圈圈画画,发现其“神”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一句话。学生读完之后,马上找到了这句话: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  相似文献   

15.
[案例]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两只鸟蛋》的教学片段教材中当“我”听从妈妈的话,将鸟蛋送还给鸟妈妈之后,有这样一句话:“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句中的“仿佛”一词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如果只是单纯地让一年级学生明白“仿佛”就是“好像”的意思,并让他们带着“仿佛”说句话,多数学生定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也有悖于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我在反复研究文本后,发现这里蕴涵着课文的主题——人与自然(鸟类)的和谐相处。于是,我将此处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研读课题”:自读课文后,小组讨论“我”是…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自主学习摆在“教学建议”的首要位置。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能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认为应着眼于体现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激励“说”的积极性。我常常让学生观看领袖、演说家演讲的录像,观看体育竞赛中讲解员的即席解说,让他们感受到能说会道的魅力,并开展《假如我是导游》、《假如我是律师》的演讲活动。小学生面对少则一人、多则几十人乃至几百人说话,不免胆怯,因而心理训练极为重要。我注意营造宽松和谐的练“说”氛围,鼓励每一个人都敢说,从练习说一句话起步,再练习说一段话,说几段话,多练习对话。开拓“说”的内容。教师可以从课文练习中找“活源”。新编语文教材单元练习加强了听说训练,如购物、打电话、主持讨论会等。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找…  相似文献   

18.
一、重“合作”轻“自主” 问题举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故乡》一文时,我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讨论:“小说中的人物闰土、杨二嫂,各是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布置完后学生开始讨论了,可当我参与其中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很多时候都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几分钟过去...  相似文献   

19.
[背景]《加了一句话》是一篇略读课文,诗人加上“春天来了”,打动了多少人的同情心。为了让学生们领会语言的神奇魅力,在学生自读质疑、合作解疑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比较“我什么也  相似文献   

20.
开学第一课     
今年执教毕业班,按照惯例,一开学我总要送给学生一句话作为班训.前几年,我都是把《吕氏春秋》里的一句古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送给我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